imtoken钱包下载安装版|维基百科中文

作者: imtoken钱包下载安装版
2024-03-16 12:50:20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维基百科:首页

首页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查看源代码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查看源代码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维基媒体基金会MediaWiki元维基Wikimedia Outreach多语言维基文库维基物种维基教科书维基数据Wikifunctions维基媒体年会维基新闻维基语录维基文库维基学院维基导游维基词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人可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

已有1,409,604篇條目

分类

主题

求助

入门

沙盒

捐款

典范条目

《想見你》是福克斯傳媒集團和三鳳製作於2019年推出的臺灣電視劇。由黃天仁執導,簡奇峯、林欣慧執筆,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顏毓麟領銜主演。劇情描述2019年的黃雨萱在失去交往多年的男友王詮勝後,憑藉著思念回到1998年、靈魂穿越成為另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陳韻如,並遇到和她逝世的男友長得一模一樣的男孩李子維、以及默默守候陳韻如的莫俊。故事巧妙融合多種類型元素、探討「自我認同」議題,引領觀眾在反轉不斷的燒腦劇情中抽絲剝繭。

其他典範條目:伊芙琳·梅斯-風眼-1950年大西洋飓风季

其他特色列表:日本飛鳥時代年號列表-瑞典國家公園列表-奥斯曼帝國蘇丹列表

典范条目(候选)

特色列表(候选)

存档

你知道吗?

2024年3月5日万代南梦宫娱乐正式公开了哪一部新作,是偶像大师系列游戏下第一次以学校为故事背景?

哪位有「白鴿王子」之稱的東北人曾在蔣中正、蔣經國總統面前表演魔術,晚年自架網站教導魔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通违法记分制度实施情况如何?

哪一個物種以一妻多夫的方式繁殖,且是鸕鶿中唯一不會飛行的鳥類?

哪个商标以人名为名,因特色小吃“五台杂烩汤”而入选“新疆老字号”?

何地是桑布尔河流经法国的最后一个市镇?(圖)

候选

存档

更多新条目

优良条目

U-14号是納粹德國战争海军建造的二十艘II-B型近岸潛艇之一。1936年1月18日交付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艇曾执行过六次巡逻作战,共计击沉9艘同盟国或中立國商船。1945年3月3日,U-14号在威廉港退役,至同年5月5日自沉。

其他優良條目:杀死伊芙-宁波历史-民族主義

優良條目(候选)

存档

每日图片

圖為聖雅各教堂的主壇和合唱席,該教堂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迪爾門基希施皮爾的韋代恩村。

特色圖片(候選)

更多每日圖片

新闻动态

2024年河北燕郊爆燃事故

中國大陸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發生燃氣爆炸事故(图),造成至少7人死亡、27人受傷。

社會民主黨在葡萄牙共和國議會選舉中取得最多席次,但並未過半。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導演的電影《奧本海默》獲得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等7項大獎。

阿西夫·扎尔达里再度當選巴基斯坦总统。

瑞典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第32个成员国。

正在发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間軸)-以色列—哈马斯戰爭-也門空襲

最近逝世:馬塞羅·甘迪尼-保羅·亞歷山大-赫伯特·克勒默-孙命顺-TARAKO

候選

維基新聞

讣闻

更多新闻

历史上的今天

3月16日:

前598年新巴比倫帝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領軍隊征服猶大王國,並俘虜大批猶太人。

1521年葡萄牙探險家费尔南多·麥哲倫的船隊成功橫越太平洋,抵達菲律賓霍蒙洪島。

1872年英國流浪足球俱樂部在首屆英格蘭足总杯的決賽中擊敗皇家工兵足球俱樂部。

1968年在越南战争期間,美國陸軍士兵在越南共和國山靜縣屠殺數百名平民(圖)。

2014年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舉行具爭議的歸屬公投,並宣稱投票結果為選擇加入俄羅斯。

存档

更多历史事件

動態热门

周處除三害

2024年全英羽毛球公開賽

田中真美子

STU48

KCM

MADTOWN

柳俊烈

大谷翔平

淚之女王

CO-CO!

更多動態熱門

參與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是一个多语言、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的协作计划,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准确且中立的百科全书。

中文维基百科的成长依靠您的参与,無論是创建新条目、编辑现有条目,或者为条目增加插图,您都可以为维基百科作出贡献。

开始参与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提醒您

著作权信息:我們根據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開放版權,人人可以自由發佈、链接和編輯,包括您貢獻的所有內容。

站点連結

移动访问

站点新闻

联络我们

RSS

Guestbook

认识维基百科

谁在撰写

五大支柱

常见问题

常见誤解

简要规则集

常用工具

备忘单

版权守则

格式手冊

版面指南

术语表

维基百科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运作。基金会旗下尚有其他数个多语言、内容开放的维基计划:

维基词典

维基词典多语言字词典

维基文库

维基文库自由内容的图书馆

维基语录

维基语录名人名言的集锦

维基教科书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新闻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维基物种

维基物种物种目录

维基导游自由的旅行指南

维基学院

维基学院自由的研习社群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自由的多媒体资料库

维基数据自由的知识库

MediaWiki

MediaWikiWiki软件开发

元维基

元维基协调各维基计划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首页&oldid=79880699”

335种语言

Qafár afАԥсшәаAcèhАдыгабзэAfrikaansAlemannischАлтай тилአማርኛPangcahAragonésÆngliscअंगिकाالعربيةܐܪܡܝܐالدارج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tikamekwАварKotavaअवधीAymar 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asa BaliBoarischŽemaitėškaBatak TobaBikol 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Banjarပအိုဝ်ႏဘာႏသာႏBamanankanবাংলাབོད་ཡིགবিষ্ণুপ্রিয়া মণিপুরীBrezhonegBosanskiBasa Ugi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 de Zamboanga閩東語 / 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ChamoruChahta anumpaᏣᎳᎩTsetsêhestâheseکوردیCorsuNēhiyawēwin / ᓀᐦᐃᔭᐍᐏᐣQırımtatarcaČeštinaKaszëbscziСловѣньскъ / 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agbanliDeutschDagaareThuɔŋjäŋZazakiDolnoserbskiडोटेलीދިވެހިބަސްཇོང་ཁEʋegbeΕλληνικάEmiliàn e 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MfantseFulfuldeSuomiVõroNa Vosa VakavitiFøroysktFɔ̀ngbè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gauz贛語Kriyòl gwiyannenGàidhligGalegoگیلکیAvañe'ẽगोंयची कोंकणी / Gõychi KonknniBahasa HulontaloGhanaian PidginગુજરાતીWayuunaikiFarefareGungbeGaelgHausa客家語/Hak-kâ-ngî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Fiji HindiHiri Motu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 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OtsihereroInterlinguaBahasa IndonesiaInterlingueIgboIñupiatunIlokanoГӀалгӀайIdoÍslenskaItalianoᐃᓄᒃᑎᑐᑦ / inuktitut日本語PatoisLa .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АдыгэбзэKabɩyɛTyapKongoGĩkũyũKwanyamaҚазақшаKalaallisut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Перем комиKanuri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कॉशुर / کٲشُرRipoarischKurdîКоми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ЛаккуЛезгиLingua Franca NovaLugand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ngálaລາວلۊری شومالیLietuviųLatgaļuLatviešuMadhurâमैथिलीBasa BanyumasanМокшеньMalagasyEbonОлык марийMāoriMinangkaba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ꯃꯤꯇꯩ ꯂꯣꯟဘာသာမန်मराठीКырык марыBahasa MelayuMaltiMvskoke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Nāhuatl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 भाषाOshiwamboLi NihaNederlandsNorsk nynorskNorsk bokmålNovialߒߞߏNouormandSesotho sa LeboaDiné bizaadChi-ChewaOccitanLivvinkarjalaOromoo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PangasinanKapampanganPapiamentuPicardNaijáDeitschPälzischपालिNorfuk / 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ΠοντιακάپښتوPortuguêsPinayuananRuna SimiRumantschRomani čhibIkirundiRomânăArmãneashtiTarandíne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Ikinyarwandaसंस्कृतम्Саха 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DavvisámegiellaSängö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ၽႃႇသႃႇတႆး සිංහල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سرائیکیSlovenščinaGagana SamoaAnarâškielâChiSho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 / srpskiSranantongoSiSwatiSesotho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Sakizayaதமிழ்TayalತುಳುతెలుగుTetunТоҷикӣไทยትግርኛTürkmençeTagalogTolışiSetswanaLea faka-TongaTok PisinTürkçeSeediqXitsongaТатарча / tatarçaChiTumbukaTwiReo tahitiТыва дылУдмуртئۇيغۇرچە / 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TshivendaVènetoVepsän kel’Tiếng ViệtWest-VlamsVolapükWalonWinarayWolof吴语ХальмгIsiXhosa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VahcuenghZeêuwsⵜⴰⵎⴰⵣⵉⵖⵜ ⵜⴰⵏⴰⵡⴰⵢⵜ文言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12:37。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维基百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歷史

2成果

3使用

开关使用子章节

3.1編輯方式

3.2條目分類

3.3破壞行為

3.4規則制定

3.4.1內容方針

3.4.2爭議解決

3.4.3仲裁處理

3.5隱私問題

3.6社群活動

3.6.1組織結構

3.6.2新進用戶

3.6.3編輯條目

3.6.4用戶交流

3.6.5資料統計

3.7條目內容

3.8語言版本

3.8.1英語維基百科

4瀏覽

开关瀏覽子章节

4.1內容授權

4.2傳播媒介

4.3流動版本

5支援

开关支援子章节

5.1管理組織

5.2硬體裝置

5.3軟體運用

6影響

开关影響子章节

6.1姐妹計畫

6.2出版廠商

6.3社會互動

6.4獲得獎項

6.5反面諷刺

7評論

开关評論子章节

7.1準確度

7.2文章品質

7.3可靠性

7.4爭議內容

8類似計畫

开关類似計畫子章节

8.1先前構想

8.2同期發展

9參見

10参考文献

开关参考文献子章节

10.1引用

10.2来源

11外部連結

开关目录

维基百科

303种语言

АԥсшәаAcèhАдыгабзэAfrikaansAlemannischአማርኛAragonésÆngliscअंगिकाالعربيةܐܪܡܝܐالدارج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tikamekwАварअवधीAymar 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asa BaliBoarischŽemaitėškaBatak TobaBikol 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Banjarပအိုဝ်ႏဘာႏသာႏBamanankanবাংলাབོད་ཡིགবিষ্ণুপ্রিয়া মণিপুরীBrezhonegBosanskiBasa Ugi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 de Zamboanga閩東語 / 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ChamoruᏣᎳᎩTsetsêhestâheseکوردیCorsuQırımtatarcaČeštinaKaszëbscziСловѣньскъ / 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agbanliDeutschZazakiDolnoserbskiडोटेलीދިވެހިބަސްΕλληνικάEmiliàn e 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MfantseFulfuldeSuomiVõroNa Vosa VakavitiFøroyskt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gauz贛語Kriyòl gwiyannenGàidhligGalegoگیلکیAvañe'ẽगोंयची कोंकणी / Gõychi KonknniBahasa HulontaloGhanaian PidginગુજરાતીWayuunaikiGungbeGaelgHausa客家語/Hak-kâ-ngî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 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InterlinguaBahasa IndonesiaInterlingueIgboIñupiatunIlokanoГӀалгӀайIdoÍslenskaItalianoᐃᓄᒃᑎᑐᑦ / inuktitut日本語PatoisLa .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KabɩyɛTyapGĩkũyũҚазақшаKalaallisut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Перем коми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कॉशुर / کٲشُرRipoarischKurdî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ЛаккуЛезгиLingua Franca NovaLugand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ngálaລາວLietuviųLatgaļuLatviešuMadhurâमैथिलीBasa BanyumasanМокшеньMalagasyОлык марийMāoriMinangkaba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ꯃꯤꯇꯩ ꯂꯣꯟဘာသာမန်मराठीКырык марыBahasa MelayuMalti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Nāhuatl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 भाषाOshiwamboNederlandsNorsk nynorskNorsk bokmålNovialߒߞߏNouormandSesotho sa LeboaChi-ChewaOccitanLivvinkarjalaOromoo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PangasinanKapampanganPapiamentuPicardNaijáDeitschPälzischपालिNorfuk / 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ΠοντιακάپښتوPortuguêsRuna SimiRumantschRomani čhibRomânăArmãneashtiTarandíne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संस्कृतम्Саха 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DavvisámegiellaSängö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ၽႃႇသႃႇတႆး සිංහල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SlovenščinaGagana SamoaAnarâškielâChiSho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 / srpskiSranantongoSiSwatiSesotho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Sakizayaதமிழ்ತುಳುతెలుగుTetunТоҷикӣไทยትግርኛTürkmençeTagalogTolışiSetswanaTok PisinTürkçeXitsongaТатарча / tatarçaChiTumbukaTwiReo tahitiТыва дылУдмуртئۇيغۇرچە / 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TshivendaVènetoVepsän kel’Tiếng ViệtWest-VlamsVolapükWalonWinarayWolof吴语ХальмгIsiXhosa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VahcuenghZeêuwsⵜⴰⵎⴰⵣⵉⵖⵜ ⵜⴰⵏⴰⵡⴰⵢⵜ文言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查看源代码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查看源代码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元维基维基教科书维基新闻维基语录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此條目介紹的是网络百科全书。关于维基百科的其他意思,请见「维基百科 (消歧义)」。关于这部百科全书的中文版本,请见「中文维基百科」。

維基百科Wikipedia维基百科标志,各种文字组成的球状符号,大多数为字母W或Wi的发音截圖

維基百科多語言入口網站的截圖网站类型网络百科全书语言326種語言持有者維基媒體基金會创始人吉米·威爾斯、拉里·桑格[1]网址wikipedia.org 注册可选(但编辑受到保护的页面等操作需要登录账户)推出时间2001年1月15日,​23年前​(2001-01-15)现状活跃內容許可

條目採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

大多數內容也同時雙向對應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的內容

多媒體部分則依照不同性質而採用各種授權協議

Wikipedia汉语名称繁体字 維基百科 简化字 维基百科 标音官话(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 Wéijī bǎikē - 通用拼音 Wéiji bǎike - 威妥瑪拼音 Wei2-chi1 pai3-k'e1 - 國際音標[wěɪtɕí pǎɪkʰɤ́]- 國語羅馬字 Weiji baeke - 注音符號ㄨㄟˊ ㄐㄧ ㄅㄞˇ ㄎㄜ闽语- 白話字 Uî-ki pah-kho - 臺語羅馬字拼音 Uî-ki pah-kho - 閩東語平話字 Mì-gĭ báik-kuŏ 粤语- 粵拼 Wai4gei1 baak3fo1 - 耶魯拼音 ? 客語- 客語白話字 Vì-kî Pak-khô 藏语名称藏語 ལྦེ་ཁེ་རིག་མཛོད 越南语名称國語字 Wikipedia 壮语名称壮语 Veizgiek Bakgoh 方块壮字 維基百科 老壯文 Veiƨgiek Bakgoƅ 朝鲜语名稱諺文위키백과 汉字위키百科 标音- 文观部式Wikibaekgwa - 马-赖式Wikipaekkwa 日语名称汉字 ウィキペディア 标音- 假名 ウィキペディア - 日语罗马字 Wikipedia 蒙古语名称蒙古语 Википедиа 维吾尔语名称维吾尔语ۋىكىپېدىيە‎印地语名称印地语 विकिपीडिया 英语名称英语 Wikipedia 俄语名称俄语 Википедия

本條目的朗讀版本(信息/下载)

有聲維基百科

此音频文件是根據條目“维基百科”2009年11月14日的修訂版本录制的,以普通話朗讀,不會反映對該條目的後續編輯。(媒體幫助)

更多有聲條目

維基百科(英語:Wikipedia,i/ˌwɪkɪˈpiːdiə/ 或 i/ˌwɪkiˈpiːdiə/)是维基媒体基金会运营的一个多语言的線上百科全書,并以创建和维护作为开放式协同合作项目,特点是自由內容、自由编辑、自由版权[2][3]。目前是全球網絡上最大且最受大眾歡迎的参考工具书[4][5][6],名列全球二十大最受歡迎的網站[7],其在搜尋引擎中排名亦較為靠前[8]。維基百科目前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營運[9][10][11]。Wikipedia是混成詞,分别取自於網站核心技術「Wiki」以及英文中百科全書之意的「encyclopedia」。截至2023年11月,所有語言的维基百科有超过6200万篇條目,每月超过1400万次编辑(平均每秒约5.2次编辑),每月有超過20億個獨立設備訪問各個語言的維基百科網站[12]。大约26%的流量来自美国,其次是日本(5.9%)、英国(5.4%)、德国(5%)、俄罗斯(4.8%)。[13]

歷史

主条目:维基百科历史

维基百科最早是在吉米·威爾斯與拉里·桑格兩人的合作下于2001年1月13日在網際網路上推出的網站服務,並于1月15日正式展開網路百科全書計畫[14]。其中桑格結合了維基百科網站合作核心之「Wiki」以及具有百科全書之意的「encyclopedia」創造出新混成詞「Wikipedia」。在創立之初,維基百科的目標是向全人類提供自由的百科全書,並希望各地民眾能夠使用自己選擇的語言來參與編輯條目。其他書面印刷的百科全書多是由專家主導編輯,之後再由出版商印刷并加以銷售。維基百科在性質上一如其號稱般屬於可自由訪問和編輯的全球知識體,這也意味著除傳統百科全書所收錄的資訊外,維基百科也能夠收錄非學術但仍具有一定媒體關注度的動態事件。2006年《時代》雜誌所評選的時代年度風雲人物「你」中,便提到了全球上百万人於線上以協作方式促進了維基百科的快速成長,同年提及的其他重要網站還有YouTube、MySpace和Facebook[15]。

成果

维基百科是強調Copyleft自由內容、協同編輯以及多語言版本一个的網路百科全書项目,以網際網路和Wiki技術作為媒介,已发展為一項世界性的百科全書協作計劃。项目由非營利組織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相關的發展事宜。維基百科由全球各地的志願者们合作编撰而成,截至2020年,整個維基百科已收錄了超過5,500萬篇條目,其中英語維基百科以超過600萬篇條目在數量上位居首位。維基百科允許訪問網站的用戶自由閱覽和修改絕大部分頁面的內容[16],整個網站的總編輯次數已超過10億次[17][18],整個維基百科有超過300種獨立運作的語言版本,且已被普遍認為是規模最大且最流行的網路百科全书[19][20][21][22][23]。根據知名的Alexa Internet其網路流量統計數字指出全世界總共有近3.65億名民眾使用維基百科,且維基百科也是全球瀏覽人數排名第13高的網站,同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無商業廣告的網站[19][24][25]。根據估計,維基百科每個月便有將近2.7億的美國人民前往該網站瀏覽[26]。

由於維基百科能夠十分迅速地整理出與最近發生事件相關的資訊,並且任何人都能夠深入整理資料內容,这使得許多人也漸漸將維基百科視為一個新聞來源[27][28]。同時為方便一般學生或者瀏覽群眾能夠簡單瞭解條目的內容,維基百科中的絕大多數条目都盡可能以簡單的話語來解釋复杂的概念[29]。隨著维基百科的普及,維基新聞、維基教科書等姐妹計畫也随之应运而生。儘管維基百科在其官方政策上堅決擁護可供查證中立觀點這兩項要求,維基百科仍因任何人都能参与編輯的特性受到了社會上許多人士的批評,其中以條目的質量、資訊的準確度、呈現態度的客觀性以及無法提供一致的準確內容為多。部分人士指稱問題在於維基百科所採用的Wiki技術,他們認為任何人都可以編輯維基百科内容这种作法本身就是維基百科最大且無法改變的弊病[30],這般情況下破壞者能夠輕易在易引起爭紛的政治和宗教條目中添加虚假內容、刪除正確資訊或者任意添加偏見性内容[31]。而維基百科創始人吉米·威爾斯以及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 Zittrain)等知識份子對於條目準確性的爭議则認為,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他人對於維基百科的偏見[32][33][34]。為盡可能解決各界對於條目品質的質疑,維基百科也陸續提出許多相對應的方針與指引來保障文章的品質,同時希望協同編輯時能夠列出足以供他人查證、審核及確認的資料來源。但批評者也提到,維基百科上的許多資訊都是由那些崇尚流行文化等事物的民眾为编写自己喜愛的項目而成[35],這意味著許多情況下網站十分容易受到各種理由而来的人為破壞[36][37][38];批評者也同時指出,就算一些報告證實許多条目在遭到破壞後能很快被轻易恢复,但維基百科內仍包含有大量未經證實或相互矛盾的資訊[39]。不过《自然》在2005年的調查中認為,維基百科在科學文章這一領域與作為傳統百科全書代表的《大英百科全書》有著相似的精確度,但兩者在內容上都有一定程度上的「嚴重缺失」[40][41]。

使用

編輯方式

2009年4月維基媒體基金會對於維基百科可行性研究的影片,其中也有部分用戶對於編輯制度提出質疑[42]

與傳統百科全書相比,維基百科最主要的特點為採取開放的精神。這意味著不論是擁有維基百科帳號的使用者或者是其他匿名的瀏覽者,在閱讀條目的同時也可以把自己所認為適合的內容添加於文章之中;不過在一些特別敏感或者是容易受到破壞的內容則會賦予不同程度的「保護」,藉此以暫時禁止瀏覽者對於一些文章編輯的權限[43]。不過不同語言版本的網站或多或少會修改這項政策,例如在英語維基百科中便只有註冊用戶可以創建新條目[44]。然而維基百科其條目內容並不會歸屬於創建者或者任何編輯者,同時也不會要求任何文章必須給公認的權威人士審核;相反的,編輯者對於文章的內容和架構大多必須經達成共識以作處理[45]。

在一般情況之下,所編輯過的文章都能夠立刻檢討與修正。一些時候編輯維基百科者可能為條目加入內容不精確的字句、具意識形態的偏見或者是無意义的話語,而這些編輯結果必須等待另一名編輯維基百科者發覺並糾正內容。面對這種情況,不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都有各自負責管理的行政架構,同時也允許針對這一現象自由地修改相關政策。例如在德語維基百科便對條目採用「穩定版本」政策,也就是編輯內容在經過他人查閱後才會顯現給一般瀏覽者觀看[46]。不過英語維基百科則沒有採取德語維基百科的模式,其中前者在2010年決定先測試2個月再做決定。英語維基百科的推動者希望能夠藉由「查閱更改」的方式來避免新加入的用戶編輯「爭議」內容或者是輕易破壞文章內容,透過審查的步驟使得一般瀏覽者只會看見查閱前的文章內容。然而在這次測試後英語維基百科社群並沒有就「暫定修改」系統達成共識,最終於2011年5月將文頁面中所有的「暫定修改」內容刪去[47]。

維基百科其使用MediaWiki的頁面紀錄比較,其中於此可以了解兩個版本之中經過修改的頁面,其中紅色的文字即為前後文章的修改之處

無論是否有於維基百科之中註冊,文章貢獻者能夠藉由軟體來編輯內容。每一篇條目都有名為「歷史」的頁面記錄著過去每一次文章的修訂,不過在針對誹謗性內容、犯罪威脅記錄或者是侵犯版權等情況時也有可能會將過去紀錄刪除。例如日語維基百科對於某些受到注目案件的受害者真實姓名會選擇刪除處理,甚至也會依同樣理由干涉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48]。不過一般編輯者也可以於此頁面的選項,撤銷有關內容的不當更改或者是恢復先前被刪去的內容。而每一篇條目之中也會有與其相關的「討論」頁面,這能夠協調編者們針對該條目的編輯活動[49]。另外在數名編輯者們也能夠在固定的「討論」頁面之中尋求「共識」,並常常會以投票來決定條目的內容或者是架構[50]。

此外編輯者也可以於網站的「最近更改」處查看最近修改過的條目,藉此來了解其他參與者的工作。而一些長期參與的編輯成員則會將他們感到有興趣的條目列入「監視列表」之中,如此一來這些用戶便能夠輕鬆地跟踪這些條目的最新修改。許多已有一定程度發展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編輯者則往往會更常查閱「監視列表」的變動,原因在於隨著維基百科參與人數的增長會使得「最近更改」列表項目大幅增加。另外每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會另外有一個待巡查頁面的列表,藉此來審查新創建的條目之中是否有過於明顯的問題[51]。經常遭受到破壞的條目則可以對文章內容申請「半保護」,這樣便只有維基百科的自动确认用戶能夠編輯[43];而當某一條目過度具有爭議性而引起激烈爭執的話,條目也有可能變成只有系統管理員能夠修改的「全保護」狀況[43]。

除了參與維基百科的志願者外,維基百科也廣泛使用經過設計的電腦程式「機器人」來糾正常見的拼字錯誤或者語法問題,甚至有些「機器人」能夠自動分析統計數據、並以相同格式來編寫地理條目的基礎內容[52]。另外也一些「機器人」被設計來檢測他人對於維基百科的攻擊或者破壞,除了能夠自動或半自動的修復這些文章內容外,透過內容過濾器的設置也能夠及時警告用戶其編輯「不受歡迎」。而透過網路地址的鎖定,「機器人」也能夠阻止其他用戶正在添加可能具有商業性質的廣告網頁,或者是使用傀儡帳號或IP位址來破壞[53]。不過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在設計出「機器人」之後,必須先經過社群批准才能夠運作[53]。

條目分類

維基百科藉由MediaWiki所推出的編輯界面

維基百科一開始所出現的條目內容大多鬆散且未經過組織,不過通常在之後便會有志願者對其修改,且根據內容擴展情況和條目題材給予分類,藉由分類的方式也可以幫助其他用戶更加容易依照內容和屬性查閱每一篇文章[54]。一篇新條目如果只有一些淺短的定義和條目連結的話,通常會將條目列為「小作品」並且要求他人協助修改。而另一方面如果條目內容極為完善的話,則可能會另外提名為「特色條目」[49][55][56](feature article,後來中文維基稱為典範條目)。研究員賈科莫·波代里(Giacomo Poderi)便發現這類被列為「特色條目」的文章,往往是由數名维基編輯者在密集修改的情況下才能夠達成[55][56]。「特色條目」在提名之後會由其他編輯用戶決定是否有資格,而在成為「特色條目」便通常會輪流登上維基百科首頁上展示,以英語維基百科來說平均每天會展示一篇特色條目。然而在2010年的一項研究報告發現,維基百科中特色條目間的文章質量始終無法一致,這使得研究人員認為維基百科社群對於條目內容的評估其實「並無效果」[57]。

在2007年在準備製作維基百科印刷版本時,英語維基百科則決定依照當時文章質量的比例來安排各種不同文章質量的條目刊出[58]。另外維基百科社群的數名編輯用戶也可能會自行組織「專題」,藉此一同編輯特定領域主題的條目文章,並且藉由相關的討論頁來同時協調多篇文章的結構與用詞。

破壞行為

主条目:維基百科的破壞

英語維基百科上所觀看到對於條目文章的修改,可以看見右方編輯紀錄中对多孔動物門這個條目的破壞

最常見和明顯的破壞類型包括插入虛假資訊、廣告言語、高度黨派意見、是自我觀點的文句或者是其他類型的垃圾郵件等,面對這些破壞行為時大多情況下維基百科社群能夠藉由編輯修改的方式刪除錯誤資訊,甚至能夠完全消除特定頁面的破壞紀錄[59]。然而一些較為少見的破壞行動則可能更難被察覺到,這包括強硬修改成為自己喜愛的格式內容、對條目的標題或者是分類頁面中的解釋進行破壞的頁面語義,甚至是直接修改條目文章的底層代碼等等。[60]

然而由於破壞的次數與可行性,使得維基百科長期以來和其他百科全書相比一直面對這個獨特的挑戰。而這也使得維基百科被批評瀏覽者始終無法肯定自己當前的文章是否有受到破壞,在一定機會上文章可能在先前就被插入虛假的資訊,又或者實際重要的內容反而遭到刪除等等的破壞。前《大英百科全書》主編羅勃特·麥克亨利(Robert McHenry)便提到了維基百科面臨破壞威脅的困境[61]:

到訪維基百科的條目以認識某事物、確定某些事實的用戶,就像前往公共廁所一般。他可能一眼就看到該地方污穢不堪,這樣便會讓他知道要小心翼翼的作出判斷;又或者他看到這地方還算是乾淨,反而可能讓他產生了一種虛假的安全感,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他當然不知道在這之前有誰使用過。[62]

——羅勃特·麥克亨利(Robert McHenry)

明顯的破壞通常很容易從維基百科的文章中移除,根據實驗維基百科在檢測且修復破壞的平均時間大約是幾分鐘[36]。然而美國政治人物約翰·席根塔勒在其個人經歷部分參入了虛假的資料,卻一直到這項破壞編輯過後4個月才被發現,並且隨即被新聞媒體大幅報導[63]。在這次事件之中約翰·席根塔勒、發現此事的《今日美國》編輯部主任和自由論壇(Freedom Forum)暨范德堡大學創始人則詢問威爾斯是否有任何方式能夠知道是誰編輯這些錯誤資訊,威爾斯在第一時間則回答說並沒有辦法[64][65]。雖然最終能成功追查到肇事者並要求出面道歉,這一事件也導致維基百科其網站上政策的修訂,特別是針對那些在世人物的傳記文章要求更加嚴格的驗證標準[66]。

規則制定

維基百科的內容基本上受到美國的著作權與相關法律限制,同時也要遵從以佛羅里達州為主的維基百科伺服器所在州份的當地法律規定。除了與現實生活相關的法律規定外,維基百科的編輯用戶也被要求遵守依照「五大支柱」所制定的種種方針和指引,並希望能夠在這規範之下創造許多適宜的條目內容[67]。這些規定同樣與維基百科的條目一般儲存在wiki系統上,然而如果要編寫或者修改維基百科的政策和指引則必須經由維基百科社群的同意,不過同樣的也能夠藉此輕易刪除或修改不符合規定的規則。許多非英文版本的維基百科計畫最初大多是翻譯英語維基百科的規則來作為自身基礎,而在之後也漸漸會因應自身的發展而在規則上有一定程度上的差異。

內容方針

英語維基百科等語言版本在內的維基百科計畫對於條目內容也多有訂定數條相關規則,其中大多要求文章內容必須以百科全書式的寫法,而反對編寫出如同詞典般的文章內容[68]。另外對於作為話題的事件是否收錄於維基百科中這一部分,則也要求用戶在編輯時應該要注重「關注度指引」;這通常意味著條目內容必須在主流媒體或者主要學術刊物中能夠作為獨立主題的文章,同時能夠得到明顯足夠且可靠的次要來源來支持條目的創建[69]。此外維基百科計畫為了能夠建立一個備受公認的傳達知識媒體,這使得在條目內容中不允許存在有虛構的資訊或者是原創的研究[70]。而為了避免條目的內容遭到其他瀏覽者的質疑,因此維基百科也要求文章需要可靠的消息來源以作為參考。然而這得維基百科的內容反而變成「可供查核但並不正確」,許多維基百科編輯者反而忽視維基百科的作法而另外參入自己的想法;這使得條目常常在審查其正確性時並不會有重大問題,然而實際上文章內容卻已經被維基用戶另外詮釋[71]。久而久之反而使得正確資訊更加難以被有效的呈現,從而阻礙了應該被列入維基百科全書內的資訊增長[72],甚至在最後後可導致維基百科不能在採取中立觀點紀錄之[73]。為此如果有正反兩面意見和觀點都擁有相應的外部來源作為輔助外,維基百科往往會要求文章內對於條目的觀點必須採集整理出適當份量的資訊內容[74]。

爭議解決

作為一則流行的笑話,維基百科的問題在於它只能在實踐中證明自己,但從理論來講它完全不能正常運作。[75]“”

維基百科社群內有許多方法解決爭議,其中最常出現的是被稱作「修改、回退、讨论」(BOLD, revert, discuss cycle)的編輯循環之中,其中往往是一名編者對於條目作出更改,稍後另一名編者將其修改回退至未修改版本,最後兩名編輯用戶便於討論頁上討論彼此所遭遇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76]。然而在某些時候雙方編輯者可能忽視這個過程,進而在就條目內容或者結構上爆發編輯戰,也就是反覆發生一名用戶編輯、然後由另一名用戶回退的情況[77]。

編輯者如果希望能夠解決問題,除了在討論頁商討外,也可以於相關的維基專題頁面中獲得更廣泛的社群共識,或者是另外邀請第三方並徵詢相關意見。而如果雙方已經就條目問題爆發言語衝突的話,編輯者也可以在專門頁面報告對方違反禮儀或者是不文明應對。另外維基百科也提供「互助客棧」或者是「調解委員會」的服務來協助雙方編輯問題的處理,不過實際上對於雙方問題的處理並沒有約束能力或者處分職權,而是偏向重是藉由溝通的方式獲取共識。而如果是就是否刪除條目方面,則維基百科內也有另外的頁面來處理。不過雖然維基百科許多情況之下多會藉由調解的方式處理,然而一些維基百科用戶則認為調解針對某些具有爭議性之問題並無法有效解決[78]。

仲裁處理

英語維基百科其仲裁委員會的介紹頁面

包括英語維基百科在內的維基百科計畫中,則另外設立有仲裁委員會(Arbitration Committee)作為最後的爭議解決手段。雖然許多在維基百科上的糾紛通常是由兩個對立觀點的編輯用戶就條目文章的內容編輯出現嚴重分歧而爆發的,然而仲裁委員會明確拒絕這類觀點爭議案件並認為雙方應該能夠直接解決內容問題。根據統計分析指出委員會通常會忽視雙方爆發爭議的內容,而將重點放在爭端發生的方式[79]。這般作法的原因在於仲裁委員會並非將自身目的定為解決爭議糾紛並維護編輯的和平環境,相反的更加偏向淘汰不適任的問題編輯者來吸引潛在更多熱心編輯用戶的參與。也因此儘管委員會偶爾會在審查爭執問題時會譴責新的編輯內容違反維基百科的政策(例如內容在經過修改後反而立場不中立),但是就文章的內容部分並不會有絕對的規定。其中包括提出警告並暫緩執行懲處(63.2%)、禁止編輯文章(43.3%)、禁止參與主題討論(23.4%)或者是禁止瀏覽維基百科(15.7%),其中完全禁止使用維基百科主要是因為確認假冒他人行為或者是有反社會行為出現;而如果該用戶並假冒他人或者顯現出反社會傾向,相反的其不當行為僅是違反社群共識或者是編輯政策的話,仲裁委員往往則是會發出警告來作處理[79]。

隱私問題

在尊重隱私權為前提的情況下,維基百科藉由關注度的規定使得普通公民能夠有權力保有自己的隱私;然而維基百科提到將會維護一般平民的「私人生活」,但是條目中所出現的人物角色並非都是法律所提到的「公眾人物」(public figure),這導致維基百科在提到注重匿名的網路空間或者是要求在現實(Real life)中匿名者之權益上有些微衝突[80]。Wikipedia Watch則認為「維基百科對於那些重視隱私的人們是一個潛在威脅」,並且提到「維基百科中如果採用責任制的結構,將是解決隱私問題的第一步」。另一個比較特別的個案則是儘管本人與其他重要人物相比並不重要,但是在違背自己意願的情況下仍然出現於維基百科的條目之中[81]。

2006年1月時德國法院下令德語維基百科關閉其在德國的站點,原因在於德語維基百科將已經逝世的混沌電腦俱樂部(英语:Chaos Computer Club)(Chaos Computer Club)駭客成員「Tron」的本名鮑里斯·佛羅瑞斯克發表出來,隨後佛羅瑞斯克的父母親便向法院提出訴訟並要求他們兒子的姓名能夠自維基百科中刪除[82]。隨後法院便要求禁止使用德國域名「www.wikipedia.de」重新定向在德語維基百科中,不過德國用戶仍然能夠直接訪問總部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伺服器網址「de.wikipedia.org」。不過到了2006年2月9日,對於維基百科的禁令再度被德國法院推翻,並且否決了其父母親所堅持著有關只能使用匿名「Tron」以維護隱私權的方式。之後原告在2006年5月再次要求上訴,不過卻遭到柏林市法院(Berlin state court)拒絕繼續審理[83]。

社群活動

組織結構

主条目:維基百科社群和meta:Wikipedia power structure

2006年維基媒體國際會議討論狀況,其中維基媒體國際會議是維基百科用戶和其上的維基媒體基金會一同舉辦的年度會議活動

雖然實際上維基百科並非總是傳達有關負面的資訊內容[84],維基百科社群經常被形容為「邪教組織」[85],而且這類說法往往是由未能適應社群的用戶所發出的批評[86]。然而維基百科在某些事情執行上更加重視社群的凝聚力,這也意味著即使是沒有任何資格提出者也能夠參與妥協或者討論,而這種只尋求共識的作法有時候也被批評為「反精英主義」[87]。

到了今日維基百科社群已經建立了「各式各樣的官僚體系」,其中為了能夠有效掌握維基百科中條目的編輯修改動向,使得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陸續由志願擔任管理人員者組織「明確的權力結構」[88][89]。這些志願協助管理工作的「管理員」往往在維基百科社群中也是擁有良好信譽的編輯用戶,在成為有部分特權的「管理員」之後便擁有能力刪除頁面、封鎖正在被破壞的文章或者是社群嚴重爭執時刪除汙辱性對話,甚至也能夠停止違規用戶的編輯權利[90][91]。不過「管理員」的權力行使者要在於編輯部分的行使,期望能夠阻止用戶對於維基百科的破壞性編輯,而對於普通的編輯用戶實質上並無管轄權力[90]。此外,管理員在決策決定這一方面也並未享有任何特殊權力[92]。

新進用戶

根據統計,有將近60%的註冊用戶在其註冊之後的24小時之內,並沒有隨即編輯與條目內容。面對這項數據,可能的解釋是這些用戶註冊加入維基百科只是為了一些目的,或者是害怕自身的經驗反而讓他們無法與維基百科社群交流[93]。埃里克·高德曼(Eric Goldman)則寫道主要原因之一是害怕沒有了解維基百科內的基礎文化,包括在討論頁上簽名、編輯慣例以及具有禮儀的討論等等習慣,甚至擔心有些熟悉維基百科的用戶會特意將他們剛加入維基百科者的貢獻視為一種破壞。為此維基百科多鼓勵新進用戶漸漸熟悉維基百科社群的慣例,除了編輯條目之外也能夠建立專屬自己的用戶頁,學習維基百科一些特定技巧與規格並且了解遭遇爭端時的解決步驟,甚至也能夠學習了「令人費解的維基百科文化笑話以及內部各種討論參考」[94]。但是在另一方面非註冊用戶在使用維基百科時則往往會被視為「二等公民」看待[94],原因在於「所有維基百科社群的成員多認可這些註冊參與者,相信他們在獲得既得利益的基礎上能夠持續參與維護工作」,但是對於IP地址的貢獻歷史則往往不能夠確定有其完整紀錄來作為參考,而一些特定用戶在遭遇衝突時也往往會轉換成非註冊用戶來維護自身觀點[95]。

2009年Business Insider推出了有關維基百科的研究報告,擔任文章編輯暨新聞記者的亨利·布洛吉特(Henry Blodget)便表示在維基百科上隨機抽樣的文章之中,大部分最近文章的文字編輯紀錄主要是由「外人」(鮮少參與創建或者編輯的用戶)所貢獻,而絕大多數文章的編輯整理以及格式調整則是由「自己人」(維基百科註冊用戶)負責[96]。

編輯條目

參與2005年8月6日舉辦的維基媒體國際大會的維基用戶和相關人士,從左而右分別是陳霆、「阿仁」、「虎兒」、「太田尚志」、吉米·威爾斯、「Andrew Lih」和斯特凡·邁耶爾(Stephan Meyer)

維基百科並不要求使用的用戶必須鑑定其身分[97],然而維基百科全書其非傳統模式的增長模式反而促使「是誰編輯維基百科?」這類問題成為今日數個Web 2.0主題的議題之一,甚至如digg等科技網站也多次探討這類問題[98]。威爾斯曾經表示維基百科只有「一個社區……以及數百個志願負責的專門小組」,並表示貢獻維基百科和其他計畫的團隊在很多部分「都十分像任何一個傳統組織」。威爾士在調查524名維基百科用戶時發現,有超過50%的內容僅由0.7%的維基用戶編輯。然而亞倫·斯沃茨在以同樣的方法評估維基百科條目的貢獻者時則獲得不同的看法,他指出再其所採樣的幾篇文章有很大一部分的內容(藉由文字位元組計算)反而是由低編輯次數的用戶所貢獻[99]。而2007年達特茅斯學院研究人員其研究數據則指出:「匿名和偶爾貢獻者在維基百科的修改作為,反而成為維基百科網站註冊者視為可靠知識來源的判斷依據。」雖然這些匿名貢獻者經常只修改與自身有關的領域,然而維基百科大多對於這些用戶給予支持,甚至期望他們在提供內容資訊的同時也能給予可供核查的資料來源[100]。

2003年,經濟學博士研究生安德烈·奇福利利(Andrea Ciffolilli)認為,Wiki軟體創造一個共同發展的環境底下,憑藉著低交易成本和「創造性建設」的方針使得維基百科成功鼓勵他人參與其中。而2008年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 Zittrain)所出版的《網路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一書中,則認為維基百科成功的個案開啟了如何開放合作的研究,同時也期望藉此培育網路上的創新想法[101][102]。然而在2008的研究之中發現,維基百科的用戶並不太同意自身比其他組織還要注重開放程度[103][104]。甚至在2009年時,有一項研究報告指稱:「有跡象顯示出,維基百科社群對於新內容反而給予越來越多的阻力。[105]」而在2009年舉辦的OOPSLA大會上,維基媒體基金會首席技術官暨高級軟體設計師布里昂·維伯(Brion Vibber)則發表了「社群性能優化:讓你本人能夠順利運行您的網頁」(Community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aking Your People Run as Smoothly as Your Site)一文。並在會議中表示維基百科除了必須不斷處理這個大型社群的募款問題外,同時也面臨了軟體開發過程的下一步挑戰[106]。

用戶交流

維基百科在與大英博物館合作下,在2010年6月由相關人員一同編輯「霍克森宝藏」(Hoxne Hoard)

在Wiki軟體的協助之下每個條目除了有編輯頁面之外,同時也會擁有相對應的「討論」頁面,而維基百科的主要社群成員便會在此相互討論,同時藉由「用戶對話頁」也能夠聯絡到特定的維基百科用戶。透過這些頁面能夠幫助維基百科用戶達成共識,並且藉由交談的方式來協助維基百科網站的運作,這包括相關文章的內容應該包含什麼、維基百科網站的規則如何修改或者是對於任何問題促使社群採取行動[107]。

另一方面在英語維基百科管理員暨維基媒體基金會前任理事長麥可·斯諾的主導下[108],英語維基百科首次推出了作為社群報紙的《維基簡訊》(Wikipedia Signpost)[109]。在《維基簡訊》之中除了介紹了有關維基百科近期發生的新聞和事件,同時也協助推廣包括維基共享資源在內的從姐妹計畫所發起的大型活動[110]。

此外維基百科用戶有時候會基於對方優秀的貢獻付出,因此提供相關的「維基星章」以作為獎勵之用。期望透過個別設計的「維基星章」來促使維基百科社群的進步,這些「維基星章」所讚揚的觀點包括有簡單的編輯條目工作、社群協助,行政工作到和與其他維基百科姐妹計畫的連結工作等等。同時許多研究分析則認為維基百科採行「維基星章」自由授予的制度,促使了整個維基百科社群能夠一同從事大範圍的合作計畫[111][112]。

資料統計

維基百科各個語言版本與其參與編輯、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對照表

根據一項研究發現,維基百科在內容上的貢獻者「只有13%為女性,而貢獻者平均年齡則是在25歲左右」。為此維基媒體基金會的執行董事蘇·加德納(Sue Gardner)便表示,希望在2015年時能夠將參與維基百科的女性編輯用戶增加到25%左右[113]。全國婦女研究委員會(National Council for Research on Women)主席琳達·巴施(Linda Basch)則指出在參與維基百科的女性編輯者之中,根據統計有超過50%已經完成在美國的學士學位、碩士學位和博士課程[114]。

而在2012年時塔哈·亞西爾(Taha Yasseri)和雅諾什·柯特茲(János Kertész)則在《PLoS ONE》發表研究文章,並以各個維基百科社群其晝夜活動模式作為相對比較基礎,進而估計其他世界各地不同地區使用戶在各個語言版本維基百科的貢獻比例。舉例來說,報告顯示英語維基百科中,來自北美地區的編輯次數侷限於接近50%的比例,而這個比例在簡易英語維基百科更降低至25%[115]。對於這項報告,維基媒體基金會則是希望能夠在2015年將南半球編輯用戶的數量增加到37%[116]。

條目內容

参见:維基百科的關注度

2008年時,有關維基百科內條目分類所占比例的圓餅圖

維基百科其建立目的在於以網路百科全書的方式收錄所有人類的知識,這也意味著在百科全書中所收錄的條目將會涵蓋每個主題[68]。特別是維基百科能夠收錄將近TB等級磁碟空間(Disk space)的條目,這使得維基百科比起其他傳統印刷的百科全書能夠收錄更多主題與內容,這其中也包括有可能會讓人反感或者受到侵犯的色情類型文章[68]。儘管維基百科的這個想法並不需要辯論,但是在某些情況下仍然被認為有爭議點出現。例如在2008年時維基百科便引用了這項政策,針對網路聯署要求英語維基百科撤除「穆罕默德的圖像表達」(Depictions of Muhammad)這類條目的想法而作出了否絕的決定。然而也由於維基百科中收錄了有關政治、宗教、色情等等敏感的主題內容,曾經引起不同國家對維基百科實施審查制度。英國互聯網供應商曾經屏蔽一個被認為涉及性虐待兒童圖像的頁面[117]。中國大陸[118]和巴基斯坦[119]亦曾經完全封鎖維基百科。

2008年時,卡內基美隆大學和帕羅奧多研究中心一同針對維基百科在2006年7月到2008年1月間有關主題內容的分佈以及各個領域的增長情形來作研究,其中各個主題所佔比例與增長情況分別為「文化藝術」類型約占30%(增長210%)、「傳記人物」約占15%(增長97%)、「地理位置」類型約占14%(增長52%)、「社會科學」類型約占12%(增長83%)、「歷史事件」類型約占11%(增長143%)、「自然科學」類型約占9%(增長213%)、「應用技術」類型約占4%(增長-6%)、「宗教信仰」類型約占2%(增長38%)、「身體保健」類型約占2%(增長42%)、「數學邏輯」類型約占1%(增長146%)以及「哲學思想」類型約占1%(增長160%)[120]。不過在這次研究之中所計算的大小僅是指條目的數量,因此可能數量所占比例較高的主題其條目則是短篇文章為主,而數量所占比例較低的主題其條目內容則有比較多的描述。其中為了彌補關注相關主題者較為缺乏的類型和條目,英語維基百科在2011年策劃了「維基百科愛圖書館」(Wikipedia Loves Libraries)的活動,希望藉此能夠與紐約公共圖書館等各大公共圖書館合作完善表演藝術這領域的文章內容[121]。不過在貢獻者協助以及相關條目增長計畫推動的同時,維基百科對於其所該收錄的條目範圍也不斷有編輯用戶提出質疑,甚至有所謂「保留主義」和「刪除主義」的概念出現[122][123][124][125]。

截至2009年為止,根據估計在地球上有將近50億的人口都能夠瀏覽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然而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則在其研究報告中指出維基百科在條目地理分布上極為不平均,其中絕大多數文章內容都是在描述有關於北美洲、歐洲和東亞的內容,而對於絕大部分開發中國家與非洲大部分地區有關的條目則只佔一小部分[126]。然而在許多來自同一觀點生活的編輯用戶在修改主題或者條目時,便有可能出現所謂系統性偏差(Systemic bias)的情況,進而導致條目觀點可能與當時主流或者潛在讀者群的標準不同。而威爾斯則在2011年指出條目內容的不平衡主要是受限於編輯用戶的比例,在這之中又主要是以發達國家且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男性所掌握著[127]。另外在維基百科之中條目內容也有「可能選擇性的偏見」,特別是許多公眾人物的文章反而多是引用反對者的意見作為主軸[128]。儘管許多情況下會有編輯用戶爭論這些觀點是否含有偏見,同時維基百科對這些爭議內容有時也會發起大規模的討論,然而威爾斯則指出對於爭議性政治議題或者兩極化觀點的政治人物仍常有偏見內容出現[31]。

語言版本

参见:維基百科:維基百科語言列表

主要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其增長情形,其中當前前三名的版本包括有英語維基百科(標記為「en」並使用紅色)、德語維基百科(標記為「de」並使用薰衣草色)和法語維基百科(標記為「fr」並使用青色)

自2001年1月開始在維基百科計畫之中,英語維基百科條目數量(紅色)和前十大語言版本維基百科條目數量(藍色)所佔百分比。其中可以看見截至2007年7月為止,英語維基百科仍然擁有著所有維基百科近23%的條目數量

目前維基百科一共有326種語言版本,其中英語、宿霧語、瑞典語、德語、法語、荷蘭語、俄語、義大利語、西班牙語、波蘭語、瓦瑞語、越南語、日語、中文、埃及阿拉伯文、葡萄牙語、阿拉伯語、烏克蘭語等版本擁有超過100萬篇條目,另外還有44個語言版本的超過10萬篇條目和82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超過10,000篇條目[129][130][131]。其中在所有維基百科計畫中規模最大的語言版本為英語維基百科,根據統計光是實質的條目數量便已經超過640萬篇,截至2021年1月,英语维基百科的流量佔维基百科總流量的48%,瀏覽量排名前10的語種约占总流量的85%。[132]

由於維基百科是基於網際網路上運行的,因此來自全球各地的貢獻者可能在瀏覽相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時卻使用不同的方言,又或者受到不同國家的習慣用語影響而使得彼此用語出現些微差異。這些差異可能導致條目的文字拼寫或者用法習慣上出現衝突(例如英語用戶就「color」和「colour」等拼法或者是中文用戶的繁簡體轉換問題等等)[133],或者是受到不同地點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使得對於條目內容的觀點不一[134]。另外儘管在各種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之中也有如同「中立的觀點」般普遍施行的方針,然而許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仍然必須依照自己主要使用用戶的國家其法律限制,這使得各個維基百科計畫在方針和作法上並非一致。其中最為明顯的例子,則是各維基百科必須依照相關法律限制決定是否能夠根據許可而採納自由內容或者合理使用的內容[49][135][136]。

威爾斯則對於維基百科發展各種語言版本表示支持,並提到「應該要盡可能讓全世界所有人都能夠使用他們自己的語言,一同努力創造並且充分推廣的高質量之自由百科全書」[137]。不過雖然每個語言版本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獨立的功能與作法,但是在其上仍然會有相關組織負責監督維基百科計畫的運行,其中包括由元維基負責協調各個維基百科的運作並且提供所有語言版本維基百科重要統計數據的維護工作[138],另外還有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維護維基百科以及與之相關的計畫運作[139]。此外元維基也提供了每個維基百科應該都要有之條目的列表,其內容涉及到包括傳記、歷史、地理、社會、文化、科學、技術、食品和數學等主題的基本內容[140]。不過另一方面當某個特定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有相關條目的文章時,並不意味著另外一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能有同樣質量的文章內容,例如一些位於美國的小城鎮條目便可能僅有英語版本提供參考。甚至也有些條目或許能夠於與之相關語言的維基百科中創建,但並不意味著便能夠滿足其他語言版本維基百科的「關注度」標準。

絕大多數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其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文章多只佔一小部分,其中主要原因在於大多數維基百科計畫並不允許用戶直接張貼機翻內容,但是一些維基百科社群也往往鼓勵編輯用戶自己翻譯其他語言版本的內容[141]。而在維基百科計畫中如果條目內容也存在於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時,便能透過「跨Wiki連結」的技術於同一頁面的左側或右側列表中連結數個不同語言的條目內容。另外在多媒體使用這一部分,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接能夠使用維基共享資源的圖片、聲音與影片等媒材。

截止2024年3月16日的62,656,180条条目在各语言版本中的分布[142]

  en(10.8%)  ceb(9.8%)  de(4.6%)  fr(4.1%)  sv(4.1%)  nl(3.4%)  ru(3.1%)  es(3.1%)  it(3%)  arz(2.6%)  pl(2.6%)  zh(2.2%)  ja(2.2%)  uk(2.1%)  vi(2.1%)  war(2%)  ar(2%)  其他(36.2%)

PLOS ONE表示根據2012年的一项研究顯示,英语维基百科中的51%的編輯来自北美,简单英语维基百科中這一比例為25% [143]。

英語維基百科

2014年3月1日,经济学人表示英文版的编辑人数七年内下降了三分之一,而且英文維基百科活躍編輯的流失率相對於其他語言來說要更高。自2008年以来,其他语言平均每月编辑5次或更多的維基人数量相对稳定,相比之下,英文维基百科的活跃编辑人数在2007年达到峰值,约为50,000人,到2014年初降至30,000人。[144]

瀏覽

內容授權

維基百科所使用的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協議

維基百科的計畫早在2001年創建時便決定採用原本是為自由軟體設計的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透過Copyleft授權的方式允許文章內容他處再次傳播、藉此創作延伸作品、允許使用在商業用途並且仍由維基百科保有版權[145]。但是這對於引用維基百科作為參考資料的報告是一個極為糟糕的選擇,原因在於GNU自由文檔許可證文本要求這些引述維基百科的文件也必須完全遵守GNU自由文檔許可證的授權。2002年12月時創用CC授權(Creative Commons license)首次推出,不同於GNU通用公共授權條款專門為軟體授權所訂定、創用CC授權則是專門用來給予各種設計創作的作品使用。在創用CC授權推出之後,包括許多網誌以及在網路上創作的作品紛紛也採用此一授權發佈。但一開始維基百科計畫仍無法直接將許可轉換成為創用CC授權,原因在於GNU通用公共授權條款和創用CC兩種授權內容並不相容[146]。一直到2008年11月時,自由軟體基金會特別重新修改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147];這使得維基百科與其姐妹項目在2009年4月時邀請社群成員舉行討論與投票,並且預定在2009年6月時完成更改授權條款的工作[148]。最終維基百科在2009年8月1日時將其條目授權改為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協議,同時維基百科的內容也適用於新版本的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149][150]。

不過對於多媒體檔案來說,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則有各自的處理方法。包括英語維基百科在內的語言版本允許在合理使用的情況下使用非自由的檔案,不過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則由於主要使用國缺乏相關合理使用依據而禁止,例如日語維基百科便受限於《著作權法》而不得使用非自由檔案。對於使用如創用CC姓名標示-相同方式分享3.0協議等自由內容的多媒體檔案,則往往會上傳至由維基媒體基金會所管理的維基共享資源,並且能夠同時提供給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使用。而維基媒體基金會所不允許上傳到維基共享資源檔案,則是由維基百科作為貢獻者所上傳檔案的託管服務,而對於條目內容有關的法律案件維基媒體基金會亦不需負責[151][152]。

傳播媒介

中文維基百科所推出的《維基讀本》第一期封面,由維基百科用戶「百無一用是書生」擔任刊物主編

由於維基百科的內容是根據開放式許可來作為授權條款,這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重複發表維基百科內的文章,同時重新發佈內容時也不需要付費。除了維基百科自身網站之外,維基百科的內容不論是於線上或者是離線都曾經使用不同媒體來向外發表,這包括有:

網站內容:數以千計的「鏡像站點」紛紛再次發布維基百科的條目內容,有些網站甚至也能夠提供維基百科中所引用的參考來源,在這之中最為著名的網站包括有Answers.com和Reference.com。另外在維基百科推出與行動裝置友好界面前,另外有非官方的Wapedia來傳播維基百科的內容。

應用程式:維基百科本身也推出許多於行動裝置上運作的應用程式來推廣維基百科的內容,包括Android、iOS、Windows Phone、BlackBerry和Firefox OS等用戶都能夠藉此瀏覽維基百科的條目。

搜尋引擎:一些網際網路搜尋引擎便會藉由Powerset等技術,以在自身搜索結果中能夠將維基百科的內容列為特殊選項,這其中包括有Bing和DuckDuckGo等。

各式光碟:維基百科已經多次將自身條目集結推出光碟,例如英語維基百科在2006年時推出收錄2,000多條條目的《維基百科精選》(Wikipedia CD Selection)[153],波蘭語維基百科也推出收錄共有240,000篇條目的光碟[154],而德語和西班牙語等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有類似的計畫[155][156]。另外維基百科也與英國SOS兒童村(SOS Children's Villages UK)合作、以維基百科的內容為主推出名為「維基百科校園版」(Wikipedia for Schools)的CD/DVD系列,並且同樣是以自由、經人工審核且非商業性授權發佈,期望光碟中的內容能夠對於英語世界帶來正面幫助。其中光碟所收錄的內容主要是以英國國家課程(National Curriculum)作為標準,不過也能夠另外協助連結到維基百科網站上的條目連結,而如果將其以百科全書的形式出版的話預估要有20冊左右[157]。

書籍刊物:許多維基百科的用戶期望能夠將自身的條目內容集結,並且嘗試以傳統出版書籍的方式來推廣[158][159]。其中包括美國出版公司Books LLC以及德國出版商VDM Publishing便曾與維基百科合作,而自2009年以來包括英語、德語、俄語、法語維基百科的用戶紛紛將自身條目採用隨選列印的方式出版各式書籍刊物[160]。

語意查詢:自2007年開始,DBpedia開始自英語維基百科的「infoboxes」和「頁面分類」提取數據資料,藉由資源描述框架的技術創建可供查詢的語義網計畫。同時直接透過包括Semantic MediaWiki等轉換技術的協助,使得維基百科的數據資料能夠在網站上擴展成為可供閱讀的語句。而這些導往其他網站的數據資訊也能夠重新使用於維基百科計畫,除了能夠在同一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文章之中引用,同時也能夠提供資訊給其他不同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使用[161]。

然而維基百科對於其他網站重新使用維基百科的完整條目並非完全鼓勵,特別是反對他人直接透過網路蜘蛛來複製文章內容[162]。然而這些以數據庫轉儲存(Database dump)技術過去只能夠轉移維基百科的文章內容,一直到2007年以後才有相關技術能夠同時給予圖像轉移的服務[163]。另外數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多設置有「詢問處」的服務,由志願者藉由維基百科內的條目來回答其他網路用戶所提出的各種問題。其中根據《文獻資料工作雜誌》(Journal of Documentation)的研究員普寧娜·肖謝夫(Pnina Shachaf)的統計,維基百科其「詢問處」的回答品質大約與一所標準圖書館其諮詢台相當,其中在所有回覆中大約有55%仍有其準確性[164]。

流動版本

参见:維基百科:WAP存取

維基百科原本預設的媒介是經由連結網際網路的標準網頁瀏覽器來提供用戶瀏覽與編輯服務,另外用戶也能夠以行動裝置網頁(Mobile Web)的模式瀏覽。而在2004年時,行動電話用戶便能夠以無線應用協議與Wapedia的服務來瀏覽維基百科。到了2007年6月時,維基百科首次推出了專門給無線設備使用的官方網站「en.mobile.wikipedia.org」,這同時也支援了包括更為先進的iPhone、Android平台設備與Palm Pre等行動裝置[165]。之後維基百科為了支援行動瀏覽的方式也推出各式各樣的設備與應用軟體,藉此來優化或者提高維基百科的內容在行動裝置的顯示,有些甚至還附加有元數據與地理資訊等等功能[166][167]。

支援

管理組織

主条目:維基媒體基金會

維基百科是由屬於非營利組織的維基媒體基金會負責託管與資助,同時維基媒體基金會還管理包括維基詞典與維基教科書等與維基百科相關的計畫[168]。維基媒體基金會的經營主要是依賴公眾或者企業的捐贈和補助金[168],其中重要的捐助者包括有美國投資家華倫·巴菲特、前美國總統吉米·卡特、維珍集團執行長李察·布蘭遜、Amazon.com創辦人傑夫·貝佐斯、Craigslist創辦人克雷格·紐馬克(Craig Newmark)等[169]。而單一資金捐贈最多者則是在2010年時,由網際網路公司Google所提供的200萬美元補助[170]。資金除了協助各地用戶發展自己的維基百科計畫外,同時也拿來協助推廣維基百科計畫的籌辦以及相關的資金補助。其中根據統計2008年和2009財政年度中,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開支總額為每個月470,000美元,其中大約有40%拿來支付30名支薪員工的薪資,另外有將近70,000美元則是提供給網際網路託管服務所需的金費[171]。而在2009年和2010年的財政年度預算中,維基媒體基金會則將所需金額提高到9,700,000美元[172]。而除了維基媒體基金會有聘請員工協助管理外,其他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也能自行徵選支薪員工,例如德語維基百科便聘請了20名顧員協助管理維基百科社群、維護系統運作以及主辦活動等[173][174]。

硬體裝置

維基百科的伺服器集群结构图(截止于2010年12月)

访问维基百科时的请求过程(截止于2022年8月)

維基百科早期仍然只使用一台伺服器來支撐軟體架構,2004年後將伺服器改用分佈式的多層次架構(Multitier architecture)。2005年1月時,維基百科將自身網站計畫移往位於佛羅里達州坦帕的39個專有伺服器中,其中有一個作為主要的數據庫伺服器(Database server)來運行MySQL,另外還有多台作為支援用的數據庫伺服器使用;其他還有21個作為網頁伺服器運行Apache伺服器端軟體,另外還有7個運行Squid來作為網路緩存伺服器使用。維基百科這些伺服器計算機叢集主要是以Linux作業系統為主(其中又以Ubuntu佔大多數),而少部分則是使用OpenSolaris作業系統來運行ZFS[175][176]。截至2009年12月為止,維基百科在佛羅里達州總共安設了300台伺服器以應付主要維基百科用作的需求外,另外在荷蘭阿姆斯特丹也架設了44部伺服器提供缓存服務,而雅虎也提供23部伺服器設在大韓民國首爾[177]。

如果以一天來作統計標準,維基百科平均每秒會收到將近25,000次到60,000次的頁面更新,其中不加密的請求通过LVS负载均衡到前端的緩存伺服器[178],使用https的加密请求则会由LVS负载均衡到运行nginx的ssl终端服务器上还原成不加密的请求,再送往缓存服务器[179]。这些缓存服务器原先运行Squid[180],现在运行Varnish[178],之後更多不斷更新的數據資料以及3個月間瀏覽維基百科的紀錄也會在此儲存[181]。而在緩存伺服器中無法代理的請求則會送往LVS軟體中,并负载均衡到应用服务器上,这些服务器目前以Apache运行PHP程序mediawiki,未来有计划迁移到HHVM[182]。之後由应用服务器負責將頁面更改的請求送往各個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達成網站頁面在更新後所呈現的效果。而為了能夠有效增加瀏覽速度,維基百科的網頁顯示採用在刪除前採用了分佈式緩存設計,這使得網頁能夠快速進入經常瀏覽的頁面內容。

軟體運用

参见:MediaWiki

最早維基百科是使用克利福德·亞當斯(Clifford Adams)利用Perl所編寫的UseModWiki引擎,並且以駝峰式大小寫的方法編寫超連結的語法,後來這項特點也被納入當前所使用的MediaWiki雙架構語法之中。2002年1月開始,維基百科改採用馬格努斯·曼斯克專門為維基百科編寫出來的PhpWiki,同時也支援了MySQL數據庫的使用。但儘管之後不斷修改軟體以適應維基百科本身指數增長的需求,到了2002年7月維基百科決定轉移到另外一個同樣以MySQL為基礎、使用PHP編寫並開放原始碼的MediaWiki來負責運作[183]。MediaWiki同樣採用了GNU通用公共授權條款,這使得它能夠使用於所有語言版本的維基百科和相關的姐妹計畫。其中作為自由開源的Wiki引擎,由李·丹尼爾·克羅克(Lee Daniel Crocker)所編寫的MediaWiki同時擁有程式設計、巨集、變數、網頁模板嵌入包含和網域名稱轉址等功能,而之後其他維基百科用戶也紛紛以MediaWiki為基礎另外設計擴展的功能[184]。例如在2005年4月時維基百科便另外在MediaWiki之中加入了內建搜尋的功能,這也使得搜尋結果的操縱從原本MySQL的設計改由Lucene負責[185][186]。今日維基百科所使用的搜尋引擎為Lucene Search2.1[187],其中較為特別的是該軟體是基於Lucene資料庫2.3版本以Java為基礎編寫[188]。

影響

姐妹計畫

在維基媒體基金會的主導之下,維基百科也催生數項姐妹計畫。其中第一個相關計畫為2002年10月所建立的「悼念:九一一Wiki」(In Memoriam: September 11 Wiki),內容則是詳細介紹九一一襲擊事件。2002年12月時推出了提供具有字典功能的維基詞典,而一個禮拜後維基媒體基金會則推出收錄話語的維基語錄,以及同樣共同協作編輯提供自由教科書暨註釋說明的維基教科書[189]。在這之後維基媒體基金會也陸續推出收集自由內容之多媒體的維基共享資源、提供各種民眾所編寫之新聞的維基新聞、作為物種目錄的維基物種、收錄有採用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或者其他公共領域文字檔案的維基文庫,以及作為收錄自由內容的網路學習資源與提供自由線上教學環境的維基學院計畫。然而在所有的計畫之中,只有維基共享資源其完整度能夠與維基百科相比[190]。

出版廠商

一些觀察家指出維基百科的出現代表著傳統百科全書其利益受到威脅,因為負責後者推廣的出版廠商並無法與免費的維基百科競爭。而尼古拉斯·卡爾在其2005年所撰寫的文章《Web 2.0的反思》(The amorality of Web 2.0)之中,則批評隨著Web 2.0大力發展的同時包括維基百科在內由用戶自行創作內容的網站,可能取代更為專業的內容產業出版者,因為「任何時候免費都勝過品質」。卡爾並說道:「在令人狂喜的Web 2.0夢想中隱藏的是業餘人士佔有主導權,我想像不出有什麼東西比這更可怕的。[191]」但對於維基百科或者相似的計畫是否會完全取代傳統出版刊物,仍然一直是不斷受到學術界所質疑的概念之一;例如《連線》雜誌編輯群主編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便在《自然》中提到,維基百科所採用「群體智慧」的方式並不會取代有著嚴謹同行評審的優秀學報(Scientific journal)。

社會互動

主条目:維基百科文化

作為維基百科萌擬人化過後的美少女角色維基娘,由日语维基百科維基人「Kasuga~jawiki」所繪製

隨著維基百科條目數量自2001年呈逻辑斯谛函数(Logistic function)穩定增長[192],維基百科作為參考資料網站的地位也逐漸上升[193]。根據Alexa Internet和comScore的統計,維基百科曾经是世界上最常瀏覽網站前十名之一[24][194]。而維基百科使用量的快速增長也促使它在Google搜尋結果中擁有重要地位[195],而維基百科在搜尋引擎的瀏覽量也有約50%是來自Google搜尋[196]。YouTube則打算在影片內嵌入維基百科條目以遏制陰謀論的傳播[197]。隨著網際網路使用的發展,維基百科也漸漸成為學術研究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198]。根據2009年年底的統計指出,全球使用維基百科的人數高達3.65億人次[25];皮尤研究中心則調查美國民眾於生活中網路的使用,發現有將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會參考維基百科的意見[199]。2006年10月時另一份針對維基百科的調查則推估,網站在引入廣告後的市場價值可能有近5.8億美元之譜[200]。

到了今日,維基百科的內容也陸續使用於學術研究、書籍刊物、會議報告和法案資料等使用[201][202]。例如加拿大國會網站中便於「相關連結」中提供維基百科的條目來介紹同性婚姻,而在「進一步瀏覽」中也提供有關《國民婚姻法令》的資料[203]。不過儘管如美國聯邦法院和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等陸陸續續引用維基百科的內容作為憑據[204],不過這些組織往往是拿維基百科作為自身看法的支持資料使用,而不會拿維基百科的內容來作為判斷的依據[205]。另外維基百科的條目也常常被拿來作為主要的來源依據,而一些美國情報體系也曾經在報告中以維基百科作為自身來源[206]。比較特別的是在2008年12月時,科學雜誌《RNA生物學》(RNA Biology)表示如果想在雜誌刊載有關RNA的研究報告,作者必須先以Rfam上的數據資料來協助維基百科編輯RNA相關條目[207]。

維基百科也經常被作為新聞資料的來源使用[208][209],然而由於維基百科自由使用的性質也曾多次出現過記者抄襲條目內容[210][211]。2007年7月時,英國廣播公司廣播第四電台(BBC Radio 4)也以維基百科作為主題拍攝30分鐘的紀錄短片。英國廣播公司認為維基百科在流行社會中的使用增加也加深了人們對於維基百科的認識,這也讓「維基百科」這個詞語成為21世紀的重要名詞之一。英國廣播公司也提到維基百科與Google、Facebook和YouTube已經成為令人熟悉的詞語,甚至如同20世紀的胡佛吸塵器公司(The Hoover Company)和可口可樂一樣作為品牌而不再需要解釋[212]。而在2007年9月16日《華盛頓郵報》則報導表示,維基百科已經成為2008年美國總統選舉重要的交會點之一。《華盛頓郵報》對此表示:「當使用Google搜尋其中一名候選人的名字時,第一個搜尋結果即為維基百科的網站。這使得這些條目的內容如同判定候選人的重要度一般。同時每一天這個時候,與總統有關的內容不斷被編輯、分析和辯論無數多次。[213]」而在2007年10月時路透社發表了《維基百科成為最近身份象徵》(Wikipedia page the latest status symbol)的文章,在該篇報導中提到維基百科已經足以拿其中的條目來判斷事物的知名度[214]。

但是維基百科的高知名度也引來社會開始推測其所帶來的負面意義與影響,例如許多批評者認為同樣是編輯條目的內容,擁有著法律專業的學生便比一般民眾的文字修改更為明確且簡潔[29]。而在2007年9月28日義大利政治家法蘭高·格瑞里尼(Franco Grillini)便於議會中向文化資源部部長提出質疑,要求政府對於維基百科和自由風景(Freedom of panorama)之關連展開檢討。格瑞里尼聲稱作為排名第七名的諮詢網站、維基百科對於自由風景說法的使用已侵犯義大利有關現代建築和藝術作品之照片的規定,甚至進而對於義大利的國家旅遊收入造成了嚴重衝擊。

獲得獎項

2004年5月時,維基百科一次獲得了兩個重要獎項[215]。首先是獲得了在年度電子藝術大獎所新設立的「電子社群」項目中獲得第一名,維基百科也將電子藝術大獎所頒發的10,000歐元獎金作為捐款使用,並且於同一年年末參與奧地利電子藝術節(Ars Electronica)所舉辦的活動。此外維基百科也獲得威比獎所頒發的「社區」獎項,同時也被國際數字藝術與科學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Digital Arts and Sciences)提名為「最佳實踐」類別[216]。2007年1月26日時,品牌頻道(Brandchannel)則將維基百科列為使用者評價排名第四高的品牌,同時就「哪一項品牌在2006年時對我們的生活影響最大?」的票選中獲得15%的支持率[217]。而在2008年9月時,維基百科則和鮑里斯·塔迪奇和彼得·蓋布瑞爾一同獲得了德國德意志工場基金會(Werkstatt Deutschland)勝利女神四馬戰車獎(Quadriga),並由大衛·溫伯格(David Weinberger)於柏林喜歌劇院(Komische Oper Berlin)頒發獎項給代表維基百科的威爾斯,並且捐贈25,000歐元給德語維基百科作為獎金[218]。

反面諷刺

在揚科維奇自己創作歌曲《又白又宅》(White & Nerdy)影片中,出現了維基百科編輯的畫面

維基百科由於其開放性質與參差一定數量的錯誤資訊,以及任何人能夠輕易為了破壞條目而編輯修改文章內容,這一特點也促使維基百科成為許多媒體的諷刺對象。喜劇演員史提芬·荷伯在荷伯報告(The Colbert Report)的許多情節中便不斷提及維基百科上的資料;同時也創建了他也創造了新詞語「wikiality」,並表示這詞意味著「我們可以合作創造一個人人都同意的事實─只是實際上是它是我們剛剛才同意的」[219]。2006年7月時,《洋蔥新聞》(The Onion)也在自己頭版中發表了題為「維基百科慶祝美國獨立第750周年紀念」,來諷刺維基百科其條目內容的準確度問題[220]。

而在電視情景喜劇中也曾多次提到維基百科的特性,例如在2005年電視系列節目《辦公室》的《談判》(The Negotiation)中,情節中的麥可·斯科特(Michael Scott)便說:「維基百科是有史以來最好的東西,在此世界上任何人都可以寫自己所喜歡的主題,所以你也可以在這裡知道你所想得到最好的資訊。[221]」而在2007年電視系列節目《實習醫生成長記》的《我的第一名醫生》(My Number One Doctor)中,則提到維基百科在一些較為輕微的疾病中可以作為參考工具使用;不過在情節中派瑞·考克斯(Perry Cox)博士也提到向自己病患提到維基百科的內容,表示維基百科上編寫生食主義(Raw foodism)能夠有利於骨腫瘤(Bone tumor)治療的用戶,其實在過去也曾經編寫過《太空堡壘卡拉狄加》的劇集列表[222]。

2008年時,喜劇分享網站大學笑了沒(CollegeHumor)製作了《維基百科教授》(Professor Wikipedia)的短片,內容中則以虛構的教授教導自己學生內容混雜且無法驗證的資訊,同時不時還會出現極為荒謬的語句[223]。2009年7月時,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電台則推出了搞笑作品Bigipedia,內容則是模仿維基百科將其他荒謬內容放置於網站上[224]。2010年時喜劇演員丹尼爾·杜殊(Daniel Tosh)則鼓勵喜愛自己主持節目《杜殊》(Tosh.0)的觀眾,前往瀏覽維基百科的節目條目中並且協助修改之[225][226]。

評論

主条目:對維基百科的批評和維基百科與學術研究

雖然維基百科對於編寫不恰當的條目往往會提供有需要改善的標記,然而評論家也指出個別文章的風格以及質量仍然有十分大的變化[227]。而特別是針對具有爭議性的話題、公眾人物或者是歷史人物,往往會有編輯用戶抱持著固有的偏見並將其作為事實加入文章內容中。雖然維基百科的將其自身的任務定調為單純提供訊息而不評斷有爭論性的價值觀,但往往有一些文章仍因此而必須重新對內容審查且修改。但是也有些文章之所以被要求嚴格審查卻是因為較為個人的因素,這包括內容令人不愉快、內容過於艱深專業、文章過於瑣碎而不重要,甚至是因為條目所指的事物令人反感等等。而在2006年時,Wikipedia Watch則批評在英語版本的維基百科網站中隨便搜尋便有數十起編輯用戶抄襲其他文章的案例[228];面對維基百科侵犯其他文章權益的行為,威爾斯則表示:「我們需處理這樣的作為必須抱持絕對強硬且毫不手軟的態度,因為這種抄襲行為100%與我們所有的核心原則格格不入。[228]」

準確度

約翰·席根塔勒便曾形容維基百科是「有缺陷且不負責任的研究工具」,照片為席根塔勒前往納士維演講的鏡頭,攝於2005年10月16日[63]

一般傳統的百科全書大多是如同《大英百科全書》一樣安排專家仔細編寫而成,也因此對於這些百科全書而言文章的準確度才能夠為百科全書帶來上聲譽。但是在另一方面,同樣期望能成為百科全書的維基百科則經常被提到其條目所陳述的事實不準確,甚至是有錯誤的資訊不斷被引用提及。澳洲國立大學便對於維基百科主要是由未經過驗證的用戶編寫而成抱持質疑的態度,並且提到絕大多數共同編輯條目內容的編輯用戶往往並非相關類型的專家,但也坦承維基百科在某一程度上仍能夠作為工具書的角色[229]。而2005年12月在雜誌《自然》一篇非科學的報告之中,則指稱英語維基百科在一些科學文章的精確度實際上十分接近《大英百科全書》的水準。《自然》邀請來自各個領域的專家隨機抽查同一個條目內容並檢查條目錯誤,發現兩者在犯下「嚴重錯誤」這方面都有極為接近的機率。根據統計維基百科發現錯誤的頻率只稍微落後《大英百科全書》平均3項錯誤,另外《自然》也在文章中提到維基百科其文章的結構安排往往不佳[40][41]。但是《自然》這個說法提出後隨即引起許多爭議,特別是就維基百科與《大英百科全書》兩者準確度比較這一部分更引發爭論[230][231]。2014年,根據美國坎貝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維基百科與疾病有關的條目中,十分之九有事實上的錯誤[232]。

由於維基百科其Wiki的編輯架構並允許任何人添加、修改和刪除條目內容的影響,使得對於內容的問題上並不會要求任何編輯用戶索賠或者負責,這也讓維基百科始終「無法有效地保證」條目的內容[233]。但是儘管維基百科就缺乏相關問責制度這方面不斷嘗試作出改善,然而仍或多或少會有些匿名用戶陸續加入虛假的資訊並不斷爭論這些訊息的正確與否,面臨類似的情況往往只能夠以「破壞」的名義處理[234]。但是批評者仍然認為維基百科其開放的性質和大部分資訊皆缺乏正確來源的因素,使得維基百科並不能說十分可靠[235]。而一些評論家則認為維基百科在某些條目可能是可靠的,但是任何一篇條目都不能簡單確定它是否真的可靠[236]。而一些如《大英百科全書》等傳統參考書籍的編輯,便曾多次質疑維基百科是否有作為百科全書的效用和地位[62]。但實際上維基百科絕大多數較高品質的條目往往能夠長期維持其水平,也意味著破壞形容對於內容並沒有批評者所提到的如此龐大影響;另外絕大多數維基百科的管理員針對如政治、宗教等具有爭議性質的內容或者曾長期受到各式破壞的條目,則往往會以巡查編輯行為的方式來維護條目品質,甚至在面臨嚴重破壞行為時採取條目保護的措施。對此經濟學家泰勒·科文則說:「如果不得不要我從維基百科或者是中型的經濟雜誌文章中挑選哪個訊息是正確的,我仍然會毫不囉嗦地選擇維基百科。」他表示就算傳統來源的雜誌是刊登非虛構的事物,仍然是會在文章內容抱持著自身過去的偏見或者是其自創的看法,在他看來雜誌文章過度的報導反而會讓人忽略了新聞報導的相關資訊。不過他也提醒到在網際網路間仍常常會發現不正確的資訊,這也意味著學者和專家必須隨時保持警覺並糾正他們的錯誤[237]。

而另一方面,維基百科採取開放式結構反而使得其在網際網路上成為容易攻擊的目標,這也意味著許多破壞者能夠一次推動大量的作亂訊息或者垃圾郵件來影響維基百科的運作[48][238]。同時包括美國眾議院在內的政治界以及其他特殊利益集團往往也會要求自己的組織成員,特意前往編輯相關的條目並且加以美化之[39][239],甚至微軟還提供金錢方面的獎勵來要求維基百科用戶協助「修飾」相關條目[240]。這個問題也曾經多次藉由模仿的方式證實可以執行,其中最為引人注意的是史提芬·荷伯在荷伯報告(The Colbert Report)中便直接諷刺性提起條目問題[219]。此外在2007年8月時維基掃描器正式運作,並且開始追查沒有使用維基百科帳戶反而利用匿名編輯功能修改維基百科條目者的身分;其中在經過網站調查與比對後,發現許多各式企業或者政府機構成員、職員或者是員工往往以匿名的方式修改與自身相關的文章內容[241]。

文章品質

由於維基百科的貢獻者通常只會修改一小部分的條目內容,而鮮少會一次花費長時間修訂所有的文章內容,這使得在同一個條目之中可能會同時混雜著参差不齐的質量內容。歷史學教授洛伊·羅森維(Roy Rosenzweig)便認為《美國傳記大詞典》(American National Biography)其線上版便遠遠贏過維基百科,原因在於《美國傳記大詞典》擁有著「明確且引人入勝的散文」,而這點對於許多優秀的歷史著作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部分[33][242]。而羅森維將維基百科中亞伯拉罕·林肯的條目與專門研究南北戰爭的歷史學家詹姆斯·M·麦克弗森所撰寫的《美國傳記大詞典》線上版有關內容相比,認為兩者基本上都能夠準確敘述林肯生活的主要內容;但是他也提到:「麥克佛森有著豐富的語境變化……他的字句巧妙地捕捉到了林肯的聲音……並且也有能力使用極少句話語便能夠傳達深刻的劇情。」而相反的維基百科的文章則被批評為「冗長且沉悶的」。同時羅森維還批評說:「鼓勵NPOV政策根本就是胡來的想法,這樣人們根本就不能在維基百科之中看見任何有關歷史的整體詮釋。」其中他便引用了維基百科對於威廉·昆特里爾(William Quantrill)作為例證,儘管這篇條目在內容質量上多獲得正面評價,但是羅森維則批評內容的結論部分極為「胡扯」。他表示:「一些歷史學家將他描述為機會主義分子與嗜血的逃犯,然而這裡人們能把他視為一名大膽的士兵和當地的民間英雄。[33][242]」

其他批評者也對於文章也有提出類似的看法,認為即便維基百科的內容是正確無誤的,但是往往是以缺乏文采且幾乎不可讀的風格寫作。經常瀏覽維基百科的評論家安德魯·奧羅斯基(Andrew Orlowski)便評論說:「即使維基百科的條目在事實上是100%正確的,且這些事實往往都有經過細心選擇;然而在讀條目內容時彷彿文章是先從一篇外文翻譯過一遍後又再度翻譯成為第三種語言,而且每次翻譯時都是由那些不懂言語的人負責。[243]」而於湯瑪斯·傑佛遜大學(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癌症中心學者雅各布·勞倫斯(Yaacov Lawrence )在評論維基百科的癌症條目時,則提到條目內容上大多是準確的,但是對於大致上需要有九年級閱讀水平的內科醫師數據查詢(Physician Data Query)內容卻往往只用一般大學英文的詞語形容。這使得他認為維基百科之所以缺乏「可讀性」,原因在於其來自不同的來源和雜亂無章的編輯[244]。而《經濟學人》則認為有完善編寫的條目往往更加可靠的,然而「不雅或謾罵的散文格式往往是反映雜亂的思想和不完善的資訊」[245]。

可靠性

主条目:維基百科的可靠性

維基百科的內容採用眾包的創作方式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在該網站添加虛構不正確的資訊,然而人們也能夠輕易修正這種行為所帶來的錯誤,照片為2004年在西班牙所舉辦的校園派對(Campus Party)活動

大多數大學的學院講師(Lecturer)都不鼓勵學生在學術作品上,引用任何百科全書來取代一次文獻的功用[246],而一些大學甚至特別強調禁止有關維基百科內容的引用[247][248]。同時威爾斯也強調無論是任何類型的百科全書通常都不適合作為學術來源使用,更不應該將維基百科視為權威依據而加以引用之[66]。

不過在2007年2月時,《The Harvard Crimson》則發表文章報導指出數名哈佛大學教授將維基百科視為其教學大綱的來源之一,但是彼此對於維基百科的使用卻出現分歧的情況[249]。其中2011年所出版的哈佛法學院教科書《Legal Research in a Nutshell》中便提到在加強相關規定且有效管理的情況下,開放維基百科作為參考來源將會成為一項極大的「福音」,並且認為「雖然維基百科沒有權威性的認證,然而開放對其的使用可以提供些基本事實,同時也能夠協助領往更加艱深困難的來源數據」[250]。

此外在2007年6月時美國圖書館協會前任會長邁克爾·高爾曼(Michael Gorman)則將維基百科連同Google作出譴責,認為學術界如果贊同知識份子使用維基百科作為來源的話就如同「一名營養師建議經常食用大麥克漢堡和各種食物」般[251]。他表示學生學習僅願意使用網際網路上來源的情況令人沮喪,尤其當前有越來越少的文書資料被引用於學術資料中,而大多是取報章雜誌或者網路消息的資訊作為主要來源。而在同一篇文章中,牛津網際網路研究所(Oxford Internet Institute)的研究員珍妮·弗萊(Jenny Fry)便評論引用維基百科作為來源者說:「你不能說因為孩子們使用網際網路便是偷懶的行為,實際上許多學者在他們研究的同時也會使用到搜尋引擎來查詢資料。但不同的是,後者有更多的經驗來判斷什麼是他所要找到的資料以及來源是否具有權威性,因此孩子們應該是要被教導如何在正確以及適當的時機使用網際網路查詢。[251]」

爭議內容

一個問題?什麼問題?所以……你不知道維基百科有一個色情問題嗎?“”--拉里·桑格於相關文章中所使用的開頭[252]。

由於使用圖像傳達訊息,維基百科在某些程度上遭到了批評,其中一些條目包含令人反感的內容例如糞便、屍體、人體性器官的不雅圖像,維基百科之中也包括一些專門描述色情內容的圖像、有關自慰和射精等硬調色情的影像。這些與維基百科條目相關的圖像或者詳細資訊便能透過網際網路傳達的方式讓任何人觀看,在這其中也包括尚未有完善判斷能力的兒童。其中作為維基百科創始人之一的拉里·桑格便說維基百科可以有一些色情內容,但是對於絲毫不保留便能讓孩童瀏覽的作法感到不滿,同時他也批評維基百科有過於極端且特意的照片和影片在其中[253]。

對於這類爭議內容維基百科也經常受到許多人士要求改善,例如英語維基百科其描述德國重金屬樂團蠍子樂隊其專輯條目《處女殺手》便受到質疑。在《處女殺手》的專輯條目之中,維基百科便直接引用了該專輯原始封面作為介紹;然而該封面的內容則是青春期前(Preadolescence)的女孩照片,在許多國家也由於最初封面引起爭議而由另一圖像作為取代。2008年12月時,網路觀察基金會在接受英國民眾指稱維基百科內含有兒童色情產品將其列為黑名單之中,並且指稱同樣為非營利民間組織的安排這類爭議圖片只會讓人感到「反感」[254],隨後英國主要的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也陸陸續續禁止用戶訪問維基百科4天[255]。

2010年4月時,拉里·桑格向聯邦調查局致函表示擔憂在維基共享資源的兩個分類中含有兒童色情的圖像,並且認為這可能已經違反了《美國猥褻法》(United States obscenity law)的條文規範[256]。桑格後來表示雖然這些涉及戀童或者蘿莉控的圖像並不是拍攝真正的兒童,但是其「對兒童實施性虐待的色情表現」已經足以違反《2003保護法案》(PROTECT Act of 2003)的規定[257],同時他也認為這些圖像並不適合人們在學校機關瀏覽維基百科[258]。而依據《2003保護法案》的法律規定,法律禁止在美國境內傳播包括攝影、卡通圖像或者是繪畫等等形式的兒童猥褻作品[257]。維基媒體基金會發言人傑伊·沃爾什(Jay Walsh)則強烈反對桑格的指控,強調維基百科內並沒有任何東西是「讓我們感到是非法的」,並表示如果真的有的話也已經由我們自行刪除之[259]。不過在桑格投訴維基百科之後,威爾斯在沒有詢問社群意見的情況下立即刪除這些圖像,這使得一些維護這類型條目的志願者認為刪除的舉動過於草率。稍後威爾斯表示自願放棄在擔任共同創辦人時所獲得的部分特殊權力,同時在維基媒體基金會的郵件列表中寫道:「我們鼓勵這類討論是因為就真正的哲理與內容問題作出利益抉擇,而不是批判我這次行為的執行速度有多快。[260]」

類似計畫

先前構想

早在維基百科開設網站以前,由民眾自行編寫條目並交互利用多媒體的百科全書概念便已經多次出現。其中最早是1986年連同BBC微電腦系統(BBC Micro)所推出的英國廣播公司末日審判書(BBC Domesday Project)計畫,內容收錄了由超過100萬名英國貢獻者所提供的文件檔案和照片資訊,內容則包括了有關英國本土的地理、藝術和文化等方面。英國廣播公司末日審判書的計畫成為第一個交互式多媒體百科全書,同時也是第一個將大量多媒體檔案透過內部連結的方式呈現之計畫,英國廣播公司末日審判書一推出隨即和許多英國互動式地圖系統合作。而在2008年時,末日審判書計畫將其一部分內容改成於網站上使用的用戶系統來運作[261]。

但是最早發想藉由網際網路的方式共同架構的百科全書計畫,則是網路概念先驅之一的瑞克·蓋茨(Rick Gates)在1993年10月於Usenet新聞群組中提出的構想,但是最後以此衍生出來的Interpedia卻一直處於計畫階段[262]。而早期較為成功且結合與民眾互動的網路百科全書計畫,包括在1998年由Slashdot所協助發展的Everything2、以及道格拉斯·亞當斯於1999年所開設的H2G2。其中這兩個網路百科全書與過去許多媒體百科全書計畫相比,其各自的編輯環境相對較為輕鬆,不過也同樣開始專注在更加多元且詳盡的條目呈現上。但儘管這些計畫在本質上都與維基百科本身極為相似,但都並沒有如Wiki技術般有更加便利的編輯功能,同時計畫也並不給予一般民眾用戶充分的編輯權限。

同期發展

在維基百科網站剛創立時除了原本作為主要計畫的Nupedia之外,在2001年1月時另一個同樣有類似概念、由自由軟體基金會理查·斯托曼所推出的GNE網路百科全書計畫。但儘管在過去維基百科、Nupedia和GNE三者作為彼此獨立的百科全書運作,發展到今日Nupedia和GNE紛紛宣布停止運作並且將自身網站內容移植於維基百科網頁上[263]。而隨著維基百科的快速成長,許多網站也紛紛效仿了協同編輯建立知識庫的核心概念。在這其中有如Susning.nu以及自由百科般仍沿用維基百科其開放的核心價值,但也有如頭條百科、百度百科以及保守百科般決定對於用戶實施非正式的自主審查制度。另外也有些網路百科全書則試圖要解決維基百科已知的內容問題,且為了能夠提供更加可靠且具有高品質的條目往往採取過往常見的同行評審制度,這類型的百科全書計畫包括有Scholarpedia與大眾百科[264][265]。另外也有許多網路憑藉者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軟體技術與團隊協助,也紛紛與維基百科一同合作建構開放使用的生物資料庫生命大百科全書以及收錄有古書資料目錄的Marefa[266]。

參見

维基百科主题

QRpedia

Wiki列表

對維基百科涉及利益衝突的編輯

对维基媒体的审查和封锁

在線百科全書列表

維基百科:新聞稿

維基百科:常見問題解答

網路外部性

共识主动性

維基媒體計劃

参考文献

引用

^ Jonathan Sidener. Everyone's Encyclopedia. 《聖地牙哥聯合論壇報》(U-T San Diego). 2004-12-06 [201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0-04) (英语). 

^ Wikipedia founder defends decision to encrypt the site in China. The Verge. [2015-09-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17). 

^ Mark McNeil. Wikipedia Makes A House Call To Mac. The Hamilton Spectator. 2011-10-04 [2020-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1-30). 

^ Alex Woodson. Wikipedia remains go-to site for online news. Reuters. 2007-07-08 [2007-1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1-21). Online encyclopedia Wikipedia has added about 20 million unique monthly visitors in the past year, making it the top online news and information destination, according to Nielsen//NetRatings. 

^ Bill Tancer. Look Who's Using Wikipedia. 時代雜誌. 2007-05-01 [2007-12-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2-09). The sheer volume of content […] is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site's dominance as an online reference. When compared to the top 3,200 educational reference sites in the US, Wikipedia is No. 1, capturing 24.3% of all visits to the category . Cf. Bill Tancer (Global Manager, Hitwise), "Wikipedia, Search and School Homework"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03-25., Hitwise,2007-03-01.

^ comScore MMX Ranks Top 50 US Web Properties for August 2012. comScore. 2012-09-12 [2013-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1-28). 

^ How popular is wikipedia.org?. Alexa Internet. 2016-05-22 [2016-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2-29). 

^ 編撰中文維基百科藥學的契機. [202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 Wikimedia pornography row deepens as Wales cedes rights – BBC News. BBC. [2016-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7-19). 

^ The Mysterious Workings of Wikis: Who Owns What?. Ecommercetimes.com. [2016-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8-28). 

^ Wikimedia Foundation employee ousted over paid editing. Ars Technica. [2016-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6-25). 

^ Wikistats – Statistics For Wikimedia Projects. Wikimedia Foundation. [August 8, 20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04-12). 

^ wikipedia.org. similarweb.com. [2024-02-2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5). 

^ Mike Miliard. Wikipediots: Who are these devoted, even obsessive contributors to Wikipedia?. 《鹽湖城週報》(Salt Lake City Weekly). 2008年2月2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1日) (英语). 

^ 列夫·葛羅斯曼(Lev Grossman). You — Yes, You — Are TIME's Person of the Year. 《時代》. 2006年12月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2日) (英语). 

^ Paul Vale. Wikipedia's Jimmy Wales Speaks Out On China And Internet Freedom. 《哈芬登郵報》. 2011年10月2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2日) (英语). 

^ 《每日電訊報》. 'Technology can topple tyrants': Jimmy Wales an eternal optimist. 《雪梨晨鋒報》. 2011年11月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29日) (英语). 

^ Wikipedia Statistics. Wikimedia Statistics.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19日) (英语). Wikipedians who edited at least 10 times since they arrived 

^ 19.0 19.1 wikipedia.org. Alexa Internet.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27日) (英语). 

^ Kaplan Andreas, Haenlein Michael (2014) Collaborative projects (social media application): About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Business Horizons, Volume 57 Issue 5, pp.617-626

^ Bill Tancer. Look Who's Using Wikipedia. 《時代》. 2007年3月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3日) (英语). The sheer volume of content (Wikipedia claims over 5.3 million entries, 1.6 million in English) is partly responsible for the site's dominance as an online reference. When compared to the top 3,200 educational reference sites in the U.S., Wikipedia is #1, capturing 24.3% of all visits to the category, according to Hitwise data. 

^ Bill Tancer. Hitwise Intelligence - Bill Tancer - North America. 益百利公司(Experian). 2007年3月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3月25日) (英语). 

^ Alex Woodson. Wikipedia remains go-to site for online news. 路透社. 2007年7月8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23日) (英语). 

^ 24.0 24.1 Top Sites. Alexa Internet.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20日) (英语). 

^ 25.0 25.1 Stuart West和Adama Diop. Wikipedia’s Evolving Impact (PDF).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年9月7日) (英语). 

^ 亨特·沃克(Hunter Walker). Please Read: A Personal Appeal TO Wikipedia Founder Jimmy Wales. TechCrunch. 2011年2月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4日) (英语). 

^ 強納森·迪(Jonathan Dee).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Out. 《紐約時報雜誌》(The New York Times Magazine). 2007年7月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5月23日) (英语). 

^ 酈安治. Wikipedia as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 Reliable Sources? Metrics for evaluating collaborative media as a news resource (PDF). 德克薩斯州大學奧斯汀分校. 2004年4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年10月29日) (英语). 

^ 29.0 29.1 Normann Witzleb. Engaging with the World: Students of Comparative Law Write for Wikipedia. Legal Education Review. 2009年: 第83頁至第98頁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جوناثان فيلديس. ويكيبيديا "تكشف عن تنقيحات المخابرات الأمريكية". 英國廣播公司. 2007年8月1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16日). (阿拉伯文)

^ 31.0 31.1 蓋·沃爾特斯(Guy Walters). Has Wikipedia been overrun by Left-wing trolls and junk historians?. 《每日電訊報》. 2010年6月2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6日) (英语). 

^ Dan. Wikipedia and Inherent Open Source Bias. Content Strategists. 2010年5月2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14日) (英语). 

^ 33.0 33.1 33.2 洛伊·羅森維(Roy Rosenzweig). Can History Be Open Source? 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Past. 英國牛津: 《美國歷史雜誌》(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2006年6月: 第117頁至第146頁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17日) (英语). 

^ Marco Casari、John C. Ham和John H. Kagel. Selection Bias, Demographic Effects, and Ability Effects in Common Value Auction Experiments. 美國納士維: 《美國經濟評論》(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2007年9月: 第1,278頁至第1,304頁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拉里·桑格. Why Wikipedia Must Jettison Its Anti-Elitism. Kuro5hin. 2004年12月3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月4日) (英语). 

^ 36.0 36.1 費爾蘭達·維埃加斯(Fernanda Viégas)、馬汀·懷汀伯格(Martin M. Wattenberg)和庫劭·戴夫(Kushal Dave). Studying Coopera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Authors with history flow Visualizations (PDF). 人因與計算系統研討會(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2004年4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6年1月25日) (英语). 

^ 2004 Conference on Human Factors in Computing Systems. 美國紐約: 計算機協會. 2004年: 第575頁至第582頁. ISBN 978-1581137026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Reid Priedhorsky、Jilin Chen、Shyong K. Lam、Katherine Panciera、Loren Terveen和John Riedl. Creating, Destroying, and Restoring Value in Wikipedia (PDF). 計算機協會. 2007年11月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年10月25日) (英语). 

^ 39.0 39.1 Frank Ahrens. Death by Wikipedia: The Kenneth Lay Chronicles. 《華盛頓郵報》. 2006年7月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40.0 40.1 吉姆·賈爾斯(Jim Giles). Special Report Internet encyclopaedias go head to head. 《自然》. 2005年12月1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1月24日) (英语). 

^ 41.0 41.1 Wikipedia survives research test. 英國廣播公司. 2005年12月1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7日) (英语). 

^ Usability and Experience Study.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2日) (英语). 

^ 43.0 43.1 43.2 維基百科:頁面保護方針. 中文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5日). (中文)

^ Wikipedia:Tutorial/Registration.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Wikipedia:Ownership of articles.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P. Birken. Bericht Gesichtete Versionen. 元維基. 2008年12月1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6月22日). (德文)

^ Wikipedia:Pending changes/Request for Comment February 2011. 英語維基百科. 2011年2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48.0 48.1 Torsten Kleinz. World of Knowledge (PDF). 《Linux Magazine》. 2005年2月28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7年9月25日) (英语). The Wikipedia's open structure makes it a target for trolls and vandals who malevolently add incorrect information to articles, get other people tied up in endless discussions, and generally do everything to draw attention to themselves. 

^ 49.0 49.1 49.2 費爾蘭達·維埃加斯(Fernanda Viégas)、馬汀·懷汀伯格(Martin M. Wattenberg)、弗蘭克·萬·哈姆(Frank van Ham)和馬修·馬克恩(Matthew M. McKeon). Visualization and Behavior Group. IBM研究院. 2007年1月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日) (英语). 

^ 維基百科:共識. 中文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5日). (中文)

^ Wikipedia:New pages patrol.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3日) (英语). 

^ Wikipedia:Bots.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53.0 53.1 Aude. Abuse Filter is enabled. 英語維基百科. 2009年3月2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Wikipedia:Categorization.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55.0 55.1 賈科莫·波代里(Giacomo Poderi). Comparing featured article groups and revision patterns correlations in Wikipedia. 《第一個星期五期刊》(First Monday). 2009年5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6日) (英语). 

^ 56.0 56.1 賈科莫·波代里(Giacomo Poderi). Wikipedia and the Featured Articles: How a Technological System Can Produce Best Quality Articles. 荷蘭馬斯垂克: 馬斯垂克大學. 2008年10月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大衛·林塞(David Lindsey). Evaluating quality control of Wikipedia's feature articles. 《第一個星期五期刊》(First Monday). 2010年4月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24日) (英语). 

^ Wikipedia:Version 1.0 Editorial Team/Assessment.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Wikipedia:Vandalism.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Wikipedia:破坏.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0-10-29 [2020-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4-20) (中文). 

^ Bruce Arnold. quality and authority. Caslon. 2008年10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4月23日) (英语). 

^ 62.0 62.1 羅勃特·麥克亨利(Robert McHenry). The Faith-Based Encyclopedia. 《TCS Daily》. 2004年11月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9日) (英语). 

^ 63.0 63.1 約翰·席根塔勒. A false Wikipedia 'biography'. 《今日美國》. 2005年11月2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3日) (英语). 

^ 湯馬斯·佛里曼. The World Is Flat. 美國紐約: 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2007年8月7日: 第124頁 [2012年8月3日]. ISBN 978-0374292782 (英语). 

^ Brian J. Buchanan. Founder shares cautionary tale of libel in cyberspace. First Amendment Center. 2006年11月1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12) (英语). 

^ 66.0 66.1 Burt Helm. Wikipedia: "A Work in Progress". 《彭博商業周刊》. 2005年12月1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8日) (英语). 

^ Andrew Hendry. Who's behind Wikipedia?. 《微電腦世界》(PCWorld). 2008年6月2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8日) (英语). 

^ 68.0 68.1 68.2 Wikipedia:What Wikipedia is not.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Wikipedia is not a dictionary, or a usage or jargon guide. 

^ Wikipedia:Notability.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A topic is presumed to merit an article if it meets the general notability guideline below, and is not excluded under What Wikipedia is not. 

^ 維基百科:非原創研究. 中文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5日). 維基百科不是發表原創研究或原創觀念的場所。 (中文)

^ Wikipedia:Verifiability.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This means that all quotations and any material challenged or likely to be challenged must be attributed to a reliable, published source using an inline citation. 

^ Noam Cohen. For inclusive mission, Wikipedia is told that written word goes only so far. 法國塞納河畔訥伊: 《國際先驅論壇報》. 2011年8月9日: 第18頁 (英语). In the case of of dabba kali, a children's game played in the Indian state of Kerala there was a Wikipedia article in the local language, Malayalam, that included photos, a drawing, and a 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rules. but no sources to back up what was written. Other than, of course the 40 million people who played it as children. There is no doubt……that the article would have been deleted from English Wikipedia if it not had any sources to cite. Those are the rules of the game.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Wikipedia:Neutral point of view.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All Wikipedia articles and other encyclopedic content must be written from a neutral point of view. NPOV is a fundamental principle of Wikipedia and of other Wikimedia projects. This policy is nonnegotiable and all editors and articles must follow it. 

^ Eric Haas. Will Unethical Editing Destroy Wikipedia's Credibility?. AlterNet. 2007年10月2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9日) (英语). 

^ Noam Cohen. The Latest on Virginia Tech, From Wikipedia. 《紐約時報》. 2007年4月2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3日) (英语). 

^ 維基百科:爭論的解決. 中文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5日). (中文)

^ Devin Coldewey. Wikipedia is editorial warzone, says study. MSNBC.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02-12) (英语). 

^ Wikipedia:Mediation.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79.0 79.1 David A. Hoffman和Salil K. Mehra. WIKITRUTH THROUGH WIKIORDER (PDF). 艾默理大學法學院(Emory University School of Law). 2009年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2年9月7日) (英语). 

^ David McHam. Libel. Texas Press Association. 2009年1月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1月30日) (英语). 

^ Daniel Brandt. Daniel Brandt on the Wikipedia Issue. Google治印(Google Blogoscoped). 2005年11月1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8日) (英语). 

^ 萊恩·洛莫納科. Wikipedia:Wikipedia Signpost/2006-01-16/Tron dispute. 英語維基百科. 2006年1月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Torsten Kleinz. Gericht weist einstweilige Verfügung gegen Wikimedia Deutschland ab. Heinz Heise. 2006年2月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13日). (德文)

^ Wikipedia: The know-it-all Web site. 有線電視新聞網. 2003年8月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3日) (英语). 

^ Charles Arthur. Log on and join in, but beware the web cults. 《衛報》. 2005年12月1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4日) (英语). 

^ English Wikinfo. Wikinfo.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5日) (英语). 

^ 拉里·桑格. Why Wikipedia Must Jettison Its Anti-Elitism. Kuro5hin. 2004年12月3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月4日) (英语). There is a certain mindset associated with unmoderated Usenet groups and mailing lists that infects the collectively-managed Wikipedia project: if you react strongly to trolling, that reflects poorly on you, not (necessarily) on the troll. If you attempt to take trolls to task or demand that something be done about constant disruption by trollish behavior, the other listmembers will cry "censorship," attack you, and even come to the defense of the troll.……The root problem: anti-elitism, or lack of respect for expertise. There is a deeper problem--or I, at least, regard it as a problem--which explains both of the above-elaborated problems. Namely, as a community, Wikipedia lacks the habit or tradition of respect for expertise. As a community, far from being elitist (which would, in this context, mean excluding the unwashed masses), it is anti-elitist (which, in this context, means that expertise is not accorded any special respect, and snubs and disrespect of expertise is tolerated). This is one of my failures: a policy that I attempted to institute in Wikipedia's first year, but for which I did not muster adequate support, was the policy of respecting and deferring politely to experts. (Those who were there will, I hope, remember that I tried very hard.) 

^ 凱蒂·海芙納(Katie Hafner). Growing Wikipedia Refines Its 'Anyone Can Edit' Policy. 《紐約時報》. 2006年6月1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8日) (英语). 

^ Chris Wilson. The Wisdom of the Chaperones. 《Slate》. 2008年2月22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日) (英语). 

^ 90.0 90.1 Wikipedia:Administrators.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David Mehegan. Many contributors, common cause. Boston.com. 2006年2月1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9日) (英语). 

^ Wikipedia:RfA Review/Reflect.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Katherine Panciera. Wikipedians Are Born, Not Made. 計算機協會. 2009年: 第51頁至第59頁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94.0 94.1 埃里克·高德曼(Eric Goldman). Wikipedia's Labor Squeeze and its Consequences. Journal o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High Technology Law. 2010年2月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8日) (英语). 

^ 貝絲·西蒙·諾維克(Beth Simone Noveck). 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Legal Education. Journal of Legal Education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亨利·布洛吉特(Henry Blodget). Who The Hell Writes Wikipedia, Anyway?. Business Insider. 2009年6月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0日) (英语). 

^ Jean Goodwin. The Authority of Wikipedia (PDF). 愛荷華州立大學. 2009年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年11月22日) (英语). 

^ Aniket Kittur、Bryan A. Pendleton和Todd Mytkowicz. Power of the Few vs. Wisdom of the Crowd: Wikipedia and the Rise of the Bourgeoisie (PDF).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亞倫·斯沃茨. Who Writes Wikipedia?. Aaron Swartz. 2006年9月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Larry Greenemeier. Wikipedia "Good Samaritans'' Are on the Money - Scientific American. 《科學人》. 2007年10月1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2日) (英语). 

^ 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 Zittrain). Chapter 6: The Lessons of Wikipedia. 耶魯大學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年3月1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2月16日) (英语). 

^ 喬納森·齊特林(Jonathan Zittrain). 《網路的未來》(The Future of the Internet). 美國紐哈芬: 耶魯大學出版社(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8年4月14日. ISBN 978-0300124873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 Yair Amichai-Hamburger、Naama Lamdan、Rinat Madiel和Tsahi Hayat.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8年12月1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1月3日) (英语). 

^ Wikipedians are 'closed' and 'disagreeable'. 《新科學人》. 2008年12月3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7日) (英语). 

^ 吉姆·賈爾斯(Jim Giles). After the boom, is Wikipedia heading for bust?. 《新科學人》. 2009年8月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7日) (英语). 

^ 布里昂·維伯(Brion Vibber). Community Performance Optimization: Making Your People Run as Smoothly as Your Site. InfoQuest. 2009年12月2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24日) (英语). 

^ Help:Using talk pages.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A talk page (also known as a discussion page) is a page which editors can use to discuss improvements to an article or other Wikipedia page. 

^ Noam Cohen. A Contributor to Wikipedia Has His Fictional Side. 《紐約時報》. 2007年3月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8日) (英语). 

^ Wikipedia:Wikipedia Signpost.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史蒂夫·魯貝爾(Steve Rubel). Ten More Wikipedia Hacks. WebProNews. 2005年12月1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6日) (英语). 

^ CSCW 2008: Conference Proceedings. SIGCHI. 2008年: 第47頁. ISBN 978-1605580074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Travis Kriplean、Ivan Beschastnikh和David W. McDonald. Articulations of wikiwork: uncovering valued work in wikipedia through barnstars. 計算機協會. 2008年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年8月16日) (英语). 

^ Noam Cohen. Define Gender Gap? Look Up Wikipedia’s Contributor List. 《紐約時報》. 2011年1月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8日) (英语). 

^ Alice Henry Whitmore. Male-Dominated Web Site Seeking Female Experts. 《紐約時報》. 2011年1月3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1日) (英语). 

^ 塔哈·亞西爾(Taha Yasseri)、羅伯特·蘇米(Robert Sumi)和雅諾什·柯特茲(János Kertész). Circadian Patterns of Wikipedia Editorial Activity: A Demographic Analysis. 《PLoS ONE》. 2012年1月1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5日) (英语). 

^ Wikimedia Foundation 2011-12 Annual Plan (PDF).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年8月8日) (英语). 

^ Wikipedia child image censored. 英國廣播公司. 2008年12月8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4日) (英语). 

^ Sophie Taylor. China allows access to English Wikipedia. 路透社. 2008年4月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4日) (英语). 

^ Karin Brulliard. Pakistan blocks YouTube a day after shutdown of Facebook over Muhammad issue. 《華盛頓郵報》. 2010年5月2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7日) (英语). 

^ Aniket Kittur. What’s in Wikipedia? Mapping Topics and Conflict Using Socially Annotated Category Structure (PDF). 2009年4月8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6年4月13日) (英语). 

^ Amanda Petrusich. Wikipedia’s Deep Dive Into a Library Collection. 《紐約時報》. 2011年10月2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7日) (英语). 

^ 維基百科:包容主義. 中文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16日). (中文)

^ 維基百科:刪除主義. 中文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16日). (中文)

^ The battle for Wikipedia's soul. 《經濟學人》. 2008年3月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7日) (英语). 

^ Ian Douglas. Wikipedia: an online encyclopedia torn apart. 《每日電訊報》. 2007年10月1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12日) (英语). 

^ Mark Graham. Mapping the Geographies of Wikipedia Content. Zero Geography. 2009年11月12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3日) (英语). 

^ Kevin Rawlinson. Wikipedia seeks women to balance its 'geeky' editors. 《獨立報》. 2011年8月8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4月9日) (英语). 

^ Marco Casari、John C. Ham和John H. Kagel. Selection Bias, Demographic Effects, and Ability Effects in Common Value Auction Experiments. 《美國經濟評論》. 2007年9月 [2012年8月3日] (英语). 

^ 維基百科:維基百科語言列表. 中文維基百科. [2016年11月1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年11月12日). (中文)

^ List of Wikipedias. 元維基. [2017年5月4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30日) (英语). 

^ Statistics.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6月24日) (英语). 

^ A455bcd9. Wikipedia page views by language over time. 2021-02-08 [2021-06-25]. (原始内容 (PNG)存档于2022-05-12). 

^ Wikipedia:Manual of Style/Spelling.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維基百科:避免地域中心. 中文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21日). (中文)

^ Non-free content.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Images on Wikipedia.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吉米·威爾斯. Wikipedia is an encyclopedia. 元維基. 2005年3月8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7月10日) (英语). 

^ 維基媒體基金會. Statistics.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8日) (英语). 

^ 維基媒體基金會. Meta-Wiki.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2日) (英语). 

^ 維基媒體基金會. List of articles every Wikipedia should have.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8日) (英语). 

^ Wikipedia:Translation.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List of Wikipedias—Meta

^ Andrew Lih. Wikipedia. Alternative edit policies at Wikipedia in other languages.

^ The future of Wikipedia: WikiPeaks?. The Economist. 2014-03-01 [2014-03-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04-08). 

^ Wikipedia:Copyrights.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Resolution:License update.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07年12月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9日) (英语). 

^ 維基媒體基金會. Licensing update/Questions and Answers.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7日) (英语). 

^ 維基媒體基金會. Licensing update/Timeline.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4日) (英语). 

^ Licensing update/Result.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16日) (英语). 

^ 傑伊·沃爾什(Jay Walsh). Wikimedia community approves license migration.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09年5月2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5月24日) (英语). 

^ Wikipedia cleared in French defamation case. 路透社. 2007年11月2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13日) (英语). 

^ Nate Anderson. Dumb idea: suing Wikipedia for calling you "dumb". Ars Technica. 2008年5月2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3日) (英语). 

^ 英語維基百科. wikipediaondvd. Linterweb.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6月3日) (英语). 

^ Polska Wikipedia na DVD (z Helionem)/en.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23日) (英语). 

^ Wikipedia:DVD. 德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7日). (德文)

^ ¿Qué es la CDPedia?. Python Argentina.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6日). (西班牙文)

^ Wikipedia:Wikipedia CD Selection.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Wikipedia turned into book. 《每日電訊報》. 2009年6月1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9月9日) (英语). 

^ 2008/9 Wikipedia Selection for schools. SOS兒童之家(SOS Children's Villages).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4日) (英语). 

^ Thomas Thiel. Wikipedia und Amazon Der Marketplace soll es richten. 《法蘭克福彙報》. 2010年9月2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4日). (德文)

^ Tom Simonite. Wikipedia to Add Meaning to Its Pages. 《技術評論》(Technology Review). 2010年7月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3日) (英语). 

^ Wikipedia:Database download.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維基媒體基金會. Data dumps.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日) (英语). 

^ 普寧娜·肖謝夫(Pnina Shachaf). Wikipedia Reference Desk. 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2009年12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2日) (英语). 

^ Hampton Catlin. Wikimedia Mobile is Officially Launched.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09年6月3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2日) (英语). 

^ Local Points Of Interest In Wikipedia. AndroGeoid. 2011年4月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25日) (英语). 

^ Jesse Hollington. iPhone Gems: Wikipedia Apps. iLounge. 2008年11月3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24日) (英语). 

^ 168.0 168.1 安侯建業. WIKIMEDIA FOUNDATION,INC. Financial Statements June 30,2011 and 2010 (PDF).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年9月7日) (英语). 

^ 維基媒體基金會. Directory:Wikimedia Foundation secret donor list. MyWikiBiz. 2012年4月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月30日) (英语). 

^ 維基媒體基金會. Google spendet 2 Millionen. Aktion Deutschland Hilft. 2010年2月1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6日). (德文)

^ 安侯建業. WIKIMEDIA FOUNDATION,INC. Financial Statements June 30,2009 and 2008 (PDF).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年9月4日) (英语). 

^ Resolution:2009-10 Plan.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9月19日) (英语). 

^ Mitarbeiter – Wikimedia Deutschland. 德國維基媒體協會. [2012年8月3日] (德语). [永久失效連結]

^ Wikimedia Deutschland – 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Freien Wissens e.V. Tätigkeitsbericht für das Jahr 2007 (PDF).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4年1月23日) (德语). 

^ Todd R. Weiss. Wikipedia simplifies IT infrastructure by moving to one Linux vendor. 《Computerworld》. 2008年10月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5日) (英语). 

^ Ryan Paul. Wikipedia adopts Ubuntu for its server infrastructure. Ars Technica. 2008年10月1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9日) (英语). 

^ Server roles.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1月16日) (英语). 

^ 178.0 178.1 Wikitech. Caching overview. 2013年2月 [2014年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5日) (英语). 

^ Wikitech. HTTPS. [2014年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5日) (英语). 

^ Domas Mituzas. Wikipedia: Site internals, configuration, code examples and management issues (PDF). MySQL Users Conference. 2007年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年9月7日) (英语). 

^ Guido Urdaneta、Guillaume Pierre和Maarten van Steen. Wikipedia Workload Analysis for Decentralized Hosting. Globule. 2009年7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26日) (英语). 

^ Mediawiki. HipHop_deployment. [2014年2月9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2月21日) (英语). 

^ Mark Bergsma. Wikimedia architecture (PDF).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9年3月3日) (英语). 

^ Version.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3月20日) (英语). 

^ 麥可·斯諾. Wikipedia:Wikipedia Signpost/2005-04-18/Lucene search. 英語維基百科. 2005年4月18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Richard Holton. Category array. 元維基. 2005年4月1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30日) (英语). 

^ Robert Stojnić. Extension:Lucene-search.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2日) (英语). 

^ mediawiki - Revision 115640: /branches/lucene-search-2.1/lib.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30日) (英语). 

^ Wikimedia News/2002.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12日) (英语). 

^ Our projects. 維基媒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0日) (英语). 

^ 尼古拉斯·卡爾. The amorality of Web 2.0. Rough Type. 2005年10月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7日) (英语). 

^ Wikipedia:Modelling Wikipedia's growth.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694 Million People Currently Use the Internet Worldwide According To comScore Networks. comScore. 2006年5月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7-30) (英语). “While the “big three” properties remain consistent among worldwide and U.S. audiences, Wikipedia has emerged as a site that continues to increase in popularity, both globally and in the U.S. 

^ Top Global Web Properties Ranked by Total Unique Visitors (000). comScore. 2007年12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年1月24日) (英语). 

^ Michael J. Petrilli. Wikipedia or Wickedpedia?. 胡佛研究所. 2008年3月2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27) (英语). 

^ LeeAnn Prescott. Google Traffic To Wikipedia up 166% Year over Year. Hitwise. 2007年2月1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YouTube與維基百科合作 推「資訊標籤」功能. [2022-0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5-18). 

^ LeeAnn Prescott. Wikipedia and Academic Research. Hitwise. 2006年10月1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Lee Rainie和Bill Tancer. DATA MEMO (PDF). 皮尤研究中心. 2007年4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08-03-06) (英语). 36% of online American adults consult Wikipedia It is particularly popular with the well-educated and current college-age students 

^ Ashkan Karbasfrooshan. What is Wikipedia.org’s Valuation?. watchmojo.com blogs. 2006年10月2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25日) (英语). 

^ Wikipedia:About.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Raghav Sharma. Wikipedian Justice. 社會科學研究網(Social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 2009年2月1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6月29日) (英语). 

^ House Government Bill. 加拿大國會. 2005年7月2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8日) (英语). 

^ Martha L. Arias. INTERNET LAW - Wikipedia: The Free Online Encyclopedia and its Use as Court Source. Internet Business Law Services.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0) (英语). 

^ Noam Cohen. Courts Turn to Wikipedia, but Selectively. 《紐約時報》. 2007年1月2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26日) (英语). 

^ 史蒂芬·阿福特古德(Steven Aftergood). The Wikipedia Factor in U.S. Intelligence. 美國科學家聯盟. 2007年3月2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Declan Butler. Publish in Wikipedia or perish. 《自然》. 2008年12月1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20日) (英语). 

^ Donna Shaw. Wikipedia in the Newsroom. 《美國報刊審查》(American Journalism Review). 2008年3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5日) (英语). 

^ Lexington. Classlessness in America. 《經濟學人》. 2011年9月2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29日) (英语). That is question one on the membership application form of the Socialist Labour Party of America.……Though it can trace its history as far back as 1876, when it was known as the Workingmen's Party, no less an authority than Wikipedia pronounces it “moribund”. 

^ Bob Richter. Express-News staffer resigns after plagiarism in column is discovered. 《San Antonio Express-News》. 2007年1月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10-15) (英语). 

^ Frank Bridgewater. TO OUR READERS Inquiry prompts reporter's dismissal. 《檀香山星報》(Honolulu Star-Bulletin). 2006年1月1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9日) (英语). 

^ 英國廣播公司. The Wikipedia Story. 英國廣播公司廣播第四電台(BBC Radio 4). 2007年7月2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荷西·安東尼奧·瓦爾加斯(Jose Antonio Vargas). On Wikipedia, Debating 2008 Hopefuls' Every Facet. 《華盛頓郵報》. 2007年9月1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2日) (英语). 

^ Jennifer Ablan. Wikipedia page the latest status symbol. 路透社. 2007年10月22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12日) (英语). 

^ 維基媒體基金會. Trophy shelf. 元維基.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2日) (英语). 

^ THE BEST OF THE WEB. 國際數字藝術與科學學院(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Digital Arts and Sciences). 2004年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7-22) (英语). 

^ Anthony Zumpano. Similar Search Results: Google Wins. 品牌頻道(Brandchannel). 2007年1月2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2月20日) (英语). 

^ Ausgezeichnet Wikipedia erhält Preis für Verdienste um die Aufklärung. Spiegel Online. 2008年8月2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2月4日). (德文)

^ 219.0 219.1 史提芬·荷伯. The Word - Wikiality. 荷伯報告(The Colbert Report). 2006年7月3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3日) (英语). 

^ Wikipedia Celebrates 750 Years Of American Independence. 《洋蔥新聞》(The Onion). 2006年7月2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24日) (英语). 

^ 英國廣播公司. 《談判》(The Negotiation). 《辦公室》. 2007年4月5日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美國廣播公司. 《我的第一名醫生》(My Number One Doctor). 《實習醫生成長記》. 2007年12月6日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Professor Wikipedia. 大學笑了沒(CollegeHumor). 2008年9月1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17日) (英语). 

^ Nick Doody and Matt Kirshen interview. British Comedy Guide. 2009年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4月26日) (英语). 

^ Joselyn Hughes. Your Wikipedia Entries. 喜劇中心. 2010年2月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24日) (英语). 

^ Wikipedia Updates. 喜劇中心. 2010年2月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25日) (英语). 

^ Wikipedia:Contact us/Article problem/Poorly written.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31日) (英语). 

^ 228.0 228.1 Daniel Brandt. Plagiarism by Wikipedia editors. Wikipedia Watch. 2006年10月2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年11月25日) (英语). 

^ تحذيرات من التعامل مع ويكيبيديا كمصدر موثوق للمعلومات. 半島電視台. 2008年4月2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年3月11日). (阿拉伯文)

^ Fatally Flawed Refuting the recent study on encyclopedic accuracy by the journal Nature (PDF). 大英百科全書公司. 2006年3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6年7月9日) (英语). 

^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and Nature: a response (PDF). 《自然》. 2006年3月2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2年10月18日) (英语). 

^ 資料 9 成有錯 別向維基百科「求診」. [2021-03-1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1). 

^ Wikipedia:General disclaimer. 英語維基百科.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日) (英语). 

^ J.R. Raphael. The 15 Biggest Wikipedia Blunders. 《微電腦世界》(PCWorld). 2009年8月2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7日) (英语). 

^ 史戴西·席芙(Stacy Schiff). Know It All. 美國紐約: 《紐約客》. 2006年7月31日 (英语).  使用|accessdate=需要含有|url= (帮助)

^ 丹納·博伊德(danah boyd). Academia and Wikipedia. Corante. 2005年1月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泰勒·科文. THE NEW REPUBLIC Cooked Books. 《新共和》. 2008年3月12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8-03-18) (英语). 

^ 拉里·桑格. Toward a New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大眾百科. 2006年9月15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6年10月11日) (英语). 

^ Margaret Kane. Politicians notice Wikipedia. CNET. 2006年1月3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3日) (英语). 

^ 布賴恩·伯格斯坦(Brian Bergstein). Microsoft offers cash for Wikipedia edit. MSNBC. 2007年1月2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月28日) (英语). 

^ 凱蒂·海芙納(Katie Hafner). Seeing Corporate Fingerprints in Wikipedia Edits. 《紐約時報》. 2007年8月1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9日) (英语). 

^ 242.0 242.1 洛伊·羅森維(Roy Rosenzweig). Can History be Open Source? 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Past. Roy Rosenzweig Center for History and New Media. 2006年6月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4月25日) (英语). 

^ 安德魯·奧羅斯基(Andrew Orlowski). Wikipedia founder admits to serious quality problems. 《The Register》. 2005年10月8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日) (英语). 

^ Wikipedia cancer information accurate. 合眾國際社. 2010年6月4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21日) (英语). 

^ Fact or fiction? Wikipedia's variety of contributors is not only a strength. 《經濟學人》. 2007年3月1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0日) (英语). 

^ Jordan Jakubovitz和Drew Paul. Wide World of WIKIPEDIA. 《愛默蕾輪報》(The Emory Wheel). 2006年4月2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1月7日) (英语). 

^ Neil L. Waters. Why you can't cite Wikipedia in my class. 計算機協會. 2007年9月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年8月31日) (英语). 

^ Scott Jaschik. A Stand Against Wikipedia. 《高等教育內幕》(Inside Higher Ed). 2007年1月2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0日) (英语). 

^ Maxwell L. Child. Professors Split on Wiki Debate. 《The Harvard Crimson》. 2007年2月26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25日) (英语). 

^ 莫里斯·科恩(Morris L. Cohen)和肯恩·奧爾森(Kent Olson). Legal Research in a Nutshell, 10th. 美國曼哈頓: 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 2010年5月28日: 第32頁至第34頁 [2012年8月3日]. ISBN 978-0314264084 (英语). 

^ 251.0 251.1 Chloe Stothart. Web threatens learning ethos. 《泰晤士高等教育》. 2007年6月22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2月21日) (英语). 

^ 拉里·桑格. What should we do about Wikipedia’s porn problem?. Wikipediocracy. 2012年6月13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6日) (英语). 

^ 拉里·桑格. What should we do about Wikipedia’s porn problem?. Larry Sanger Blog. 2012年5月2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3日) (英语). 

^ J.R. Raphael. Wikipedia Censorship Sparks Free Speech Debate. 《The Register》. 2008年12月1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1月7日) (英语). 

^ Cade Metz. Brit ISPs censor Wikipedia over 'child porn' album cover. 《華盛頓郵報》. 2008年12月7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4日) (英语). 

^ Nick Farrell. Wikipedia denies child abuse allegations. 《調查報》(The Inquirer). 2010年4月2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10月3日) (英语). 

^ 257.0 257.1 Cade Metz. Wikifounder reports Wikiparent to FBI over 'child porn'. 《The Register》. 2010年4月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8月15日) (英语). 

^ Cade Metz. Wikipedia blasts co-founder's accusations of child porn on website. 《經濟時報》(The Economic Times). 2010年4月29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9月17日) (英语). 

^ 法新社. Wikipedia blasts talk of child porn at website. Google. 2010年4月28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3日) (英语). 

^ Wikimedia pornography row deepens as Wales cedes rights. 英國廣播公司. 2010年5月10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0年11月30日) (英语). 

^ Darren Grant. Domesday 25th Anniversary Event. 英國廣播公司末日審判書(BBC Domesday Project). 2011年12月12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年1月15日) (英语). 

^ Blake Kadatz. the software side of the Interpedia project. 1993年12月11日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7月8日) (英语). 

^ 理查·斯托曼. The Free Encyclopedia Project. 自由軟體基金會.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年8月21日) (英语). 

^ Orlowski, Andrew. Wikipedia founder forks Wikipedia. The Register. 2006-09-18 [2012-08-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6月14日) (英语). Larry Sanger describes the Citizendium project as a "progressive or gradual fork", with the major difference that experts have the final say over edits. 

^ Lyman, Jay. Wikipedia Co-Founder Planning New Expert-Authored Site. CRM Buyer. 2006-09-20 [2012年8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24日) (英语). 

^ Finn, Robert D.; P. Gardner, Paul; Bateman, Alex. Making your database available through Wikipedia: the pros and cons. Nucleic Acids Research. 2011-12-05 [2012-08-03]. PMID 22144683. doi:10.1093/nar/gkr119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1) (英语). 

来源

學術研究文献

主条目:維基百科與學術研究

(英文) 丹尼斯·威爾金森(Dennis M. Wilkinson)和伯納多·休伯曼(Bernardo Huberman). Assessing the Value of Cooperation in Wikipedia. 美國: 《第一個星期五期刊》(First Monday). 2007年4月. 

(英文) 塔哈·亞西爾(Taha Yasseri)、羅伯特·蘇米(Robert Sumi)、雅諾什·柯特茲(János Kertész)和阿提拉·索爾諾基(Attila Szolnoki). Circadian Patterns of Wikipedia Editorial Activity: A Demographic Analysis. 美國: PLoS ONE. 2012年1月17日 [2012年8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7月5日). 

(英文) 洛伊·羅森維(Roy Rosenzweig). Can History Be Open Source? Wikipedia and the Future of the Past. 英國牛津: 《美國歷史雜誌》(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2006年6月 [2012-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17). 

(英文) 約瑟夫·裡吉爾(Joseph Reagle). Do As I Do: Authorial Leadership in Wikipedia (PDF). 美國紐約: 紐約大學. 2007年10月 [2012-08-05].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21-02-26). 

(英文) 埃里克·高德曼(Eric Goldman). Wikipedia's Labor Squeeze and its Consequences. Journal on Telecommunications and High Technology Law. 2010年2月9日 [2012年8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年5月8日). 

(英文) Finn Nielsen. Scientific Citations in Wikipedia. 美國: 《第一個星期五期刊》(First Monday). 2007年8月. 

(英文) Reid Priedhorsky, Jilin Chen, Shyong K. Lam, Katherine Panciera, Loren Terveen & John Riedl. Creating, Destroying, and Restoring Value in Wikipedia. 美國: 計算機協會. 2007年11月4日 [2012年8月5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年11月5日). 

(英文) Ulrike Pfeil、Panayiotis Zaphiris和Chee Siang Ang.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Collaborative Authoring of Wikipedia. 美國霍博肯: 《電腦中介傳播學刊》(Journal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2006年 [2012-08-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9-12-01). 

其他出版物

主条目:維基百科相關書籍

(英文) 酈安治. 《維基百科革命:無名小卒如何建構世界上最偉大的百科全書》(The Wikipedia Revolution: How a Bunch of Nobodies Created the World's Greatest Encyclopedia). 美國紐約: Hyperion Books. 2009年3月17日. ISBN 978-1401303716. 

(英文) 安德魯·達爾比(Andrew Dalby). 《世界與維基百科:我們如何編輯事實》(The World and Wikipedia: How we are editing reality). Siduri Books. 2009年8月31日. ISBN 978-0956205209. 

(英文) 安德魯·基恩(Andrew Keen). 《你正在看誰的部落格》(The Cult of the Amateur: How Today's Internet is Killing Our Culture). 美國: Crown Publishing Group. 2007年6月5日. ISBN 978-0385520805. 

(英文) Dan O'Sullivan. Wikipedia. 英國法納姆: Ashgate Publishing. 2009年9月28日 [2012年8月5日]. ISBN 978-075467433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0日). 

(英文) John Broughton. 《維基百科編輯手冊》(Wikipedia: The Missing Manual). 美國塞瓦斯托波爾: 歐萊禮. 2008年2月1日. ISBN 978-0596515164.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英文) John Broughton. Wikipedia Reader's Guide: The Missing Manual. 美國塞瓦斯托波爾: 歐萊禮. 2008年5月12日 [2012年8月5日]. ISBN 978-059652174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0日). 

(英文) Joseph Michael Reagle. Good Faith Collaboration: The Culture of Wikipedia. 美國劍橋: 麻省理工學院出版社(MIT Press). 2010年8月27日 [2012年8月5日]. ISBN 978-026201447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4月20日). 

(英文) Phoebe Ayers、Charles Matthews和Ben Yates. 《維基如何工作:以及如何融入成為它的一部分》(How Wikipedia Works: And How You Can Be a Part of It). 美國舊金山: No Starch Press. 2008年9月29日. ISBN 978-1593271763.  外部链接存在于|title= (帮助)

(英文) Sheizaf Rafaeli和Yaron Ariel. Online motivational factors: Incentives for participation and contribution in Wikipedia. 英國劍橋: 劍橋大學出版社. 2008年. 

外部連結

从维基百科的姊妹计划了解更多有关“维基百科”的内容

维基词典上的字词解释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多媒体资源

维基新闻上的新闻

维基语录上的名言

维基学院上的學習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维基百科分類

元維基有相關資訊:维基百科(英文)

官方网站

其他網站

(英文) HawP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Coase's Penguin, or Linux and the Nature of the Firm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Intelligence in Wikip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Jimmy Wales on the birth of Wikip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Nature's responses t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Operation of a Large Scale, General Purpose Wiki Website.

(英文) The Free Encyclopedia Project(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The Free Universal Encyclopedia and Learning Resource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Toward a New Compendium of Knowledge

(英文) Visualization and Behavior Group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Wales on Wikip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Wikip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Wikipedia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英文) Wikipedia Archive.is的存檔,存档日期2012-12-08

(英文) Wikipedia and why it matters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查论编维基百科维基百科概要

維基

利益衝突編輯

批評

刪除主義和保留主義

事實查核

性別偏誤

種族偏差(英语:Racial bias on Wikipedia)

中立的觀點

關注度

可靠性

来源请求

破壞

健康資訊(英语:Health information on Wikipedia)

維基社群百科運作

管理員

仲裁委員會

編輯松

编辑次数

The Signpost

維基愛古蹟

艺术与女权主义

駐點維基人(英语:Wikipedian in residence)

年度維基人

維基教育基金會

運動夥伴

維基媒體基金會

維基媒體分會

德國

法國

義大利

荷蘭

波蘭

台灣

香港(已解散)

澳門(已撤銷承認)

Amical(加泰罗尼亚语:Amical Wikimedia)

維基媒體計劃

元維基

維基百科

維基詞典

維基數據

維基教科書

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新聞

維基語錄

維基文庫

維基物種

維基學院

維基導遊

維基媒體國際會議

中文維基年會

人物

弗洛朗絲·德伍阿爾

奧斯卡·范·迪倫(英语:Oscar van Dillen)

蘇·加德納

詹姆斯·海爾曼

凱薩琳·馬赫

玛丽安娜·伊斯坎德尔

馬格努斯·曼斯克

埃里克·默勒

拉里·桑格

莱拉·特列季科夫

吉米·威爾斯

安吉拉·貝絲蕾·斯塔林

許瑜真

陳霆

王鐘銘

陳穎

張遠

賈斯汀·納普

提姆·謝爾

麥可·斯諾

邁克·戈德溫(英语:Mike Godwin)

埃文·阿莫斯

巴塞爾·哈爾塔比爾

酈安治

麥康瑞

西蒙·普爾西斐

亞倫·斯沃茨

伊霍爾·柯斯登柯

唐鳳

加特·沃爾什

雷米·馬蒂斯

亞倫·哈爾費克(英语:Aaron Halfaker)

达留斯·耶米尔尼阿克

漢普頓·凱特林(英语:Hampton Catlin)

達斯·庫珀(英语:Danese Cooper)

比夏漢·達塔(英语:Bishakha Datta)

亞倫·格斯里(英语:Arnnon Geshuri)

盖伊·川崎

路爾斯·比利亞(英语:Luis Villa)

埃米莉·坦普尔-伍德

艾穆娜·米祖尼

山田晴通(日语:山田晴通)

马克·伯恩斯坦

帕维尔·佩尔尼考

贾森·穆尔

百科歷史發展歷程

Bomis

Nupedia

維基百科標誌

DDL intercettazioni(英语:DDL intercettazioni)

2011年義大利語維基百科大規模空白抗議

禁止網路盜版法案與保護智慧財產權法案

反SOPA和PIPA抗議、2012年英語維基百科關站抗議(印度尼西亚语:Pemadaman Wikipedia bahasa Inggris)

俄罗斯互联网限制法案

2012年俄語維基百科關站抗議(俄语:Забастовка русской Википедии)

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

2018年部分語言維基百科關站抗議

皮埃爾敍奧特軍用無線電台事件

維基百科也申遺

#1Lib1Ref

維基百科知識引擎

涉及到維基媒體基金會的訴訟

維基媒體基金會控告美國國家安全局案

对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的反应

对2022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的报道

相關爭議

美國國會職員的編輯

Essjay事件

席根塔勒傳記事件

亨里克·巴圖塔惡作劇事件(英语:Henryk Batuta hoax)

山達基教會的編輯(英语:Church of Scientology editing on Wikipedia)

希爾斯堡慘劇編輯事件(英语:Hillsborough Wikipedia posts)

MyWikiBiz

克里斯·班瓦謀殺事件(英语:Chris Benoit double-murder and suicide)

美國中東新聞報導準確性委員會爭議(英语:Committee for Accuracy in Middle East Reporting in America)

比喬利姆戰爭(加泰罗尼亚语:Bicholim conflict)

Jar'Edo Wens事件(英语:Jar'Edo Wens hoax)

央端社

折毛事件

基金会行动

对中文维基百科

對中東北非地區用戶

審查封鎖

網路觀察基金會審查

中國大陸對維基媒體的封鎖

俄羅斯對維基百科的封鎖

俄罗斯互联网限制法案

2017年土耳其封鎖維基百科事件

相關技術網站技術

Wiki

MediaWiki

维基可视化编辑器

機械人

Lsjbot

信息框

Wikiwand

手機访问

應用程式

QRpedia

Wapedia

WikiNodes(英语:WikiNodes)

維基百科零計劃

內容使用

Books LLC(英语:Books LLC)

DBpedia

Deletionpedia

Kiwix

WikiReader

維基百科校園版

维基扫描器

獎勵紀念

2008年勝利女神四馬戰車獎(英语:Quadriga (award))

2015年伊拉斯謨獎

2015年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

維基百科紀念雕像

國際志願者日

小行星274301

造成影響

文化領域(英语:Wikipedia in culture)

相關書目(英语:Bibliography of Wikipedia)

相關電影

學術研究(英语:Academic studies about Wikipedia)

Wikipedia Review(英语:Wikipedia Review)

Wikipediocracy

Wiki-Watch(英语:Wiki-Watch)

伊拉克戰爭:維基百科編輯歷史史學(英语:The Iraq War: A Historiography of Wikipedia Changelogs)

列印維基百科

大憲章(英语:Magna Carta (An Embroidery))

数字中的真相?

維基百科編輯手冊

维基兔子洞

Depths of Wikipedia

Wikipedia @ 20

類似計畫

Interpedia(英语:Interpedia)

大眾百科

自由百科

Digital Universe(英语:Digital Universe)

Everipedia

偽基百科

意大利语版(義大利語:Nonciclopedia)

Vikidia(法语:Vikidia)

Veropedia(英语:Veropedia)

WikiZnanie(葡萄牙語:WikiZnanie)

Lurkmore(俄语:Луркоморье)

Wookieepedia

Scholarpedia

Fandom

Wiki網站列表

條目分類

維基教科書

維基數據

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新聞

維基語錄

維基文庫

維基學院

維基導遊

維基詞典

查论编维基媒体基金会計畫公眾計畫

维基百科

歷史

列表

维基词典

列表(英语:List of Wiktionaries)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数据

维基语录

維基教科書

維基兒童教科書

维基文库

維基物種

维基新闻

维基学院

维基导游

內部計畫

MediaWiki

元维基

維基媒體國際會議

維基孵育場

維基教育基金會

運動

维基人

年度維基人

分會

德國

法國

義大利

波蘭

荷蘭

挪威(書面挪威語:Wikimedia Norge)

以色列(希伯來語:ויקימדיה ישראל)

台灣

香港(已解散)

澳門(已解散)

瑞典(書面挪威語:Wikimedia Sverige)

俄羅斯(俄语:Викимедиа РУ)(停止運作)

英國

孟加拉

芬蘭(芬蘭語:Wikimedia Suomi)

烏克蘭(烏克蘭語:Вікімедіа Україна)

維基愛古蹟

維基媒體中歐和東歐會議(英语:Wikimedia CEE Meeting)

維基媒體部落會議(英语:Wiki Indaba)

北美維基會議(英语:WikiConference North America)

人物創辦人

吉米·威爾斯

提姆·謝爾

麥可·戴維斯(英语:Chicago Options Associates)

拉里·桑格

現職人員

玛丽安娜·伊斯坎德尔

达留斯·耶米尔尼阿克

麦康瑞

拉胡·納里塞蒂(英语:Raju Narisetti)

艾斯拉·沙菲伊(英语:Esra'a Al Shafei)

罗西·斯蒂芬森-戈德奈特

吉米·威爾斯

其他成員

弗洛朗絲·德伍阿爾

麥可·斯諾

陳霆

加特·沃爾什

帕特裏西奧·洛倫特(英语:Patricio Lorente)

蘇·加德納

莉拉·崔迪科夫

漢普頓·凱特林(英语:Hampton Catlin)

達斯·庫珀(英语:Danese Cooper)

比夏漢·達塔(英语:Bishakha Datta)

奧斯卡·范·迪倫(英语:Oscar van Dillen)

亞倫·格斯里(英语:Arnnon Geshuri)

邁克·戈德溫(英语:Mike Godwin)

蓋伊·川崎

埃里克·默勒

路爾斯·比利亞(英语:Luis Villa)

安吉拉·貝絲蕾·斯塔林

凱薩琳·馬赫

詹姆斯·海爾曼

亞倫·哈爾費克(英语:Aaron Halfaker)

其他類似計畫

Nupedia

Fandom(原Wikia)

大眾百科

Interpedia(英语:Interpedia)

Everipedia

應用軟體

维基扫描器

Wiki-Watch(英语:Wiki-Watch)

QRpedia

Wapedia

Deletionpedia

Kiwix

WikiReader

DBpedia

相關條目

涉及訴訟

控告美國國家安全局案

維基百科知識引擎

維基百科零計畫

對維基百科的批評

The Signpost

維基百科紀念雕像

打印维基百科

Rodovid(英语:Rodovid)

Lingua Libre

條目分類

維基教科書

維基數據

維基共享資源

維基新聞

維基語錄

維基文庫

維基學院

維基導遊

維基辭典

查论编維基百科列表超過五百萬篇條目

英文

宿霧文

超過二百萬篇條目

德文

瑞典文

法文

荷蘭文

超過一百萬篇條目

俄文

西班牙文

義大利文

埃及阿拉伯文

波蘭文

中文

日文

越南文

瓦瑞文

阿拉伯文

烏克蘭文

葡萄牙文

超過五十萬篇條目

波斯文

加泰羅尼亞文

塞爾維亞文

印尼文

書面挪威文

韓文

芬蘭文

匈牙利文

捷克文

超過二十萬篇條目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文

閩南文

羅馬尼亞文

土耳其文

巴斯克文

車臣文

馬來文

世界文

希伯來文

亞美尼亞文

保加利亞文

塔塔爾文

丹麥文

南亞塞拜然文

斯洛伐克文

哈薩克文

米南佳保文

愛沙尼亞文

克羅埃西亞文

白俄羅斯文

立陶宛文

希臘文

簡單英文

超過十萬篇條目

亞塞拜然文

加利西亞文

斯洛維尼亞文

烏爾都文

新挪威文

喬治亞文

印地文

烏茲別克文

泰文

拉丁文

泰米爾文

威爾斯文

沃拉普克文

馬其頓文

阿斯圖里亞文

粵文

拉脫維亞文

孟加拉文

塔吉克文

緬甸文

南非文

超過五萬篇條目

馬達加斯加文(粵语:馬拉加什文維基百科)

奧克文

波士尼亞文

阿爾巴尼亞文

低地德文

吉爾吉斯文

舊白俄羅斯文

馬拉亞姆文

尼瓦爾文

馬拉地文

泰盧固文

布列塔尼文

威尼斯文(英语:Venetian Wikipedia)

皮德蒙文

爪哇文

海地文

西旁遮普文

斯瓦希里文

巽他文

盧森堡文

巴什基爾文(英语:Bashkir Wikipedia)

愛爾蘭文

西利西亞文

冰島文

庫德文

倫巴底文

超過二萬篇條目

塔加洛文

西菲士蘭文(英语:West Frisian Wikipedia)

楚瓦什文

吳文

阿拉貢文

旁遮普文

尼泊爾文(英语:Nepali Wikipedia)

約魯巴文(英语:Yoruba Wikipedia)

巴伐利亞文(英语:Bavarian Wikipedia)

中庫德文(英语:Sorani Kurdish Wikipedia)

扎扎其文(英语:Zazaki Wikipedia)

伊多文

古吉拉特文(粵语:古加拉特文維基百科)

阿勒曼尼文

康納達文

低地蘇格蘭文

西西里文

比什努普里亞-曼尼普爾文

奇楚瓦文(粵语:奇楚華文維基百科)

國際文(文言文:國際語維基大典)

蒙古文

超過一萬篇條目

薩莫吉提亞文(英语:Samogitian Wikipedia)

奧里亞文

納瓦荷文(法语:Wikipédia en navajo)

僧伽羅文(法语:Wikipédia en cingalais)

閩東文

伊洛卡諾文(法语:Wikipédia en ilocano)

蘇格蘭蓋爾文

阿姆哈拉文

意第緒文(英语:Yiddish Wikipedia)

拿坡里文

布吉文(英语:Buginese Wikipedia)

瓦隆文

明格列爾文(英语:Mingrelian Wikipedia)

信德文(英语:Sindhi Wikipedia)

上索布文(法语:Wikipédia en haut-sorabe)

邁蒂利文(英语:Maithili Wikipedia)

班尤馬山文(英语:Banyumasan Wikipedia)

法羅文(英语:Faroese Wikipedia)

馬贊德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zandarani)

林堡文(粵语:林堡文維基百科)

薩哈文(英语:Sakha Wikipedia)

艾米利亞-羅馬涅文(法语:Wikipédia en émilien-romagnol)

奧塞提亞文(英语:Ossetian Wikipedia)

普什圖文

梵文(英语:Sanskrit Wikipedia)

北菲士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frison septentrional)

中比科爾文(英语:Central Bicolano Wikipedia)

哥倫打洛文(哥伦打洛文:Wikipedia bahasa Hulontalo)

文言文

亞齊文(法语:Wikipédia en aceh)

山地馬里文(英语:Hill Mari Wikipedia)

草原馬里文(英语:Meadow Mari Wikipedia)

斐濟印地文(法语:Wikipédia en hindi des Fidji)

豪薩文(英语:Hausa Wikipedia)

克里米亞韃靼文

峇里文(印度尼西亚语:Wikipedia bahasa Bali)

撣文(英语:Shan Wikipedia)

科塔瓦文(法语:Wikipédia en kotava)

利古里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ligure)

祖鲁文

拉迪恩文(英语:Ladin Wikipedia)

曼尼普尔文

超過五千篇條目

阿薩姆文(英语:Assamese Wikipedia)

客家文

塔倫蒂諾文(法语:Wikipédia en tarentin)

邦板牙文(英语:Kapampangan Wikipedia)

西亞美尼亞文(英语:Western Armenian Wikipedia)

高棉文

北塞索托文(法语:Wikipédia en sotho du NordNorthern Sotho)

盧森尼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rusyn)

北薩米文(英语:Northern Sami Wikipedia)

比哈爾文(英语:Bhojpuri Wikipedia)

西佛拉蒙文(法语:Wikipédia en flamand occidental)

毛利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ori)

荷蘭低地德文(英语:Dutch Low Saxon Wikipedia)

納瓦特爾文(法语:Wikipédia en nahuatl)

薩丁尼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sarde)

維普斯文(法语:Wikipédia en vepse)

贛文

厄爾茲亞文(英语:Erzyan Wikipedia)

阿布哈茲文(英语:Abkhazian Wikipedia)

吉拉基文(英语:Gilaki Wikipedia)

藏文

紹納文(法语:Wikipédia en shona)

科西嘉文(英语:Corsican Wikipedia)

索馬利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somali)

土庫曼文(法语:Wikipédia en turkmène)

沃羅文(法语:Wikipédia en võro)

卡舒比文(法语:Wikipédia en cachoube)

科米文(英语:Komi Wikipedia)

西方國際文(法语:Wikipédia en interlingue)

曼島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nnois)

法蘭克-普羅旺斯文(法语:Wikipédia en francoprovençal)

皮卡第文(法语:Wikipédia en picard)

艾馬拉文(法语:Wikipédia en aymara)

烏德穆爾特文(英语:Udmurt Wikipedia)

維吾爾文

康瓦爾文(英语:Cornish Wikipedia)

超過二千篇條目

澤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zélandais)

卡拜爾文(英语:Kabyle Wikipedia)

諾曼文(法语:Wikipédia en normand)

列茲金文(法语:Wikipédia en lezghien)

薩特菲士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frison oriental)

夏威夷文(法语:Wikipédia en hawaïen)

新通用文(法语:Wikipédia en lingua franca nova)

米蘭達文(法语:Wikipédia en mirandais)

瓜拉尼文(英语:Guarani Wikipedia)

班查文

孔卡尼文(英语:Konkani Wikipedia)

羅曼什文(法语:Wikipédia en romanche)

寮文(法语:Wikipédia en lao)

猶太西班牙文(英语:Judaeo-Spanish Wikipedia)

迪維希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ldivien)

馬爾濟斯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ltais)

科米-彼爾米亞克文(法语:Wikipédia en komi-permiak)

佛里烏利文(英语:Friulian Wikipedia)

利維-卡累利阿文(英语:Livvi-Karelian Wikipedia)

低地索布文(法语:Wikipédia en bas-sorabe)

都特利文(英语:Doteli Wikipedia)

古英文(法语:Wikipédia en vieil anglais)

埃斯特雷馬杜拉文(英语:Extremaduran Wikipedia)

查瓦卡諾文(英语:Chavacano Wikipedia)

林格拉文(法语:Wikipédia en lingala)

桑塔利文(英语:Santali Wikipedia)

利普里安文(英语:Ripuarian Wikipedia)

加告茲文(法语:Wikipédia en gagaouze)

普法爾茨德文(法语:Wikipédia en palatin)

巴利文(英语:Pali Wikipedia)

邦阿西楠文(英语:Pangasinan Wikipedia)

阿瓦爾文(法语:Wikipédia en avar)

祖魯文(英语:Zulu Wikipedia)

阿瓦德文

布里亞特文(法语:Wikipédia en bouriate)

圖瓦文(英语:Tuvan Wikipedia)

卡爾梅克文(法语:Wikipédia en kalmouk)

卡拉恰伊-巴爾卡爾文(英语:Karachay-Balkar Wikipedia)

摩洛哥阿拉伯文(法语:Wikipédia en arabe marocain)

伊博文(法语:Wikipédia en igbo)

泰雅文

帕皮阿門托文(法语:Wikipédia en papiamento)

撒奇萊雅文

壯文

超過一千篇條目

卡拉卡爾帕克文(英语:Karakalpak Wikipedia)

賓夕法尼亞德文(法语:Wikipédia en pennsilfaanisch)

盧安達文(法语:Wikipédia en kinyarwanda)

東加文(法语:Wikipédia en tongien)

亞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araméen)

諾維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novial)

牙買加方言(西班牙语:Wikipedia en criollo jamaicano)

巴布亞皮欽文(法语:Wikipédia en tok pisin)

卡比耶文

卡巴爾達文(法语:Wikipédia en kabarde)

諾魯文(瑙鲁语:Wikipediya Naoero)

德頓文(法语:Wikipédia en tétoum)

沃洛夫文(英语:Wolof Wikipedia)

印古什文(印古什文:ГIалгIай Википеди)

圖陸文(英语:Tulu Wikipedia)

基庫尤文(巴斯克语:Kikuiuerazko Wikipedia)

阿寒文(法语:Wikipédia en akan)

邏輯文(法语:Wikipédia en lojban)

阿提卡米克文(爱沙尼亚语:Atikamekikeelne Vikipeedia)

阿羅馬尼亞文

比斯拉馬文(巴斯克语:Bislamerazko Wikipedia)

拉克文(法语:Wikipédia en lak)

盧干達文(巴斯克语:Luganderazko Wikipedia)

剛果文(法语:Wikipédia en kikongo)

大溪地文(法语:Wikipédia en tahitien)

莫克沙文(法语:Wikipédia en moksa)

斐濟文(巴斯克语:Fijierazko Wikipedia)

蘇利南文(法语:Wikipédia en sranan)

科薩文(英语:Xhosa Wikipedia)

蓋亞那克里奧爾文(法语:Wikipédia en créole guyanais)

伊納里薩米文(伊纳里萨米文:Anarâškielâlâš Wikipedia)

沙拉基文(英语:Saraiki Wikipedia)

奧羅莫文(法语:Wikipédia en oromo)

契维文

孟文

西非书面文字

施卢赫文

赛德克文

萨摩亚文

切罗基文

拉特加莱文

南阿尔泰文

尼亚斯文

达戈姆巴文

教会斯拉夫文

查论编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获得者 艺术1980年代

1981年:赫苏斯·洛佩斯-科沃斯

1982年:巴勃罗·塞拉诺

1983年:欧塞维奥·森佩雷

1984年:Orfeón Donostiarra(英语:Orfeón Donostiarra)

1985年:安东尼奥·洛佩斯·加西亚

1986年:路易斯·加西亚·贝尔兰加

1987年:爱德华多·奇利达

1988年:豪尔赫·奥泰萨

1989年:奧斯卡·尼邁耶

1990年代

1990年:安東尼·塔皮埃斯

1991年:維多利亞·德·洛斯·安赫萊斯

特蕾莎·布干薩

蒙特賽拉特·卡芭葉

何塞·卡雷拉斯

普拉西多·多明哥

阿尔弗雷多·克劳斯

Pilar Lorengar(英语:Pilar Lorengar)

1992年:Roberto Matta(英语:Roberto Matta)

1993年:萨恩斯·德·奥伊萨

1994年:Alicia de Larrocha(英语:Alicia de Larrocha)

1995年:费尔南多·费尔南·戈麦斯

1996年:霍亞金·羅德利果

1997年:Vittorio Gassman(英语:Vittorio Gassman)

1998年:塞巴斯蒂昂·萨尔加多

1999年: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

2000年代

2000年:Barbara Hendricks(英语:Barbara Hendricks)

2001年:克里斯托弗·潘德列茨基

2002年:伍迪·艾伦

2003年:米格尔·巴塞洛

2004年:帕科·德卢西亚

2005年:瑪雅·普利謝茨卡婭

Tamara Rojo(英语:Tamara Rojo)

2006年:佩德罗·阿尔莫多瓦尔

2007年:鲍勃·迪伦

2008年:委內瑞拉國立青少年管弦樂團系統

2009年:诺曼·福斯特

2010年代

2010年:里查·塞拉

2011年:里卡多·穆蒂

2012年:拉斐尔·莫内欧

2013年:迈克尔·哈内克

2014年:弗兰克·盖里

2015年:弗朗西斯·科波拉

2016年:Núria Espert

2017年:William Kentridge

2018年:马丁·斯科塞斯

2019年:彼得·布魯克

2020年代

2020年:恩尼奥·莫里科内

約翰·威廉斯

2021年: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

2022年:卡门·利纳雷斯

玛丽亚·帕赫斯

 文学1980年代

1981年:José Hierro(英语:José Hierro)

1982年:Gonzalo Torrente Ballester(英语:Gonzalo Torrente Ballester)

米格爾·戴利貝斯

1983年:胡安·魯爾福

1984年:Pablo García Baena(英语:Pablo García Baena)

1985年:Ángel González(英语:Ángel González)

1986年: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

Rafael Lapesa(英语:Rafael Lapesa)

1987年:卡米洛·何塞·塞拉

1988年:Carmen Martín Gaite(英语:Carmen Martín Gaite)

José Ángel Valente

1989年:里卡多·纪廉

1990年代

1990年:Arturo Uslar Pietri(英语:Arturo Uslar Pietri)

1991年:波多黎各人民

1992年:Francisco Nieva(英语:Francisco Nieva)

1993年:Claudio Rodríguez

1994年:卡洛斯·富恩特斯

1995年:Carlos Bousoño(英语:Carlos Bousoño)

1996年:Francisco Umbral(英语:Francisco Umbral)

1997年:阿尔瓦罗·穆蒂斯

1998年:Francisco Ayala(英语:Francisco Ayala)

1999年:君特·格拉斯

2000年代

2000年:Augusto Monterroso(英语:Augusto Monterroso)

2001年:多丽丝·莱辛

2002年:亞瑟·米勒

2003年:Fatima Mernissi(英语:Fatima Mernissi)

苏珊·桑塔格

2004年:克劳迪奥·马格里斯

2005年:Nélida Piñón

2006年:保羅·奧斯特

2007年:阿摩司·奥兹

2008年:瑪格麗特·愛特伍

2009年:伊斯梅尔·卡达莱

2010年代

2010年:阿敏·馬盧夫

2011年:里奥纳德·科恩

2012年:菲利普·罗斯

2013年:Antonio Muñoz Molina(英语:Antonio Muñoz Molina)

2014年:約翰·班維爾

2015年:萊昂納多·帕杜拉

2016年:理查德·福特

2017年: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2018年:弗雷德·瓦格斯

2019年:希莉·哈斯特维特

2020年代

2020年:安妮·卡森

2021年:埃马纽埃尔·卡雷尔(英语:Emmanuel Carrère)

2022年:胡安·马约尔加(英语:Juan Mayorga)

 社会科学1980年代

1981年:Román Perpiñá Grau

1982年:Antonio Domínguez Ortiz(英语:Antonio Domínguez Ortiz)

1983年:Julio Caro Baroja(英语:Julio Caro Baroja)

1984年:Eduardo García de Enterría(英语:Eduardo García de Enterría)

1985年:Ramón Carande(英语:Ramón Carande)

1986年:José Luis Pinillos

1987年:胡安·林茲

1988年:Luis Díez del Corral(英语:Luis Díez del Corral)

Luis Sánchez Agesta

1989年:Enrique Fuentes Quintana(英语:Enrique Fuentes Quintana)

1990年代

1990年:Rodrigo Uría González

1991年:米格尔·阿托拉·加列戈

1992年:胡安·贝拉尔德

1993年:Silvio Zavala(英语:Silvio Zavala)

1994年:Aurelio Menéndez(英语:Aurelio Menéndez)

1995年:Joaquim Veríssimo Serrão(英语:Joaquim Veríssimo Serrão)

Miquel Batllori

1996年:John Elliott(英语:John Elliott)

1997年:Martí de Riquer i Morera(英语:Martí de Riquer i Morera)

1998年:皮埃尔·维尔纳

雅克·桑特

1999年:Raymond Carr(英语:Raymond Carr)

2000年代

2000年:Carlo Maria Martini(英语:Carlo Maria Martini)

2001年:Juan Iglesias Santos

墨西哥學院

2002年:安東尼·紀登斯

2003年:尤尔根·哈贝马斯

2004年:保羅·克魯格曼

2005年:乔万尼·萨托利

2006年:瑪麗·羅賓遜

2007年:拉尔夫·达伦多夫

2008年:茨維坦·托多洛夫

2009年:戴維·阿滕伯勒

2010年代

2010年:秦始皇兵馬俑考古團隊

2011年:霍华德·加德纳

2012年:Martha Nussbaum(英语:Martha Nussbaum)

2013年:薩斯基雅·薩森

2014年:Joseph Pérez(英语:Joseph Pérez)

2015年:艾絲特·杜芙若

2016年:Mary Beard

2017年:Karen Armstrong

2018年:迈克尔·桑德尔

2019年:亚历杭德罗·波尔特斯

2020年代

2020年:丹尼·罗德里克

2021年:阿马蒂亚·森

2022年:爱德华多·马托斯·莫克特苏马(英语:Eduardo Matos Moctezuma)

 科学技术1980年代

1981年:Alberto Sols

1982年:曼努埃尔·巴列斯特尔

1983年:Luis Santaló(英语:Luis Santaló)

1984年:安东尼奥·加西亚-贝利多

1985年:David Vázquez Martínez

Emilio Rosenblueth(英语:Emilio Rosenblueth)

1986年:Antonio González y González(英语:Antonio González y González)

1987年:巴勃罗·鲁多明

Jacinto Convit(英语:Jacinto Convit)

1988年:Manuel Cardona Castro

Marcos Moshinsky(英语:Marcos Moshinsky)

1989年:Guido Münch(英语:Guido Münch)

1990年代

1990年:萨尔瓦多·蒙卡达

Santiago Grisolía

1991年:Francisco Gonzalo Bolívar Zapata

1992年:Federico García Moliner

1993年:阿马夫莱·利念

1994年:Manuel Elkin Patarroyo(英语:Manuel Elkin Patarroyo)

1995年:Instituto Nacional de Biodiversidad(英语:Instituto Nacional de Biodiversidad)

曼努埃尔·洛萨达·比利亚桑特

1996年:巴伦廷·富斯特(英语:Valentín Fuster)

1997年:阿塔普埃尔卡山研究團隊

1998年:佩德罗·米格尔·埃切尼克

埃米略·门德斯·佩雷斯

1999年:里卡多·米莱迪

恩里克·莫雷诺·冈萨雷斯

2000年代

2000年:吕克·蒙塔尼耶

罗伯特·查尔斯·加洛

2001年:让·魏森巴赫

克萊格·凡特

约翰·E·苏尔斯顿

法蘭西斯·柯林斯

漢彌爾頓·史密斯

2002年:劳伦斯·罗伯茨

罗伯特·卡恩

文頓·瑟夫

蒂姆·伯纳斯-李

2003年:珍·古道尔

2004年:犹大·福克曼

安东尼·R·亨特

乔安·马萨格

伯特·沃格尔斯坦

罗伯特·温伯格

2005年:安东尼奥·达马西奥

安娜·达马西奥

2006年:胡安·伊格纳西奥·西拉克·萨斯图赖因

2007年:希内斯·莫拉塔

彼得·劳伦斯

2008年:饭岛澄男

中村修二

乔治·怀特塞兹

羅伯特·蘭格

托宾·马克斯

2009年:雷·湯姆林森

馬丁·庫珀

2010年代

2010年:戴维·朱利叶斯

琳达·沃特金斯

巴鲁赫·明凯(西班牙语:Baruch Minke)

2011年:约瑟夫·奥尔特曼

阿图罗·阿尔瓦雷斯-布伊亚

贾科莫·里佐拉蒂

2012年:格雷格·温特

理查德·勒纳

2013年:彼得·希格斯

弗朗索瓦·恩格勒

歐洲核子研究組織

2014年:阿瓦利诺·考玛

马克·E·戴维斯

盖伦·斯塔基

2015年:埃玛纽埃勒·沙尔庞捷

珍妮弗·道德纳

2016年:休·赫尔(英语:Hugh Herr)

2017年:莱纳·魏斯

基普·索恩

巴里·巴里什

LIGO科学合作组织

2018年:斯万特·佩博

2019年:乔安·佐利

Sandra Díaz

2020年代

2020年:伊夫·梅耶尔

英格丽·多贝西

陶哲轩

Emmanuel Candès

2021年:考里科·卡塔林

德鲁·韦斯曼

Philip Felgner

乌尔·萨欣

厄兹勒姆·图雷西

德里克·羅西

莎拉·吉爾伯特

2022年:杰弗里·辛顿

杨立昆

约书亚·本希奥

杰米斯·哈萨比斯

 交流与人文1980年代

1981年:María Zambrano(英语:María Zambrano)

1982年:Mario Bunge(英语:Mario Bunge)

1983年:《国家报》

1984年:Claudio Sánchez-Albornoz(英语:Claudio Sánchez-Albornoz)

1985年:José Ferrater Mora(英语:José Ferrater Mora)

1986年:《O Globo(英语:O Globo)報》

1987年:《時代報》

《观察家报(西班牙语:El Espectador (periódico))》

1988年:Horacio Sáenz Guerrero

1989年:Pedro Laín Entralgo(英语:Pedro Laín Entralgo)

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英语:Fondo de Cultura Económica)出版社

1990年代

1990年:中美洲大學

1991年:Luis María Anson

1992年:Emilio García Gómez(英语:Emilio García Gómez)

1993年:《Vuelta(英语:Vuelta)》雜誌(創辦人奥克塔维奥·帕斯)

1994年:在盧安達及蒲隆地的西班牙差會

1995年:埃菲通讯社

José Luis López Aranguren

1996年:Indro Montanelli(英语:Indro Montanelli)

Julián Marías(英语:Julián Marías)

1997年:CNN

瓦茨拉夫·哈维尔

1998年:Reinhard Mohn(英语:Reinhard Mohn)

1999年:Instituto Caro y Cuervo(英语:Instituto Caro y Cuervo)研究所

2000年代

2000年:翁贝托·埃科

2001年:乔治·史坦纳

2002年:漢斯·馬格努斯·恩岑斯貝格爾

2003年:雷沙德·卡普钦斯基

古斯塔沃·古鐵雷斯

2004年:Jean Daniel(英语:Jean Daniel)

2005年:歌德學院

塞万提斯学院

卡蒙斯學院

法语联盟

但丁协会

英國文化協會

2006年:國家地理學會

2007年:《自然》期刊

2010年代

2010年:齐格蒙特·鲍曼

阿兰·图雷纳

2011年:皇家学会

2012年:宫本茂

2013年:安妮·萊柏維茲

2014年:季諾

2015年:埃米略·列多

2016年:詹姆斯·纳赫特韦

2017年:Les Luthiers

2018年:Alma Guillermoprieto

2019年:普拉多博物馆

2020年代

2020年:瓜达拉哈拉国际书展(英语:Guadalajara International Book Fair)

海伊文学节(英语:Hay Festival of Literature & Arts)

2021年:格洛丽亚·斯泰纳姆

2022年:亚当·米奇尼克

 国际合作1980年代

1981年:何塞·洛佩斯·波蒂略

1982年:Enrique V. Iglesias(英语:Enrique V. Iglesias)

1983年:贝利萨里奥·贝坦库尔·夸尔塔斯

1984年:Contadora Group(英语:Contadora Group)

1990年代

1990年:汉斯-迪特里希·根舍

1991年:联合国难民署

1992年:纳尔逊·曼德拉

弗雷德里克·威廉·戴克拉克

1993年:在前南斯拉夫的联合国维和部队

1994年:伊扎克·拉宾

亚西尔·阿拉法特

1995年:马里奥·苏亚雷斯

1996年:赫尔穆特·科尔

1997年:危地马拉政府

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

1998年:Fatiha Boudiaf(英语:Fatiha Boudiaf)

里戈韦塔·门楚

Fatana Ishaq Gailani

Somaly Mam(英语:Somaly Mam)

愛瑪·博尼諾

格拉薩·馬謝爾

Olayinka Koso-Thomas(英语:Olayinka Koso-Thomas)

1999年:佩德罗·杜克

约翰·格伦

向井千秋

瓦列里·波利亚科夫

2000年代

2000年:费尔南多·恩里克·卡多佐

2001年:国际空间站

2010年代

2010年:Organización Nacional de Trasplantes

The Transplantation Society

2011年:Bill Drayton(英语:Bill Drayton)

2012年:紅十字會

2013年:马克斯·普朗克学会

2014年:福布莱特计划

2015年:维基百科

2016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巴黎協議

2017年:Hispanic Society of America

2018年:Amref Health Africa

2019年:薩爾曼·可汗

可汗學院

2020年代

2020年:全球疫苗免疫联盟(英语:GAVI)

2021年:女性教育活动组织(英语:Camfed)

2022年:艾伦·麦克阿瑟(英语:Ellen MacArthur)

 体育1980年代

1987年:塞巴斯蒂安·柯伊

1988年:胡安·安东尼奥·萨马兰奇

1989年:塞維·巴列斯特羅斯

1990年代

1990年:西托·庞斯

1991年:謝爾蓋·布卡

1992年:米格尔·安杜兰

1993年:哈维尔·索托马约尔

1994年:玛蒂娜·纳芙拉蒂洛娃

1995年:哈西芭·布梅尔卡

1996年:卡尔·刘易斯

1997年:西班牙國家馬拉松隊

1998年:阿蘭查·桑切斯·維卡里奧

1999年:施特菲·格拉夫

2000年代

2000年:兰斯·阿姆斯特朗

2001年:马内尔·埃斯蒂亚特

2002年:巴西國家足球隊

2003年:环法自行车赛

2004年:希沙姆·格鲁杰

2005年:费尔南多·阿隆索

2006年:西班牙国家男子篮球队

2007年:迈克尔·舒马赫

2008年:拉斐爾·拿度

2009年:叶莲娜·伊辛巴耶娃

2010年代

2010年:西班牙國家足球隊

2011年:海勒·格布雷西拉西耶

2012年:伊克尔·卡西利亚斯

哈维尔·埃尔南德斯·克雷乌斯

2013年:何塞·马里亚·奥拉萨瓦尔

2014年:紐約馬拉松

2015年:馬克·蓋索

保罗·加索尔

2016年:哈维尔·戈麦斯·诺亚

2017年:紐西蘭國家橄欖球隊

2018年:萊茵霍爾德·梅斯納爾

克日什托夫·维利茨基

2019年:林赛·沃恩

2020年代

2020年:卡洛斯·塞恩斯

2021年:特蕾莎·佩拉莱斯(英语:Teresa Perales)

2022年:奥林匹克运动会难民代表团

 和平1980年代

1986年:Vicaría de la Solidaridad

1987年:Distrito de Villa El Salvador

1988年: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世界自然基金会

1989年:史蒂芬·霍金

1990年代

1990年:塞法迪犹太人

1991年:無國界醫生

Medicus Mundi International(英语:Medicus Mundi International)

1992年:amfAR(英语:amfAR)

1993年:Gesto por la Paz de Euskal Herria

1994年:Mensajeros de la Paz

Movimiento Nacional de Meninos e Meninas de Rua

救助儿童会

1995年:侯赛因·本·塔拉勒國王

1996年:阿道弗·苏亚雷斯

1997年:耶胡迪·梅纽因

姆斯蒂斯拉夫·列奥波尔多维奇·罗斯特罗波维奇

1998年:尼古拉斯·卡斯特利亚诺斯

Vicente Ferrer Moncho(英语:Vicente Ferrer Moncho)

华金·桑斯·加德亚

穆罕默德·尤纳斯

1999年:Cáritas Española

2000年代

2000年:西班牙皇家學院

西班牙語文學院協會

2001年: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絡

2002年:丹尼尔·巴伦博伊姆

爱德华·萨义德

2003年:J·K·罗琳

2004年:聖雅各之路

2005年:仁愛修女會

2006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2007年: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

2008年:英格丽德·贝当古

2009年:柏林市

2010年代

2010年:Manos Unidas

2011年:福岛50死士

2012年:Federación Española de Bancos de Alimentos

2013年:Organización Nacional de Ciegos Españoles(英语:Organización Nacional de Ciegos Españoles)

2014年:Caddy Adzuba(英语:Caddy Adzuba)

2015年:聖若望醫院兄弟會

2016年:SOS兒童村

2017年:欧盟

2018年:席薇亞·厄爾

2019年:格但斯克

2020年代

2020年:全西班牙一线防疫工作者

2021年:何塞·安德烈斯

世界中央厨房(英语:World Central Kitchen)

2022年:坂茂

规范控制

WorldCat Identities

BIBSYS: 8030646

BNA: 000063204

BNF: cb165741116 (data)

FAST: 1795979

GND: 7545251-0

ISNI: 0000 0004 4914 788X

J9U: 987007498400705171

LCCN: no2008072801

NKC: kn20090528031

NNL: 001395032

NSK: 000625468

SELIBR: 319345

SUDOC: 11109383X

VIAF: 195846295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维基百科&oldid=81859185”

分类:​维基百科Web 2.0Wiki内容开放科学革命协作项目人機互動在线百科全书社会信息处理维基媒体工程网络行动主义多語言網站被防火长城封锁的网站2001年美國建立2001年建立的网站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获得者吉米·威尔士隐藏分类:​CS1英语来源 (en)Webarchive模板wayback链接含有访问日期但无网址的引用的页面引文格式1错误:外部链接CS1德语来源 (de)自2018年6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条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链接CS1含有外文文本避免破坏保护被永久保护的页面含有英語的條目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含有越南語的條目含有壯語的條目含有韓語諺文的條目含有韓語的條目含有日語的條目含有蒙古語的條目含有維吾爾語的條目含有印地語的條目含有俄語的條目有声条目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條目有音頻讀音的條目使用抬升式引用的條目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使用了维基数据上的匹配项维基百科和维基数据上的官方网站不同Webarchive模板archiveis链接包含BIBSYS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A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BN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FAS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ISNI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J9U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LCCN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N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SK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ELIBR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SUDO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VIAF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14元素的规范控制包含视频剪辑的条目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 14:18。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中文维基百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文维基百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概况

开关概况子章节

1.1中文名的来源

1.2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

1.3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

2历史

开关历史子章节

2.1创立及初期状况

2.2媒体关注

2.3成长

2.4中国大陆的屏蔽

3维基人社群

开关维基人社群子章节

3.1参与者

3.2参与者地区分布

3.2.1浏览来源地区分布

3.2.2编辑来源地区分布

3.3聚会

4批评及争议

开关批评及争议子章节

4.1百科规模

4.2被指对中国政府存在偏见

4.3政治自我审查与政治编辑战

4.4香港国安法与维基媒体基金会行动

4.5其他网络百科的侵权行为

4.6条目造假争议

5影响

6注释

7参考文献

8外部链接

开关目录

中文维基百科

78种语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Bikol 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Нохчийн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 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Kurdî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ꯃꯤꯇꯩ ꯂꯣꯟBahasa MelayuNederlandsOccitan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 EnglishСрпски / 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 / 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Vepsän kel’Tiếng ViệtVolapük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大陆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元维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2月18日)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中文维基百科"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条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实。 (2021年1月24日)请协助校核其中的错误以改善这篇条目。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中文维基百科繁简两种字体的网站标志截图

网站主页截图(简体中文版,旧版vector皮肤)网站类型网络百科全书语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支持繁简转换)持有者维基媒体基金会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拉里·桑格多位中文维基人协助创立中文版本网址zh.wikipedia.org 商业性质否注册可选(未注册用户也可编辑)用户3,485,015名(其中59名为管理员)推出时间2002年10月24日,​21年前​(2002-10-24)现状活跃内容许可

文字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

大多数内容也同时双向对应GNU自由文件许可协议的内容

多媒体部分则依照不同性质而采用各种授权协议

本条目的朗读版本(信息/下载)

有声维基百科

此音频文件是根据条目“中文维基百科”2011年2月16日的修订版本录制的,以中文朗读,不会反映对该条目的后续编辑。(媒体帮助)

更多有声条目

中文维基百科是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开放式协同合作计划的中文版本,使用中文横式书写,为维基媒体计划中维基百科的一个语言分支。

中文维基百科成立于2002年10月24日,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维持运作。截至2024年3月16日,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409,604篇条目,3,485,015名用户,63名管理员。自2015年起,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再次遭到防火长城封锁[1][2]。即使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被封锁,但它的活跃度仍然可以在维基百科所有语种中排名前十,截至2021年8月,中文维基百科的活跃维基人数量在维基百科所有语种中排名第8,该站的维基人主要来自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其他地区的华人华侨、中国大陆地区少数人使用“翻墙”工具突破防火长城封锁共同维护中文维基百科。

中文维基百科的访问量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3]

概况[编辑]

主条目:维基百科

中文名的来源[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繁体字 中文維基百科 简化字 中文维基百科 标音官话(现代标准汉语)- 汉语拼音 Zhōngwén Wéijī bǎikē - 通用拼音 Jhongwún Wéiji bǎike - 威妥玛拼音 Chung1-wen2 Wei2-chi1 pai3-k'e1 - 国际音标[tʂʊ́ŋwə̌n wěɪtɕí pǎɪkʰɤ́]- 国语罗马字 Jongwen Weiji baeke - 注音符号ㄓㄨㄥ ㄨㄣˊ ㄨㄟˊ ㄐㄧ ㄅㄞˇ ㄎㄜ闽语- 白话字 Tiong-bûn Uî-ki pah-kho - 台语罗马字拼音 Tiong-bûn Uî-ki pah-kho 吴语- 拉丁化 Tson1ven2vi4ci1pah2khu1 粤语- 粤拼 Zung1man4 Wai4gei1 baak3fo1 客语- 客语白话字 Chûng-vùn Ngùi-kî Pak-khô

在Ubuntu的Firefox浏览中文维基百科主页

英语中的“Wikipedia”是“wiki”(一种可供多人协同写作的网络技术)和“encyclopedia”(百科全书)结合而成的混成词,网站初期时仅以“中文Wikipedia”为名,直到2003年10月21日,“Wikipedia”的中文名,经过13人讨论及投票后,确定为“维基百科”,“维基”两字除了音译类似于“wiki”,另外“维”字意为系物的大绳,也作“网”解释,引申为互联网;“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筑物的底部,“维基百科”合起来可引申为互联网中装载全人类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4]。

中文维基百科的副标题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清朝政治家林则徐于1839年为广州越华书院所创作之对联的上联,而下联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5]“海纳百川”语出《管子·形势解》,意指海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不分你我地容纳了数以百计的河流;“有容乃大”则语出《尚书·君陈》。两句勉励待人接物应仿效海洋,以宽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人事地物,这同时也契合了维基百科自由开放的宗旨。[来源请求]

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正如维基百科本身,有三个特点,使中文维基百科与传统的中文百科全书有所区别:[来源请求]

中文维基百科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字典、词典、论坛或任何其他性质的网站。

计划本身是一个wiki,允许大众广泛参与。中文维基百科是第一项使用wiki系统编撰百科全书的中文协作计划。[6]

中文维基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可疑]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维基百科的文字以CC BY-SA 4.0许可协议提供。

和其它版本的维基百科一样,中文维基百科也是民主制、精英制、特权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普通的网友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而维基管理员则因特殊、适当的理由而解除部分限制,例如修改主页、删除不适当的条目或封禁用户。[7]

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汉族或华人的共同文字,是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的唯一官方文字或官方文字之一。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者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汉语用户,根据2006年9月初维基百科对各语版本的编辑者来源的统计结果,香港的编辑者占28.6%、台湾占25.9%,而美国和荷兰则分别占13.7%及8.2%。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编辑数量的统计,台湾占36.9%、香港26.3%、中国大陆20.9%,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分别占5.6%、1.7%及1.6%。[8]

中文维基百科由来自各地、拥有不同背景、不同的政治立场与社会观念及地域的汉语用户共同参与,其文章内容是全球汉语用户相互协调折衷后的结果。中文维基百科成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编辑们的战场,上演激烈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交锋。[9]

历史[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个标志,于2002年11月中启用,并于2004年10月底停用,共使用了1年11个月,与当时的英文维基百科之标志相同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时的照片,当中有几位维基人在今天依然活跃

中文维基百科首页的早期版本

中文维基百科经常在重要的节日变更为相应的标志Logo与寄语,图为2005年春节时期中文维基百科的限时Logo

早期采用UseModWiki的中文维基百科,当时Wikipedia被翻译为维奇百科

创立及初期状况[编辑]

2001年5月,中文维基百科计划与其他12种主要语言维基百科计划[注 1]同时成立,但当时维基百科网站不支持中文输入。同时期,与中文版有相同困扰的日语维基百科,权宜地使用罗马字母来撰写日语条目,中文维基百科在当时则只拥有少许的测试文字。[注 2]

2002年10月24日,Ghyll(现在的Mountain,真名苑明理[10])成功地借由工具软件辅助,撰写了实质中文内容的文章-“首页”,中文维基百科至此才算是真正开始运作,而Mountain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第一位参与用户。[注 3]10月27日,中文维基百科移动到新服务器,软件升级到Phase III,新版软件解决了中文输入的问题,域名同时改为zh.wikipedia.org。中文维基百科网站界面的中文化工作告一段落后,11月1日,Mountain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条似条目页面“计算机科学”,但仅为测试编辑,未输入实质条目内容。2002年11月17日,Mountain翻译了英文维基百科条目Computer Science,输入实质条目内容,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实质意义上的第一条条目“计算机科学”。中文维基百科早期,大部分长条目都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原创的则以短条目居多。[注 4]

2002年至2003年,中文维基百科持续实现本地化与正(繁)简体自动转换。2004年12月23日,随着MediaWiki 1.4版的发布,中文维基百科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9]

媒体关注[编辑]

2003年10月20日,《中国电脑教育报》发表文章[11]介绍维基百科,这是中文媒体第一次正式报导维基百科。翌年2月15日,《新周刊》在第173期发表与维基百科有关的报导,[12]随后几周,许多媒体跟进报导,为中文维基百科带来了大量的中国大陆维基人。2004年3至5月,维基人成倍增加,总条目数很快从6,000篇突破10,000篇。

2004年5月16日,《中时晚报》刊出《维基网络百科,大家一起写》,[13]是台湾主流媒体首次报导维基百科,随后于6月28日,《联合报》跟进报导《Wiki百科网书,你也可写一笔》,为维基百科带来大量的台湾维基人,时值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遭到屏蔽,台湾相关条目的编写量大量增加,主页也加入了台湾的热门新闻。

香港媒体对中文维基百科的关注较迟,是香港维基人发展起步较迟的主因之一。2006年2月20日,《明报》于副刊发表《生活百科:Wiki世界 自由开放》,这是香港媒体第一次正式报导维基百科。3月29日至3月30日,《头条日报》于新闻故事连载发表《网友齐编“自由”百科全书 港八月办首届中文维基联会》(按:应是中文维基年会),这是香港媒体第一次深入介绍中文维基百科。同年5月,《环球时报》报道维基百科,很多中国大陆青年以此得知并加入维基百科。[来源请求]

2013年10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有关中文维基百科的报道,介绍中文维基百科在大中华地区的发展状况,同时采访了一些参与其中的活跃用户。[14]

成长[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增长图,2012至2013年因使用机器人而使条目数大幅增加

中文维基百科于2002年10月刚开始时,英文维基百科已有超过40,000条目,成为起步较迟的主要语言版本。2004年2月24日,中文维基百科突破5,000条目,但是其中有些文章包括正(繁)简两个版本;注册用户数也同时突破3,000人。2月27日,用户Ktsquare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维基百科短短3天内突破6,000条目。5月14日,中文维基百科总条目数终于破万。随着更多维基人加入,条目数量增长速度也稳步上升。到了2006年11月12日,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突破10万,成为第12个超10万条目的维基百科语言版本。[来源请求][注 5]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已有1,409,604条目,但该数量并不包括对话页、没有内部链接的条目、重定向页以及其他命名空间的页面,如果加上这些页面,截至2024年3月,总共有超过765万页,并有超过8160万次编辑。共有3,485,015名注册用户曾参与编辑,当中编辑过千的维基人共有1,154人以上,而他们的贡献占了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总次数的约73.6%。中文维基百科拥有61名管理员及7名行政员,负责站内日常维护工作。[15]

中国大陆的屏蔽[编辑]

中国大陆封锁维基百科时间表及百度百科发起日的比较

主条目: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有权依照自己制定的法律审查互联网内容,对一些有争议或违反中国大陆国家法律、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和涉及色情的网页内容采取限制或屏蔽措施。维基百科网站对一般民众是容易接触获得的,但在维基百科计划成长的记录上,从2004年到2008年,在中国大陆遭遇过六次大规模封锁,其中不完全封锁一次。以上封锁皆无预警、无预先告知,且中国相关机构没有给予维基百科封锁的原因与理由。[来源请求]

2008年7月31日,对维基百科的全面封锁解除,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直到2015年5月中旬,维基百科都可正常访问,中国大陆民众也可以自由访问、编辑维基百科。随后再次全面封锁。在此之前使用HTTPS模式以及移动端APP可以浏览任意条目,但使用HTTPS连接有可能会被GFW干扰,如2013年5月底至2013年12月19日期间维基百科的HTTPS连接曾被全面屏蔽,后被解封,但移动版主页仍被屏蔽。[16]

2019年4月22日,包括中文在内的所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都无法在中国大陆正常访问。[17]对维基百科的屏蔽除影响中国大陆用户查阅维基百科外,客观上也影响了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导致了使用人数减少、条目增长缓慢以及来源地贡献者比例不均衡等问题。[18]

维基人社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浏览量年度统计(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

中文维基百科统计

注册用户数

条目总数

文件总数

管理员数目

3,485,015

1,409,604

66,544

63

参与者[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的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根据维基媒体统计,截至2021年1月,中文维基百科的大部分编辑来自台湾和香港。[19][20]其他的则来自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华侨华人较多的地域,也有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但人数比台湾和香港的少得多。[21]

截至2024年3月,中文维基百科有超过100万注册用户,[15]2012年12月,活跃用户(注册且月编辑数超过五次者)2173位。[22]活跃维基人的贡献占整个中文维基百科的大多数。编辑过千的维基人约1082人,而他们的贡献约占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总次数的70.9%,而116名编辑过万的维基人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编辑总次数。[23]

中文维基百科的注册用户超过250万,不过2018年8月的统计显示,活跃用户只有2935人。有来自浙江的编者表示有不少曾投入很多感情的用户已经彻底放弃,主要原因是与对维基的编辑规则非常失望相关,如管理员轻率删除、回退条目使编辑者成果被否定。而维基百科在无法获得实质奖励的情况下,让用户没有继续参与的动力。[24]

参与者地区分布[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的用户主要来自台湾、香港、中国大陆,美国、加拿大等地亦有一定的使用量。

以下地区统计由IP地址得出,由于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中国大陆使用统计并不准确。

浏览来源地区分布[编辑]

下表为中文维基百科浏览来源,本数据根据由IP统计产生,最新数据为2018年9月。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根据统计,中文维基百科于台湾、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为该地区浏览第一位的语言版本;于新加坡、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则位居第二,仅次于英语维基百科;于美国、加拿大、日本及马来西亚位居第三位。

访问者来源(2018年9月)[25]

地域

百分比

台湾

50.5%

香港

18.8%

美国

9.6%

马来西亚

3.2%

日本

2.5%

新加坡

2.1%

加拿大

1.9%

澳大利亚

1.5%

韩国

1.5%

中国大陆

1.0%

澳门

1.0%

英国

1.0%

德国

0.9%

荷兰

0.8%

法国

0.6%

新西兰

0.3%

越南

0.2%

意大利

0.2%

其他地区

2.4%

编辑来源地区分布[编辑]

下表为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来源,本数据根据由IP统计产生。

2009年7月1日 - 2013年9月30日,根据统计,中文维基百科于台湾、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为该地区编辑第一位的语言版本;于澳大利亚及新加坡则位居第二,仅次于英语维基百科;于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及马来西亚位居第三位。

编辑者来源(2021年7月)[26]

地域

百分比

台湾

46.2%

香港

30.8%

美国

7.2%

马来西亚

4.6%

日本

2.9%

加拿大

1.6%

澳门

1.5%

英国

1.5%

德国

0.9%

韩国

0.9%

未知(原文如此)[26]

0.6%

澳大利亚

0.6%

荷兰

0.4%

法国

0.3%

其他地区

0.9%

2018年9月中文维基百科在各地访问量所占比例[27]

2018年9月中文维基百科在两岸四地访问量所占比例[27]

聚会[编辑]

2013大连寒假聚会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维基百科北京地区网友见面会,于2004年7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此后在上海、台北、香港都有维基人发起聚会。聚会的主题主要涉及中文维基百科的当时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发展的建议,因此讨论的焦点往往各有侧重。目前定期举办维基人聚会的城市有青岛、香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新竹等地。聚会之间的间隔周期从一周至一年不等。

中文维基年会邀请到陆恭蕙、单仲偕、信息技术界的莫乃光等香港人士与会

第一届中文维基年会在2006年8月26日至8月27日于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超过一百名维基人参与。是次年会是第一个单一语言百科社群的维基聚会。第二届中文维基年会于2009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在澳门旅游学院举行。[28]年会由澳门维基媒体协会主办,香港维基媒体协会协办。

批评及争议[编辑]

主条目:对维基百科的批评

百科规模[编辑]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许多批评将中文与其他发达国家语言相比较,认为中文维基百科的规模与中文人口不成比例。而许多重要的条目仍无人撰写,或内容不足而成为小作品和小小作品,相比其他语言维基百科仍有所不如。而在2008年8月中国大陆政府解除大部分封锁以来,条目增长速度仍旧非常缓慢,除了偶尔出现机器人的贡献短期快速增长外,长期平均每天新增不到200条。但自从2012年2月条目数突破四十万条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活跃用户明显增多。在高峰时间段,每天甚至会增加数千条新条目(主要依赖数据库创建短条目)。

虽然台湾、港澳以及海外华人至少超过五千万,但在中国大陆,大多数网友倾向于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以及知乎等问答式的网站发文及讨论。而从2015年5月19日下午开始,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无法被访问[29]。

被指对中国政府存在偏见[编辑]

由于中文维基百科大部分的编辑是来自台湾和香港[19],不少中国大陆的官员和学者指控中文维基百科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反华偏见。[30]中国大陆学者甘莅豪和翁彬婷在《社会科学》发表一篇名为《中国对外传播在维基百科平台中的机遇与挑战》的论文[31],他们认为,“由于受到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条目中存在大量对中国政府的偏见”。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写了一篇文章,指“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敦促维基百科中以客观真实的方式反映中国政府的声音和观点。[32]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33]

政治自我审查与政治编辑战[编辑]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06年11月30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其中一篇报导批评中文维基百科叙述另一种历史观。[34]报导内容提及中文维基百科对毛泽东等条目进行美化,只叙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观点。虽然事后证实这篇报导提及的内容存有严重错误,但部分中文媒体仍继续作出报导。中文维基人社群也曾进行澄清,[35]但自我审查等类似的批评未完全地消失。

2015年6月17日,中华民国总统参选人洪秀柱的阵营指控中文维基百科受到泛绿网军的控制,而泛绿阵营则反驳称不可能有此操作。[36]

2015年8月23日,《台湾苹果日报》报导称,名嘴欧崇敬宣布参选后,其维基百科页面遭不实抹黑编辑,与恶意删除个人资料150余次。欧本人亲自编辑修正错误资料,被以回退不过三原则,屏蔽其编辑权限,欧怀疑是绿营发动的网络攻击。[37][38]

2015年8月29日,国立台湾大学助理教授陈峙维在《台湾苹果日报》发表评论,认为条目许石会被提删是因为中文维基百科受到中国大陆的打压。[39]台湾维基媒体协会秘书长王则文表示这是对维基百科有所误解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不实指控。[40]

2018年4月,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各国国际航空公司在2018年7月25日前将台湾航站名称中的国家更改为“中国”。加拿大航空的航站选择遵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要求,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加拿大航空航点内的台湾航点国家一栏同样被人从“台湾”改成“中国台湾”。此一变更很快演变为编辑战。最终促使维基百科管理员保护该条目[41]。

2019年4月13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定在台中市举办2019年首届和平统一发展论坛。同日,中文维基百科卢秀燕条目被破坏,条目中卢秀燕的名字旁被加上“卖国贼”三字。[42]

2019年,受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影响,一些与运动相关的条目屡遭政见不同的用户修改对抗,引发连场编辑战,例如条目反修例运动[43][44][45]和香港黑警[46]。

2020年10月5日,大公报刊文,指责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太子站袭击事件存在大量失实描述,大公报记者甚至认为维基百科不配称为百科全书[47]。次日又发文指责条目陈彦霖死亡事件中存在“不少过时、失实和充满臆测的描述”[48]。

此外,台湾维基媒体协会(原中华民国维基媒体协会)理事以及香港维基人指控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评论员(俗称“五毛”)或小粉红[49]翻墙来到中文维基百科宣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观点[50],试图降低政治立场与他们不一致的媒体的可靠性,抵制与他们政治立场不同的台湾维基人当选管理员[51][52]。中国大陆的学者则认为由于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上很多条目对中国政府有偏见[30]。另外也有来自大陆的编辑反控港台维基人经常尝试改变“文章的平衡或语气”及偏向西方立场,来自中国大陆的前维基百科管理员闫恩铭说︰“你正在消除亲北京的声音,因此天平将向维基百科内部的反北京力量倾斜。”[53]

香港国安法与维基媒体基金会行动[编辑]

主条目:2021年维基媒体基金会针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行动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通过《港区国安法》并将其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后,7月11日香港自由新闻报道,中文维基用户 Walter Grassroot 在大陆维基编辑者的QQ群中呼吁线上举报所有香港用户组用户。[54]在维基媒体基金会尚未对港版国安法适用于维基用户发表相关声明前,中文维基百科香港用户组随即发出声明,称“目前已联系维基媒体基金会在维基百科总部的信任和安全团队。”作为相关用户对国安法提报威吓行为之回应[51]。

而关于国安法本身,维基媒体基金会于2020年7月曾发布声明;“...除非对在该法律之有效性进行彻底分析,并对相关律例、人权标准及维基社群成员的安全进行全面之评估。否则维基媒体基金会目前将不会向香港政府提供任何数据。”并称“我们只有在被认为是可信并迫在眉睫之事宜,且我们的数据能防范这些威胁于未然;抑或是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根据适当且可执行之法律,要求我们披露这些非公开的用户信息”[55]。

2021年9月14日北京时间0时许,维基媒体基金会永久禁制了包括Walter Grassroot在内的7名用户,[56]并取消另外12人的管理员权限[57]。涉事的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Wikimedians of Mainland China,WMC)随即发表名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公开信,批评维基媒体基金会[58][59]。

其他网络百科的侵权行为[编辑]

百度百科等网站抄袭了许多维基百科中的条目。其在著作权审查方面不完善,用户经常在不同网站上整篇文章连图片一起复制粘贴,都不会因为采用了侵权材料而被删除。尤其在新闻热点类条目中,百度百科中的内容常常与新闻报道中的完全一致,同时将一些只能有限度转载的图片一起照搬。[60][61]2011年,中文维基社群表示,即将向各传媒发放新闻稿及向百度发出侵权书面正式通知,明确表达他们对于百度百科涉嫌侵犯维基百科权益问题的态度;维基社群在未定稿的通知函中称,他们发现百度百科转载维基百科的文章,共有1600多篇。[60][62]但后来由于无定案共识且已造成未曾预料的影响而最终取消。[62]

条目造假争议[编辑]

主条目:2022年中文维基百科古罗斯历史系列条目伪造事件

2022年6月,一位名叫折毛的中文维基百科用户被发现虚构多个古罗斯史条目。最终该用户被永久封禁[63]。

影响[编辑]

2007年在台北举办的2007维基国际年会许多台湾学生表示,在写学校“研究报告”多会使用维基百科查询资料,因为台湾学生平时习惯Google等搜索引擎的查询模式,较为喜好查阅维基百科作为资料收集处。因此尽管大学校在校园网域齐备各种的专业数据库且完全免费,台湾学生却仍不习惯使用其他的专业数据库。[64]

参与2007年维基国际年会的学生表示,在其大学研究报告中引用了维基百科资料,但被指导教授认为“维基百科并无学术可信度”,而得到了极低的分数。[64]

注释[编辑]

^ 包括阿拉伯语、荷兰语、德语、世界语、法语、希伯来文、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

^ 中文维基百科最早的网址为 chinese.wikipedia.com、zh.wikipedia.com、zho.wikipedia.com、chi.wikipedia.com。

^ 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位用户是系统开发人员Brion VIBBER,而第一个参与者则是Mountain,同时也是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二位用户。

^ 中文维基百科开始于2002年10月24日,当时英语维基百科已有4万条条目,许多后来发起的不同语言维基百科计划的初期,也有许多条目是从英文维基的条目翻译过来。

^ 维基百科创办人吉米·威尔士创办维基百科时,目标之一是每个语言版本均收录十万以上的条目。英语维基百科2003年1月22日率先达成此目标,当时中文维基百科条目还不足一千。[来源请求]

参考文献[编辑]

^ Wikipedia founder defends decision to encrypt the site in China. The Verge. 2015-09-04 [202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 China has blocked Wikipedia again. PixelsTech.net. 2015-12-05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 Wikimedia Statistics - Chinese Wikipedia - Page views by country.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Wikipedia:Wikipedia的中文名

^ 《晚清巨人传·林则徐》,薛桂芬著,徐立亭编,哈尔滨出版社,编号ISBN 7-80557-894-X

^ 版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0-12-12 [2020-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6) (中文). 

^ 林宏达. 維基資料量比《大英百科》多七倍. 商业周刊. No. 960 (台湾). 2006-04-17 [200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5) (中文(台湾)). 

^ Page Edits Per Wikipedia Language. statswikimedia. [201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3). 

^ 9.0 9.1 Grace Tsoi. 中文版維基百科,呈现不同版本的中国. 纽约时报. 2013-10-30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 危机中的维基百科:网络乌托邦在水军围攻中挣扎. 新民周刊. [202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 

^ 我也来写百科全书—《中国电脑教育报》,2003年10月20日

^ 知识狂欢时代的自由百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周刊第173期,2004年2月15日

^ 维基网络百科,大家一起写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时晚报,2004年5月16日

^ GRACE TSOI. Wikipedia China Becomes Front Line for Views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纽约时报. 2013-10-27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1) (英语). 

^ 15.0 15.1 中文维基百科实时统计

^ zh.wikipedia.org 在中国的审查情况. vgreatfire.org. [2013-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 德国之声. 维基百科在华全面遭禁.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Thomas Fox-Brewster. Wikipedia Disturbed Over Fresh China Censorship. Forbes. 2015-05-22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 19.0 19.1 [stats:#/zh.wikipedia.org/contributing/active-editors-by-country/normal%7Ctable%7Clast-month%7C(activity-level)~5..99-edits%7Cmonthly Chinese Wikipedia, Active editors by country] 存档副本.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Wikimedia Statistics

^ table|last-month|(access)~desktop*mobile-app*mobile-web|monthly|Chinese Wikipedia, Page views by country 存档副本.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Wikimedia Statistics

^ table|last-month|(activity-level)~5..99-edits|monthly|Chinese Wikipedia, Active editors by country 存档副本.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Wikimedia Statistics

^ Chinese Wikipedia at a glance [中文维基百科纵览]. [201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0). 

^ 维基百科数据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链接]

^ 何吉数. 牆外百科牆裡人:中國大陸的維基編輯們. 端传媒. 2019-12-13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存在利益冲突]

^ Wikimedia Traffic Analysis Report - Page Views Per Wikipedia Language - Breakdown. stats.wikimedia.org.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26.0 26.1 Wikimedia Statistics - Chinese Wikipedia - Active editors by country. stats.wikimedia.org.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27.0 27.1 WiViVi - Wikipedia Views Visualized. stats.wikimedia.org.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5). 

^ 第二屆中文維基年會昨舉行 不到一成網民編撰維基百科主動不足. 澳门日报: A2. 2009年12月27日. [永久失效链接]

^ Solidot - 中文维基百科被屏蔽. [2015-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 30.0 30.1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 BBC.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存在利益冲突]

^ 甘莅豪; 翁彬婷. 中国对外传播在维基百科平台中的机遇与挑战. 社会科学. ISSN 0257-5833. doi:10.13644/j.cnki.cn31-1112.2019.06.001. 

^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 BBC News 中文. [202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中文(简体)).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写。这篇文章辩称:“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文章也敦促“在词条中反映我们的声音和观点,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国道路和中国思想对其他国家和历史影响”的重要性。 

^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 BBC News 中文. [202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中文(简体)).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Lokman Tsui)告诉BBC Click节目:“讲中国故事"这个概念在过去两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他们认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 

^ Chinese-language Wikipedia presents different view of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国际先驱论坛报》,2006年11月30日

^ 大家都誤解了維基百科. 《台湾苹果日报》. 200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9). [来源可靠?]

^ 維基「洪秀柱」遭修改 藍營:維基百科長期被民進黨把持. 三立新闻网. 2015-06-17 [2015-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30). 

^ 名嘴歐崇敬參選被改維基 懷疑是對手所為 提告立委李俊俋、競選總部主委涂醒哲. 快点TV. 2015-08-23 [2015-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4). 

^ 名嘴歐崇敬參選被改維基 他告對手. 苹果即时. 2015-08-23 [2015-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被中國管理員綁架的「維基百科」. 苹果日报. 2015-08-29 [2015-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1). 

^ 維基百科上的兩岸情仇. 苹果日报. 2015-08-31 [2015-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4). 

^ 中國愛國網民占領維基 台灣又被改名. 新新闻.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来源可靠?]

^ 卢秀燕维基百科被改“卖国贼”市府保留法律追诉权. 联合新闻网. 2019-04-13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 兩岸角力 維基百科編輯成為另類戰場. 中央广播电台. 2019-10-07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 維基百科成網民第二戰場 「反逃犯運動」內容一日遭 65 次修改. Unwire.hk. 2019-10-08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 China and Taiwan clash over Wikipedia edits. BBC. 2019-10-05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英语). [存在利益冲突]

^ 良心編輯抗五毛  「香港黑警」狂刪文 粵語版留真相. 苹果日报.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来源可靠?]

^ 維基百科散播恐謊. 大公报.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来源可靠?]

^ 维基百科 死无对证. 大公网. [20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来源可靠?]

^ 【Back Up 香港.1】維基百科編輯戰. 立场新闻.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6). 

^ 陈瑞霖. 別讓中國愛國五毛的手伸進維基,台灣維基社群呼籲正視問題與開發偵測不當編輯. 科技新报.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存在利益冲突]

^ 51.0 51.1 Cheng, Selina. Wikipedia wars: How Hongkongers and mainland Chinese are battling to set the narrative.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2021-07-11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英国英语). 

^ 【資訊戰】中文維基百科成中港戰場 中國編輯稱向國安舉報香港編輯. 自由亚洲电台. 2021-07-12 [2021-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維基百科中文版上演「編輯之戰」 中立原則受挑戰. BBC News 中文. 2021-10-30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0) (中文(繁体)). 

^ 【资讯战】中文维基百科成中港战场 中国编辑称向国安举报香港编辑. Radio Free Asia.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4) (中文). 

^ New Chinese national security law in Hong Kong could limit the privacy of Wikipedia users. Wikimedia Foundation. 2020-07-15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美国英语). 

^ 基金會行動/2021年9月聲明 - Meta. meta.wikimedia.org.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英语). 

^ Exclusive: Wikipedia bans 7 mainland Chinese power users over 'infilt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unprecedented clampdown.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2021-09-14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 维基封锁7名中国大陆用户 指为保障用户安全. 美国之音.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 維基百科禁 7 內地用戶 指有滲透起底風險 內地群組:準備鬥爭. 立场新闻 Stand News.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5). 

^ 60.0 60.1 萧萧. 与维基百科站在一起. 快科技. 2011-04-25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6). 

^ 腾讯科技. 百度百科又陷抄袭风波 互动网称连错误都一样. 腾讯科技. 2007-08-13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今年8月初,百度百科遭遇到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的侵权指责。吉米表示,百度将维基百科内容列为自己的著作权内容,这种行为构成了侵权。百度随后回应称,维基百科的指责属无稽之谈,百度百科权利声明中明确表示知识条目的著作权属于原作者,并非百度自身。如今,国内的互动维客对百度百科的侵权指责,再度引起行业对百科知识产权的关注。 

^ 62.0 62.1 [05:00]中文维基百科拟正式声讨百度百科侵权(百度回应). CnBeta.COM. 2011-04-24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 維基百科遇公信力危機. [2022-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 64.0 64.1 陈征蔚. 維基百科「致命的吸引力」. 联合在线公司. 2007-08-06 [2010-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30) (中文(台湾)). 

外部链接[编辑]

元维基有相关信息:Chinese Wikipedia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中文维基百科

官方网站 (移动端)

中文维基百科的统计图表

汉字文化圈主题

维基百科主题

查论编维基百科列表超过五百万篇条目

英文

宿务文

超过二百万篇条目

德文

瑞典文

法文

荷兰文

超过一百万篇条目

俄文

西班牙文

意大利文

埃及阿拉伯文

波兰文

中文

日文

越南文

瓦瑞文

阿拉伯文

乌克兰文

葡萄牙文

超过五十万篇条目

波斯文

加泰罗尼亚文

塞尔维亚文

印尼文

书面挪威文

韩文

芬兰文

匈牙利文

捷克文

超过二十万篇条目

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文

闽南文

罗马尼亚文

土耳其文

巴斯克文

车臣文

马来文

世界文

希伯来文

亚美尼亚文

保加利亚文

塔塔尔文

丹麦文

南阿塞拜疆文

斯洛伐克文

哈萨克斯坦文

米南佳保文

爱沙尼亚文

克罗地亚文

白俄罗斯文

立陶宛文

希腊文

简单英文

超过十万篇条目

阿塞拜疆文

加利西亚文

斯洛文尼亚文

乌尔都文

新挪威文

格鲁吉亚文

印地文

乌兹别克斯坦文

泰文

拉丁文

泰米尔文

威尔士文

沃拉普克文

马其顿文

阿斯图里亚文

粤文

拉脱维亚文

孟加拉文

塔吉克斯坦文

缅甸文

南非文

超过五万篇条目

马达加斯加文(粤语:馬拉加什文維基百科)

奥克文

波斯尼亚文

阿尔巴尼亚文

低地德文

吉尔吉斯斯坦文

旧白俄罗斯文

马拉亚姆文

尼瓦尔文

马拉地文

泰卢固文

布列塔尼文

威尼斯文(英语:Venetian Wikipedia)

皮德蒙文

爪哇文

海地文

西旁遮普文

斯瓦希里文

巽他文

卢森堡文

巴什基尔文(英语:Bashkir Wikipedia)

爱尔兰文

西利西亚文

冰岛文

库尔德文

伦巴第文

超过二万篇条目

塔加洛文

西弗里斯兰文(英语:West Frisian Wikipedia)

楚瓦什文

吴文

阿拉贡文

旁遮普文

尼泊尔文(英语:Nepali Wikipedia)

约鲁巴文(英语:Yoruba Wikipedia)

巴伐利亚文(英语:Bavarian Wikipedia)

中库尔德文(英语:Sorani Kurdish Wikipedia)

扎扎其文(英语:Zazaki Wikipedia)

伊多文

古吉拉特文(粤语:古加拉特文維基百科)

阿勒曼尼文

康纳达文

低地苏格兰文

西西里文

比什努普里亚-曼尼普尔文

奇楚瓦文(粤语:奇楚華文維基百科)

国际文(文言文:國際語維基大典)

蒙古文

超过一万篇条目

萨莫吉提亚文(英语:Samogitian Wikipedia)

奥里亚文

纳瓦荷文(法语:Wikipédia en navajo)

僧伽罗文(法语:Wikipédia en cingalais)

闽东文

伊洛卡诺文(法语:Wikipédia en ilocano)

苏格兰盖尔文

阿姆哈拉文

意第绪文(英语:Yiddish Wikipedia)

那不勒斯文

布吉文(英语:Buginese Wikipedia)

瓦隆文

明格列尔文(英语:Mingrelian Wikipedia)

信德文(英语:Sindhi Wikipedia)

上索布文(法语:Wikipédia en haut-sorabe)

迈蒂利文(英语:Maithili Wikipedia)

班尤马山文(英语:Banyumasan Wikipedia)

法罗文(英语:Faroese Wikipedia)

马赞德兰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zandarani)

林堡文(粤语:林堡文維基百科)

萨哈文(英语:Sakha Wikipedia)

艾米利亚-罗马涅文(法语:Wikipédia en émilien-romagnol)

奥塞梯文(英语:Ossetian Wikipedia)

普什图文

梵文(英语:Sanskrit Wikipedia)

北弗里斯兰文(法语:Wikipédia en frison septentrional)

中比科尔文(英语:Central Bicolano Wikipedia)

哥伦打洛文(哥伦打洛文:Wikipedia bahasa Hulontalo)

文言文

亚齐文(法语:Wikipédia en aceh)

山地马里文(英语:Hill Mari Wikipedia)

草原马里文(英语:Meadow Mari Wikipedia)

斐济印地文(法语:Wikipédia en hindi des Fidji)

豪萨文(英语:Hausa Wikipedia)

克里米亚鞑靼文

巴厘文(印度尼西亚语:Wikipedia bahasa Bali)

掸文(英语:Shan Wikipedia)

科塔瓦文(法语:Wikipédia en kotava)

利古里亚文(法语:Wikipédia en ligure)

祖鲁文

拉迪恩文(英语:Ladin Wikipedia)

曼尼普尔文

超过五千篇条目

阿萨姆文(英语:Assamese Wikipedia)

客家文

塔伦蒂诺文(法语:Wikipédia en tarentin)

邦板牙文(英语:Kapampangan Wikipedia)

西亚美尼亚文(英语:Western Armenian Wikipedia)

高棉文

北塞索托文(法语:Wikipédia en sotho du NordNorthern Sotho)

卢森尼亚文(法语:Wikipédia en rusyn)

北萨米文(英语:Northern Sami Wikipedia)

比哈尔文(英语:Bhojpuri Wikipedia)

西佛拉蒙文(法语:Wikipédia en flamand occidental)

毛利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ori)

荷兰低地德文(英语:Dutch Low Saxon Wikipedia)

纳瓦特尔文(法语:Wikipédia en nahuatl)

萨丁尼亚文(法语:Wikipédia en sarde)

维普斯文(法语:Wikipédia en vepse)

赣文

厄尔兹亚文(英语:Erzyan Wikipedia)

阿布哈兹文(英语:Abkhazian Wikipedia)

吉拉基文(英语:Gilaki Wikipedia)

藏文

绍纳文(法语:Wikipédia en shona)

科西嘉文(英语:Corsican Wikipedia)

索马里文(法语:Wikipédia en somali)

土库曼斯坦文(法语:Wikipédia en turkmène)

沃罗文(法语:Wikipédia en võro)

卡舒比文(法语:Wikipédia en cachoube)

科米文(英语:Komi Wikipedia)

西方国际文(法语:Wikipédia en interlingue)

马恩岛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nnois)

弗兰克-普罗旺斯文(法语:Wikipédia en francoprovençal)

皮卡第文(法语:Wikipédia en picard)

艾马拉文(法语:Wikipédia en aymara)

乌德穆尔特文(英语:Udmurt Wikipedia)

维吾尔文

康瓦尔文(英语:Cornish Wikipedia)

超过二千篇条目

泽兰文(法语:Wikipédia en zélandais)

卡拜尔文(英语:Kabyle Wikipedia)

诺曼文(法语:Wikipédia en normand)

列兹金文(法语:Wikipédia en lezghien)

萨特弗里斯兰文(法语:Wikipédia en frison oriental)

夏威夷文(法语:Wikipédia en hawaïen)

新通用文(法语:Wikipédia en lingua franca nova)

米兰达文(法语:Wikipédia en mirandais)

瓜拉尼文(英语:Guarani Wikipedia)

班查文

孔卡尼文(英语:Konkani Wikipedia)

罗曼什文(法语:Wikipédia en romanche)

老挝文(法语:Wikipédia en lao)

犹太西班牙文(英语:Judaeo-Spanish Wikipedia)

迪维希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ldivien)

马尔济斯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ltais)

科米-彼尔米亚克文(法语:Wikipédia en komi-permiak)

佛里乌利文(英语:Friulian Wikipedia)

利维-卡累利阿文(英语:Livvi-Karelian Wikipedia)

低地索布文(法语:Wikipédia en bas-sorabe)

都特利文(英语:Doteli Wikipedia)

古英文(法语:Wikipédia en vieil anglais)

埃斯特雷马杜拉文(英语:Extremaduran Wikipedia)

查瓦卡诺文(英语:Chavacano Wikipedia)

林格拉文(法语:Wikipédia en lingala)

桑塔利文(英语:Santali Wikipedia)

利普里安文(英语:Ripuarian Wikipedia)

加告兹文(法语:Wikipédia en gagaouze)

普法尔茨德文(法语:Wikipédia en palatin)

巴利文(英语:Pali Wikipedia)

邦阿西楠文(英语:Pangasinan Wikipedia)

阿瓦尔文(法语:Wikipédia en avar)

祖鲁文(英语:Zulu Wikipedia)

阿瓦德文

布里亚特文(法语:Wikipédia en bouriate)

图瓦文(英语:Tuvan Wikipedia)

卡尔梅克文(法语:Wikipédia en kalmouk)

卡拉恰伊-巴尔卡尔文(英语:Karachay-Balkar Wikipedia)

摩洛哥阿拉伯文(法语:Wikipédia en arabe marocain)

伊博文(法语:Wikipédia en igbo)

泰雅文

帕皮阿门托文(法语:Wikipédia en papiamento)

撒奇莱雅文

壮文

超过一千篇条目

卡拉卡尔帕克文(英语:Karakalpak Wikipedia)

宾夕法尼亚德文(法语:Wikipédia en pennsilfaanisch)

卢旺达文(法语:Wikipédia en kinyarwanda)

汤加文(法语:Wikipédia en tongien)

亚兰文(法语:Wikipédia en araméen)

诺维亚文(法语:Wikipédia en novial)

牙买加方言(西班牙语:Wikipedia en criollo jamaicano)

巴布亚皮钦文(法语:Wikipédia en tok pisin)

卡比耶文

卡巴尔达文(法语:Wikipédia en kabarde)

瑙鲁文(瑙鲁语:Wikipediya Naoero)

德顿文(法语:Wikipédia en tétoum)

沃洛夫文(英语:Wolof Wikipedia)

印古什文(印古什文:ГIалгIай Википеди)

图陆文(英语:Tulu Wikipedia)

基库尤文(巴斯克语:Kikuiuerazko Wikipedia)

阿寒文(法语:Wikipédia en akan)

逻辑文(法语:Wikipédia en lojban)

阿提卡米克文(爱沙尼亚语:Atikamekikeelne Vikipeedia)

阿罗马尼亚文

比斯拉马文(巴斯克语:Bislamerazko Wikipedia)

拉克文(法语:Wikipédia en lak)

卢干达文(巴斯克语:Luganderazko Wikipedia)

刚果文(法语:Wikipédia en kikongo)

塔希提文(法语:Wikipédia en tahitien)

莫克沙文(法语:Wikipédia en moksa)

斐济文(巴斯克语:Fijierazko Wikipedia)

苏里南文(法语:Wikipédia en sranan)

科萨文(英语:Xhosa Wikipedia)

圭亚那克里奥尔文(法语:Wikipédia en créole guyanais)

伊纳里萨米文(伊纳里萨米文:Anarâškielâlâš Wikipedia)

沙拉基文(英语:Saraiki Wikipedia)

奥罗默文(法语:Wikipédia en oromo)

契维文

孟文

西非书面文字

施卢赫文

赛德克文

萨摩亚文

切罗基文

拉特加莱文

南阿尔泰文

尼亚斯文

达戈姆巴文

教会斯拉夫文

查论编汉语族维基百科中文 | 闽东语 | 闽南语 | 粤文 | 日语 | 韩语 | 壮语 | 吴语 | 文言文 | 客家语 | 赣语

查论编汉语在线百科全书运营中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华百科全书

PTT乡民百科

网络生命大百科

香港网络大典

萌娘百科

MBA智库百科

抖音百科(原名互动百科、头条百科、快懂百科、识典百科)

百度百科

中文维基百科

中文百科在线

360百科(原名好搜百科)

搜狗百科(原名搜搜百科)

国搜百科

A+医学百科

汉典(原名龙维基)

灰机wiki

Komica Wiki

求闻百科

停止运营

着迷网

维客中国

维库

网络天书

AcFun WIKI

台湾大百科全书

大英百科全书繁体中文版

Knol

搜狗科学百科

小鸡词典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文维基百科&oldid=81857683”

分类:​中文维基媒体工程汉语维基百科隐藏分类:​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CS1英语来源 (en)自2019年2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条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链接自2017年11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CS1英国英语来源 (en-gb)CS1美国英语来源 (en-us)自2020年12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自2021年1月引用不当的条目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有声条目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条目含有明确引用中文的条目准确性有争议的作品可能带有原创研究的条目使用小型讯息框的页面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使用了维基数据上的匹配项维基百科和维基数据上的官方网站不同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 12:04。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内税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首页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首页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建立目的

开关建立目的子章节

1.1网站结构

1.2瀏覽器主頁

2其它

3参见

4参考资料

5外部链接

开关目录

首页

41种语言

العربيةAzərbaycancaবাংলাCatalàکوردیČeštinaDanskDeutsch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فارسیSuomiFrançaisעבריתInterlinguaBahasa 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한국어КыргызчаLatviešuമലയാളംनेपालीNederlandsNorsk bokmålPolskiPortuguês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Српски / 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Türkç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Vèneto粵語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条目是对“首页”的解释,若想前往維基百科首頁,請到Wikipedia:首页。

  提示:此条目页的主题不是主界面。

英語维基百科的首页

首页或主页(英語:home page或homepage)是计算机术语,各网站的主要网页——一般是指访问一个应用程序启动时始终显示在网站或网页浏览器中的一个或多个初始网页等画面存在的站点,在这种解释里亦稱起始页(英語:start page)。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主页被视为互联网网站的一个名称,专指网站本身。

首页通常提供位于页面层次结构底部的关于网站所有者和内容的信息,可能被分成不同的部分。首页大部分都位于页面层次结构的顶部(第一页),可能按节排列。多语制网站通常为多种可用语言提供一个主页或是一个网站提供多个可用语言的超链接列表。

跨国公司的主页有时包含到其子公司简单的地方超链接列表。还可以在地方超链接找到每个可用语言的超链接列表,并且可以自动检测访问者的语言,而通常在主页本身也中可以找到语言超链接(多语制)。

在内容可能会令人震惊的首页里,通常会出现警告和邀请该访问网站,要么进入,要么离开。在以广告为导向的首页和一些较小的首页上,有时会有一个分散注意力的介绍动画。为了节省时间,它通常是可以绕过、跳过的。最后,在所有主要网站上,页面入口也是页面招待处。

通常,网站上的每个页面都有一个到主页的超链接,无论页面在哪里,都可以很容易地返回。根据三次连点规则,访问者必须能够通过主页上最多三个超链接访问网站的任何页面。

建立目的[编辑]

首页一般是用户通过网址访问一个网站时所看到的首个页面,用于吸引访问者的注意,該網站的重點訴求呈現,通常也起到登陆页(英语:landing page)的作用。[1][2]为使用户能访问网站的其他页面,首页会提供网站的重要页面及新文章的链接,并且常常有一个搜索框。[2][3]例如,新闻网站可能会有一个用于反映最新最热的新闻的动态首页,它呈现热门新闻的提要和第一段,并提供通往全文的链接。[4]

尽管大多数网站只有唯一的首页,但其实一个网站可以有多个首页。[5]例如,维基百科的首页除wikipedia.org、www.wikipedia.org之外,还有en.wikipedia.org和zh.wikipedia.org等。

网站结构[编辑]

虽然有的网站只有单独的一个页面,但绝大多数网页包含首页与内容页。[6]首页的URL地址通常类似于http://www.example.com/index.html或http://www.example.com/default.html。其中,www 为网站的三级域名、example 为网站的二级域名、com为网站的顶级域名。[7]但如果用户省略了其中的 index.html 或default.html,服务器还是会将他们带入相应网页,[7]比如http://www.example.com/和http://example.com/index.html就都通往example.com的首页。这是因为index.html(英语:Webserver directory index)被保持在服务器目录的最高级别。

如果一个网站的index.html没有被创建,在其安全设置允许的情况下,许多网页服务器会默认地展示一个由网站目录定位的文件列表,[8]通常包含着到各个文件的超链接和简单的文件共享功能,但不会有单独的索引文件。也就不会产生更好的网页效果。

瀏覽器主頁[编辑]

首页有时也指用户打开网页浏览器后所进入的第一个网页,即起始页。起始页既可以是网站,也可以是各种功能页面——例如,它可以展示用户经常去的网站的缩略图。多数网页可被设为起始页,某些网站,例如 Msn.com、My Yahoo!(英语:My Yahoo!)、hao123和iGoogle(现已终止服务)等的设计就是为了被设置为初始页,[9]通过它们,可以发Webmail、看天气预报等。

其它[编辑]

个人主页也常被称作首页,尽管它们可能包含很多页面。[10]

在德语中,“首页”常作为“网站”的同义词。[11]

在浏览器环境外,首页一词也常被使用,比如,它常指移动设备如手机的主界面。

参见[编辑]

互联网主题

联系方式页面(英语:Contact page)

链接页

网站地图

参考资料[编辑]

^ Dave Chaffey. Home Page as Landing Page examples. smartinsights.com. [2014-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2). 

^ 2.0 2.1 Campbell, Jennifer. Web Design: Introductory. Cengage Learning. 2014: 76 [2016-03-26]. ISBN 978-1-305-1762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Jakob Nielsen. Top 10 Guidelines for Homepage Usability. nngroup.com. 2002-05-12 [2014-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4-03). 

^ Kalbach, James. Designing Web Navigation. O'Reilly Media. 2007: 106 [2016-03-26]. ISBN 978-0-596-55378-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6-26). 

^

Schwerdtfeger, Patrick. Webify Your Business, Internet Marketing Secrets for the Self-Employed. Lulu. 2009: 151. ISBN 978-0-557-04901-1. 

^ Campbell, Jennifer. Web Design: Introductory. Cengage Learning. 2014: 94 [2016-03-26]. ISBN 978-1-305-17627-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7.0 7.1 Boyce, Jim. Windows 7 Bible. John Wiley & Sons. 2011: 318 [2016-03-26]. ISBN 978-1-118-08127-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5). 

^ How do I enable directory listings for a folder on my Web site?. tigertech.net. [2014-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27). 

^ Jack Schofield. iGoogle: what are the best alternatives?. The Guardian. 2013-11-07 [2014-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15). 

^ Crowder, Phillip; Crowder, David A. Creating Web Sites Bible. John Wiley & Sons. 2008: 16 [2016-03-26]. ISBN 978-0-470-37259-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3-04). 

^ Dudenredaktion (o. J.). „Homepage“ auf Duden online. Dudenverlag. [2017-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5-24) (德语). 

外部链接[编辑]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首页

互联网名称与数字地址分配机构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万维网联盟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国际互联网协会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规范控制

AAT: 300266277

GND: 4410655-5

NDL: 00865039

NKC: ph290652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首页&oldid=80680066”

分类:​信息技术网页设计全球資訊網隐藏分类:​CS1德语来源 (de)包含自我提及的条目含有英語的條目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被定义为页面名称包含AAT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GND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DL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包含NKC标识符的维基百科条目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1月27日 (星期六) 06:12。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中文维基百科 - Wikiwand

百科 - Wikiwand引言中文维基百科概况中文名的来源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历史创立及初期状况媒体关注成长中国大陆的屏蔽维基人社群参与者参与者地区分布浏览来源地区分布编辑来源地区分布聚会批评及争议百科规模被指对中国政府存在偏见政治自我审查与政治编辑战香港国安法与维基媒体基金会行动其他网络百科的侵权行为条目造假争议影响注释参考文献外部链接中文维基百科維基百科的中文版 / 维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中文维基百科是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开放式协同合作计划的中文版本,使用中文横式书写,为维基媒体计划中维基百科的一个语言分支。

本条目存在以下问题,请协助改善本条目或在讨论页针对议题发表看法。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2月18日)

此条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实。 (2021年1月24日)

Quick Facts 网站类型, 语言 ...中文维基百科繁简两种字体的网站标志截图

网站主页截图(简体中文版,旧版vector皮肤)网站类型网络百科全书语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支持繁简转换)持有者维基媒体基金会创始人吉米·威尔士拉里·桑格多位中文维基人协助创立中文版本网址zh.wikipedia.org 商业性质否注册可选(未注册用户也可编辑)用户3,482,566名(其中59名为管理员)推出时间2002年10月24日,​21年前​(2002-10-24)现状活跃内容许可

文字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

大多数内容也同时双向对应GNU自由文件许可协议的内容

多媒体部分则依照不同性质而采用各种授权协议

Close

Quick Facts本条目的朗读版本(信息/下载)

有声维基百科

此音频文件是根据条目“中文维基百科”2011年2月16日的修订版本录制的,以中文朗读,不会反映对该条目的后续编辑。(媒体帮助)

更多有声条目

Close

中文维基百科成立于2002年10月24日,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维持运作。截至2024年3月10日,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408,709篇条目,3,482,566名用户,63名管理员。自2015年起,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再次遭到防火长城封锁[1][2]。即使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被封锁,但它的活跃度仍然可以在维基百科所有语种中排名前十,截至2021年8月,中文维基百科的活跃维基人数量在维基百科所有语种中排名第8,该站的维基人主要来自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其他地区的华人华侨、中国大陆地区少数人使用“翻墙”工具突破防火长城封锁共同维护中文维基百科。

中文维基百科的访问量主要来自香港和台湾。[3]

概况

主条目:维基百科

中文名的来源

Quick Facts 繁体字, 简化字 ...中文维基百科繁体字 中文維基百科 简化字 中文维基百科 标音官话(现代标准汉语)- 汉语拼音 Zhōngwén Wéijī bǎikē - 通用拼音 Jhongwún Wéiji bǎike - 威妥玛拼音 Chung1-wen2 Wei2-chi1 pai3-k'e1 - 国际音标[tʂʊ́ŋwə̌n wěɪtɕí pǎɪkʰɤ́]- 国语罗马字 Jongwen Weiji baeke - 注音符号ㄓㄨㄥ ㄨㄣˊ ㄨㄟˊ ㄐㄧ ㄅㄞˇ ㄎㄜ闽语- 白话字 Tiong-bûn Uî-ki pah-kho - 台语罗马字拼音 Tiong-bûn Uî-ki pah-kho 吴语- 拉丁化 Tson1ven2vi4ci1pah2khu1 粤语- 粤拼 Zung1man4 Wai4gei1 baak3fo1 客语- 客语白话字 Chûng-vùn Ngùi-kî Pak-khô Close

在Ubuntu的Firefox浏览中文维基百科主页

英语中的“Wikipedia”是“wiki”(一种可供多人协同写作的网络技术)和“encyclopedia”(百科全书)结合而成的混成词,网站初期时仅以“中文Wikipedia”为名,直到2003年10月21日,“Wikipedia”的中文名,经过13人讨论及投票后,确定为“维基百科”,“维基”两字除了音译类似于“wiki”,另外“维”字意为系物的大绳,也作“网”解释,引申为互联网;“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筑物的底部,“维基百科”合起来可引申为互联网中装载全人类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4]。

中文维基百科的副标题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清朝政治家林则徐于1839年为广州越华书院所创作之对联的上联,而下联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5]“海纳百川”语出《管子·形势解》,意指海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不分你我地容纳了数以百计的河流;“有容乃大”则语出《尚书·君陈》。两句勉励待人接物应仿效海洋,以宽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人事地物,这同时也契合了维基百科自由开放的宗旨。[来源请求]

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

中文维基百科正如维基百科本身,有三个特点,使中文维基百科与传统的中文百科全书有所区别:[来源请求]

中文维基百科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字典、词典、论坛或任何其他性质的网站。

计划本身是一个wiki,允许大众广泛参与。中文维基百科是第一项使用wiki系统编撰百科全书的中文协作计划。[6]

中文维基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可疑]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维基百科的文字以CC BY-SA 4.0许可协议提供。

和其它版本的维基百科一样,中文维基百科也是民主制、精英制、特权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普通的网友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而维基管理员则因特殊、适当的理由而解除部分限制,例如修改主页、删除不适当的条目或封禁用户。[7]

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

中文维基百科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汉族或华人的共同文字,是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的唯一官方文字或官方文字之一。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者来自于世界各地的汉语用户,根据2006年9月初维基百科对各语版本的编辑者来源的统计结果,香港的编辑者占28.6%、台湾占25.9%,而美国和荷兰则分别占13.7%及8.2%。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编辑数量的统计,台湾占36.9%、香港26.3%、中国大陆20.9%,美国、加拿大及澳大利亚分别占5.6%、1.7%及1.6%。[8]

中文维基百科由来自各地、拥有不同背景、不同的政治立场与社会观念及地域的汉语用户共同参与,其文章内容是全球汉语用户相互协调折衷后的结果。中文维基百科成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编辑们的战场,上演激烈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交锋。[9]

历史

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个标志,于2002年11月中启用,并于2004年10月底停用,共使用了1年11个月,与当时的英文维基百科之标志相同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时的照片,当中有几位维基人在今天依然活跃

中文维基百科首页的早期版本

中文维基百科经常在重要的节日变更为相应的标志Logo与寄语,图为2005年春节时期中文维基百科的限时Logo

早期采用UseModWiki的中文维基百科,当时Wikipedia被翻译为维奇百科

创立及初期状况

2001年5月,中文维基百科计划与其他12种主要语言维基百科计划[注 1]同时成立,但当时维基百科网站不支持中文输入。同时期,与中文版有相同困扰的日语维基百科,权宜地使用罗马字母来撰写日语条目,中文维基百科在当时则只拥有少许的测试文字。[注 2]

2002年10月24日,Ghyll(现在的Mountain,真名苑明理[10])成功地借由工具软件辅助,撰写了实质中文内容的文章-“首页”,中文维基百科至此才算是真正开始运作,而Mountain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第一位参与用户。[注 3]10月27日,中文维基百科移动到新服务器,软件升级到Phase III,新版软件解决了中文输入的问题,域名同时改为zh.wikipedia.org。中文维基百科网站界面的中文化工作告一段落后,11月1日,Mountain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条似条目页面“计算机科学”,但仅为测试编辑,未输入实质条目内容。2002年11月17日,Mountain翻译了英文维基百科条目Computer Science,输入实质条目内容,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实质意义上的第一条条目“计算机科学”。中文维基百科早期,大部分长条目都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原创的则以短条目居多。[注 4]

2002年至2003年,中文维基百科持续实现本地化与正(繁)简体自动转换。2004年12月23日,随着MediaWiki 1.4版的发布,中文维基百科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9]

媒体关注

2003年10月20日,《中国电脑教育报》发表文章[11]介绍维基百科,这是中文媒体第一次正式报导维基百科。翌年2月15日,《新周刊》在第173期发表与维基百科有关的报导,[12]随后几周,许多媒体跟进报导,为中文维基百科带来了大量的中国大陆维基人。2004年3至5月,维基人成倍增加,总条目数很快从6,000篇突破10,000篇。

2004年5月16日,《中时晚报》刊出《维基网络百科,大家一起写》,[13]是台湾主流媒体首次报导维基百科,随后于6月28日,《联合报》跟进报导《Wiki百科网书,你也可写一笔》,为维基百科带来大量的台湾维基人,时值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遭到屏蔽,台湾相关条目的编写量大量增加,主页也加入了台湾的热门新闻。

香港媒体对中文维基百科的关注较迟,是香港维基人发展起步较迟的主因之一。2006年2月20日,《明报》于副刊发表《生活百科:Wiki世界 自由开放》,这是香港媒体第一次正式报导维基百科。3月29日至3月30日,《头条日报》于新闻故事连载发表《网友齐编“自由”百科全书 港八月办首届中文维基联会》(按:应是中文维基年会),这是香港媒体第一次深入介绍中文维基百科。同年5月,《环球时报》报道维基百科,很多中国大陆青年以此得知并加入维基百科。[来源请求]

2013年10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有关中文维基百科的报道,介绍中文维基百科在大中华地区的发展状况,同时采访了一些参与其中的活跃用户。[14]

成长

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增长图,2012至2013年因使用机器人而使条目数大幅增加

中文维基百科于2002年10月刚开始时,英文维基百科已有超过40,000条目,成为起步较迟的主要语言版本。2004年2月24日,中文维基百科突破5,000条目,但是其中有些文章包括正(繁)简两个版本;注册用户数也同时突破3,000人。2月27日,用户Ktsquare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维基百科短短3天内突破6,000条目。5月14日,中文维基百科总条目数终于破万。随着更多维基人加入,条目数量增长速度也稳步上升。到了2006年11月12日,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突破10万,成为第12个超10万条目的维基百科语言版本。[来源请求][注 5]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已有1,408,709条目,但该数量并不包括对话页、没有内部链接的条目、重定向页以及其他命名空间的页面,如果加上这些页面,截至2024年3月,总共有超过765万页,并有超过8154万次编辑。共有3,482,566名注册用户曾参与编辑,当中编辑过千的维基人共有1,154人以上,而他们的贡献占了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总次数的约73.6%。中文维基百科拥有61名管理员及7名行政员,负责站内日常维护工作。[15]

中国大陆的屏蔽

中国大陆封锁维基百科时间表及百度百科发起日的比较

主条目: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有权依照自己制定的法律审查互联网内容,对一些有争议或违反中国大陆国家法律、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和涉及色情的网页内容采取限制或屏蔽措施。维基百科网站对一般民众是容易接触获得的,但在维基百科计划成长的记录上,从2004年到2008年,在中国大陆遭遇过六次大规模封锁,其中不完全封锁一次。以上封锁皆无预警、无预先告知,且中国相关机构没有给予维基百科封锁的原因与理由。[来源请求]

2008年7月31日,对维基百科的全面封锁解除,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直到2015年5月中旬,维基百科都可正常访问,中国大陆民众也可以自由访问、编辑维基百科。随后再次全面封锁。在此之前使用HTTPS模式以及移动端APP可以浏览任意条目,但使用HTTPS连接有可能会被GFW干扰,如2013年5月底至2013年12月19日期间维基百科的HTTPS连接曾被全面屏蔽,后被解封,但移动版主页仍被屏蔽。[16]

2019年4月22日,包括中文在内的所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都无法在中国大陆正常访问。[17]对维基百科的屏蔽除影响中国大陆用户查阅维基百科外,客观上也影响了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导致了使用人数减少、条目增长缓慢以及来源地贡献者比例不均衡等问题。[18]

维基人社群

中文维基百科浏览量年度统计(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

More information 注册用户数, 条目总数 ...

中文维基百科统计

注册用户数

条目总数

文件总数

管理员数目

3,482,566

1,408,709

66,452

63

Close

参与者

中文维基百科的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根据维基媒体统计,截至2021年1月,中文维基百科的大部分编辑来自台湾和香港。[19][20]其他的则来自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等华侨华人较多的地域,也有一些来自中国大陆的,但人数比台湾和香港的少得多。[21]

截至2024年3月,中文维基百科有超过100万注册用户,[15]2012年12月,活跃用户(注册且月编辑数超过五次者)2173位。[22]活跃维基人的贡献占整个中文维基百科的大多数。编辑过千的维基人约1082人,而他们的贡献约占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总次数的70.9%,而116名编辑过万的维基人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编辑总次数。[23]

中文维基百科的注册用户超过250万,不过2018年8月的统计显示,活跃用户只有2935人。有来自浙江的编者表示有不少曾投入很多感情的用户已经彻底放弃,主要原因是与对维基的编辑规则非常失望相关,如管理员轻率删除、回退条目使编辑者成果被否定。而维基百科在无法获得实质奖励的情况下,让用户没有继续参与的动力。[24]

参与者地区分布

中文维基百科的用户主要来自台湾、香港、中国大陆,美国、加拿大等地亦有一定的使用量。

以下地区统计由IP地址得出,由于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中国大陆使用统计并不准确。

More information 访问者来源(2018年9月)[25], 编辑者来源(2021年7月)[26] ...

浏览来源地区分布

下表为中文维基百科浏览来源,本数据根据由IP统计产生,最新数据为2018年9月。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根据统计,中文维基百科于台湾、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为该地区浏览第一位的语言版本;于新加坡、新西兰及澳大利亚则位居第二,仅次于英语维基百科;于美国、加拿大、日本及马来西亚位居第三位。

访问者来源(2018年9月)[25]

地域

百分比

台湾

50.5%

香港

18.8%

美国

9.6%

马来西亚

3.2%

日本

2.5%

新加坡

2.1%

加拿大

1.9%

澳大利亚

1.5%

韩国

1.5%

中国大陆

1.0%

澳门

1.0%

英国

1.0%

德国

0.9%

荷兰

0.8%

法国

0.6%

新西兰

0.3%

越南

0.2%

意大利

0.2%

其他地区

2.4%

编辑来源地区分布

下表为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来源,本数据根据由IP统计产生。

2009年7月1日 - 2013年9月30日,根据统计,中文维基百科于台湾、中国大陆、香港及澳门为该地区编辑第一位的语言版本;于澳大利亚及新加坡则位居第二,仅次于英语维基百科;于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及马来西亚位居第三位。

编辑者来源(2021年7月)[26]

地域

百分比

台湾

46.2%

香港

30.8%

美国

7.2%

马来西亚

4.6%

日本

2.9%

加拿大

1.6%

澳门

1.5%

英国

1.5%

德国

0.9%

韩国

0.9%

未知(原文如此)[26]

0.6%

澳大利亚

0.6%

荷兰

0.4%

法国

0.3%

其他地区

0.9%

Close

2018年9月中文维基百科在各地访问量所占比例[27]

2018年9月中文维基百科在两岸四地访问量所占比例[27]

聚会

2013大连寒假聚会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维基百科北京地区网友见面会,于2004年7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此后在上海、台北、香港都有维基人发起聚会。聚会的主题主要涉及中文维基百科的当时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发展的建议,因此讨论的焦点往往各有侧重。目前定期举办维基人聚会的城市有青岛、香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新竹等地。聚会之间的间隔周期从一周至一年不等。

中文维基年会邀请到陆恭蕙、单仲偕、信息技术界的莫乃光等香港人士与会

第一届中文维基年会在2006年8月26日至8月27日于香港中文大学举行。超过一百名维基人参与。是次年会是第一个单一语言百科社群的维基聚会。第二届中文维基年会于2009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在澳门旅游学院举行。[28]年会由澳门维基媒体协会主办,香港维基媒体协会协办。

批评及争议

主条目:对维基百科的批评

百科规模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许多批评将中文与其他发达国家语言相比较,认为中文维基百科的规模与中文人口不成比例。而许多重要的条目仍无人撰写,或内容不足而成为小作品和小小作品,相比其他语言维基百科仍有所不如。而在2008年8月中国大陆政府解除大部分封锁以来,条目增长速度仍旧非常缓慢,除了偶尔出现机器人的贡献短期快速增长外,长期平均每天创建新不到200条。但自从2012年2月条目数突破四十万条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活跃用户明显增多。在高峰时间段,每天甚至会增加数千条新条目(主要依赖数据库创建短条目)。

虽然台湾、港澳以及海外华人至少超过五千万,但在中国大陆,大多数网友倾向于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以及知乎等问答式的网站发文及讨论。而从2015年5月19日下午开始,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无法被访问[29]。

被指对中国政府存在偏见

由于中文维基百科大部分的编辑是来自台湾和香港[19],不少中国大陆的官员和学者指控中文维基百科普遍存在的严重的反华偏见。[30]中国大陆学者甘莅豪和翁彬婷在《社会科学》发表一篇名为《中国对外传播在维基百科平台中的机遇与挑战》的论文[31],他们认为,“由于受到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条目中存在大量对中国政府的偏见”。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写了一篇文章,指“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敦促维基百科中以客观真实的方式反映中国政府的声音和观点。[32]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33]

政治自我审查与政治编辑战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06年11月30日,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其中一篇报导批评中文维基百科叙述另一种历史观。[34]报导内容提及中文维基百科对毛泽东等条目进行美化,只叙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观点。虽然事后证实这篇报导提及的内容存有严重错误,但部分中文媒体仍继续作出报导。中文维基人社群也曾进行澄清,[35]但自我审查等类似的批评未完全地消失。

2015年6月17日,中华民国总统参选人洪秀柱的阵营指控中文维基百科受到泛绿网军的控制,而泛绿阵营则反驳称不可能有此操作。[36]

2015年8月23日,《台湾苹果日报》报导称,名嘴欧崇敬宣布参选后,其维基百科页面遭不实抹黑编辑,与恶意删除个人资料150余次。欧本人亲自编辑修正错误资料,被以回退不过三原则,屏蔽其编辑权限,欧怀疑是绿营发动的网络攻击。[37][38]

2015年8月29日,国立台湾大学助理教授陈峙维在《台湾苹果日报》发表评论,认为条目许石会被提删是因为中文维基百科受到中国大陆的打压。[39]台湾维基媒体协会秘书长王则文表示这是对维基百科有所误解的情况下所做出的不实指控。[40]

2018年4月,中国民用航空局要求各国国际航空公司在2018年7月25日前将台湾航站名称中的国家更改为“中国”。加拿大航空的航站选择遵从中国民用航空局的要求,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加拿大航空航点内的台湾航点国家一栏同样被人从“台湾”改成“中国台湾”。此一变更很快演变为编辑战。最终促使维基百科管理员保护该条目[41]。

2019年4月13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定在台中市举办2019年首届和平统一发展论坛。同日,中文维基百科卢秀燕条目被破坏,条目中卢秀燕的名字旁被加上“卖国贼”三字。[42]

2019年,受香港反对逃犯条例修订草案运动影响,一些与运动相关的条目屡遭政见不同的用户修改对抗,引发连场编辑战,例如条目反修例运动[43][44][45]和香港黑警[46]。

2020年10月5日,大公报刊文,指责中文维基百科条目太子站袭击事件存在大量失实描述,大公报记者甚至认为维基百科不配称为百科全书[47]。次日又发文指责条目陈彦霖死亡事件中存在“不少过时、失实和充满臆测的描述”[48]。

此外,台湾维基媒体协会(原中华民国维基媒体协会)理事以及香港维基人指控有来自中国大陆的网络评论员(俗称“五毛”)或小粉红[49]翻墙来到中文维基百科宣传有利于中国共产党的观点[50],试图降低政治立场与他们不一致的媒体的可靠性,抵制与他们政治立场不同的台湾维基人当选管理员[51][52]。中国大陆的学者则认为由于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上很多条目对中国政府有偏见[30]。另外也有来自大陆的编辑反控港台维基人经常尝试改变“文章的平衡或语气”及偏向西方立场,来自中国大陆的前维基百科管理员闫恩铭说︰“你正在消除亲北京的声音,因此天平将向维基百科内部的反北京力量倾斜。”[53]

香港国安法与维基媒体基金会行动

主条目:2021年维基媒体基金会针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行动

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通过《港区国安法》并将其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后,7月11日香港自由新闻报道,中文维基用户 Walter Grassroot 在大陆维基编辑者的QQ群中呼吁线上举报所有香港用户组用户。[54]在维基媒体基金会尚未对港版国安法适用于维基用户发表相关声明前,中文维基百科香港用户组随即发出声明,称“目前已联系维基媒体基金会在维基百科总部的信任和安全团队。”作为相关用户对国安法提报威吓行为之回应[51]。

而关于国安法本身,维基媒体基金会于2020年7月曾发布声明;“...除非对在该法律之有效性进行彻底分析,并对相关律例、人权标准及维基社群成员的安全进行全面之评估。否则维基媒体基金会目前将不会向香港政府提供任何数据。”并称“我们只有在被认为是可信并迫在眉睫之事宜,且我们的数据能防范这些威胁于未然;抑或是在我们的管辖范围内,根据适当且可执行之法律,要求我们披露这些非公开的用户信息”[55]。

2021年9月14日北京时间0时许,维基媒体基金会永久禁制了包括Walter Grassroot在内的7名用户,[56]并取消另外12人的管理员权限[57]。涉事的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Wikimedians of Mainland China,WMC)随即发表名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公开信,批评维基媒体基金会[58][59]。

其他网络百科的侵权行为

百度百科等网站抄袭了许多维基百科中的条目。其在著作权审查方面不完善,用户经常在不同网站上整篇文章连图片一起复制粘贴,都不会因为采用了侵权材料而被删除。尤其在新闻热点类条目中,百度百科中的内容常常与新闻报道中的完全一致,同时将一些只能有限度转载的图片一起照搬。[60][61]2011年,中文维基社群表示,即将向各传媒发放新闻稿及向百度发出侵权书面正式通知,明确表达他们对于百度百科涉嫌侵犯维基百科权益问题的态度;维基社群在未定稿的通知函中称,他们发现百度百科转载维基百科的文章,共有1600多篇。[60][62]但后来由于无定案共识且已造成未曾预料的影响而最终取消。[62]

条目造假争议

主条目:2022年中文维基百科古罗斯历史系列条目伪造事件

2022年6月,一位名叫折毛的中文维基百科用户被发现虚构多个古罗斯史条目。最终该用户被永久封禁[63]。

影响

2007年在台北举办的2007维基国际年会许多台湾学生表示,在写学校“研究报告”多会使用维基百科查询资料,因为台湾学生平时习惯Google等搜索引擎的查询模式,较为喜好查阅维基百科作为资料收集处。因此尽管大学校在校园网域齐备各种的专业数据库且完全免费,台湾学生却仍不习惯使用其他的专业数据库。[64]

参与2007年维基国际年会的学生表示,在其大学研究报告中引用了维基百科资料,但被指导教授认为“维基百科并无学术可信度”,而得到了极低的分数。[64]

注释

[注 1]包括阿拉伯语、荷兰语、德语、世界语、法语、希伯来文、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

[注 2]中文维基百科最早的网址为 chinese.wikipedia.com、zh.wikipedia.com、zho.wikipedia.com、chi.wikipedia.com。

[注 3]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位用户是系统开发人员Brion VIBBER,而第一个参与者则是Mountain,同时也是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二位用户。

[注 4]中文维基百科开始于2002年10月24日,当时英语维基百科已有4万条条目,许多后来发起的不同语言维基百科计划的初期,也有许多条目是从英文维基的条目翻译过来。

[注 5]维基百科创办人吉米·威尔士创办维基百科时,目标之一是每个语言版本均收录十万以上的条目。英语维基百科2003年1月22日率先达成此目标,当时中文维基百科条目还不足一千。[来源请求]

HomeAbout usFAQPressSite mapTerms of servicePrivacy poli

中文维基百科 - Wikiwand

百科 - Wikiwand引言中文维基百科概况中文名的来源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历史创立及初期状况媒體關注成長中国大陆的封鎖維基人社群參與者參與者地區分布瀏覽來源地區分布編輯來源地區分布聚会批評及爭議百科規模被指對中國政府存在偏見政治自我審查與政治編輯戰香港國安法與維基媒體基金會行動其他网络百科的侵权行为条目造假争议影響註釋參考文獻外部链接中文维基百科維基百科的中文版 / 維基百科,自由的 encyclopedia 親愛的 Wikiwand AI, 讓我們通過簡單地回答這些關鍵問題來保持簡短:你能列出最重要的事實和統計數據嗎 中文维基百科?為 10 歲的孩子總結這篇文章顯示所有問題

中文維基百科是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开放式协同合作计劃的中文版本,使用中文橫式書寫,为维基媒体计划中维基百科的一个语言分支。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2月18日)

此條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實。 (2021年1月24日)

事实速览 网站类型, 语言 ...中文維基百科繁简两种字体的网站标志截图

网站首頁截圖(简体中文版,旧版vector皮肤)网站类型网络百科全书语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支持繁简转换)持有者维基媒体基金会创始人吉米·威爾士拉里·桑格多位中文維基人协助创立中文版本网址zh.wikipedia.org 商业性质否注册可选(未注册用户也可编辑)用户3,483,725名(其中59名为管理员)推出时间2002年10月24日,​21年前​(2002-10-24)现状活跃內容許可

文字採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

大多數內容也同時雙向對應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的內容

多媒體部分則依照不同性質而採用各種授權協議

关闭

事实速览本條目的朗讀版本(信息/下载)

有聲維基百科

此音频文件是根據條目“中文维基百科”2011年2月16日的修訂版本录制的,以中文朗讀,不會反映對該條目的後續編輯。(媒體幫助)

更多有聲條目

关闭

中文维基百科成立于2002年10月24日,由非營利組織维基媒体基金会维持运作。截至2024年3月13日,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409,089篇条目,3,483,725名用户,63名管理员。自2015年起,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再次遭到防火长城封锁[1][2]。即使中文維基百科在中国大陸被封锁,但它的活躍度仍然可以在维基百科所有語種中排名前十,截至2021年8月,中文维基百科的活跃維基人數量在維基百科所有語種中排名第8,該站的維基人主要來自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其他地區的华人华侨、中国大陆地区少数人使用“翻墙”工具突破防火长城封锁共同维护中文维基百科。

中文维基百科的瀏覽量主要來自香港和台灣。[3]

概况

主条目:维基百科

中文名的来源

事实速览 繁体字, 简化字 ...中文维基百科繁体字 中文維基百科 简化字 中文维基百科 标音官话(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 Zhōngwén Wéijī bǎikē - 通用拼音 Jhongwún Wéiji bǎike - 威妥瑪拼音 Chung1-wen2 Wei2-chi1 pai3-k'e1 - 國際音標[tʂʊ́ŋwə̌n wěɪtɕí pǎɪkʰɤ́]- 國語羅馬字 Jongwen Weiji baeke - 注音符號ㄓㄨㄥ ㄨㄣˊ ㄨㄟˊ ㄐㄧ ㄅㄞˇ ㄎㄜ闽语- 白話字 Tiong-bûn Uî-ki pah-kho - 臺語羅馬字拼音 Tiong-bûn Uî-ki pah-kho 吴语- 拉丁化 Tson1ven2vi4ci1pah2khu1 粤语- 粵拼 Zung1man4 Wai4gei1 baak3fo1 客語- 客語白話字 Chûng-vùn Ngùi-kî Pak-khô 关闭

在Ubuntu的Firefox瀏覽中文维基百科首頁

英语中的“Wikipedia”是「wiki」(一种可供多人协同写作的网络技术)和“encyclopedia”(百科全书)结合而成的混成词,网站初期时仅以“中文Wikipedia”为名,直到2003年10月21日,「Wikipedia」的中文名,经过13人讨论及投票后,确定为“维基百科”,“维基”两字除了音译类似于「wiki」,另外“维”字意为系物的大繩,也作“网”解释,引申为互联网;「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筑物的底部,“维基百科”合起来可引申为互联网中装载全人类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4]。

中文维基百科的副标题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清朝政治家林则徐于1839年为广州越华书院所创作之对联的上联,而下联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5]“海纳百川”语出《管子·形势解》,意指海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不分你我地容纳了数以百计的河流;“有容乃大”則语出《尚書·君陈》。两句勉励待人接物应仿效海洋,以宽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人事地物,這同时也契合了维基百科自由开放的宗旨。[來源請求]

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

中文维基百科正如維基百科本身,有三个特点,使中文维基百科与传统的中文百科全书有所区别:[來源請求]

中文维基百科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識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字典、词典、论坛或任何其他性質的網站。

计划本身是一个wiki,允许大众广泛参与。中文维基百科是第一项使用wiki系统编撰百科全书的中文协作计划。[6]

中文维基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可疑]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维基百科的文字以CC BY-SA 4.0许可协议提供。

和其它版本的维基百科一样,中文维基百科也是民主制、精英制、特权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普通的网友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而维基管理员則因特殊、適當的理由而解除部分限制,例如修改首頁、删除不適當的条目或封禁用户。[7]

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

中文维基百科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汉族或华人的共同文字,是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的唯一官方文字或官方文字之一。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來自于世界各地的漢語使用者,根据2006年9月初维基百科对各语版本的编辑者來源的统计结果,香港的编辑者占28.6%、台湾占25.9%,而美国和荷兰则分別占13.7%及8.2%。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编辑数量的统计,台湾占36.9%、香港26.3%、中国大陆20.9%,美国、加拿大及澳洲分別占5.6%、1.7%及1.6%。[8]

中文维基百科由來自各地、拥有不同背景、不同的政治立場与社会观念及地域的漢語使用者共同参与,其文章內容是全球漢語使用者相互协调折衷后的結果。中文维基百科成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编辑們的战场,上演激烈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交鋒。[9]

历史

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個标志,于2002年11月中启用,並于2004年10月底停用,共使用了1年11个月,与当时的英文维基百科之标志相同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时的照片,当中有几位维基人在今天依然活跃

中文维基百科首页的早期版本

中文维基百科经常在重要的节日变更为相应的标志Logo与寄语,图为2005年春节时期中文维基百科的限时Logo

早期採用UseModWiki的中文維基百科,當時Wikipedia被翻譯為維奇百科

创立及初期状况

2001年5月,中文维基百科计划与其他12种主要语言維基百科计划[註 1]同时成立,但当时維基百科網站不支持中文输入。同时期,与中文版有相同困扰的日语维基百科,权宜地使用罗马字母来撰写日语条目,中文维基百科在当时则只拥有少许的测试文字。[註 2]

2002年10月24日,Ghyll(现在的Mountain,真名苑明理[10])成功地藉由工具軟體辅助,撰写了实质中文內容的文章-“首页”,中文维基百科至此才算是真正开始运作,而Mountain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第一位参与用戶。[註 3]10月27日,中文维基百科移动到新伺服器,软件升级到Phase III,新版软件解決了中文输入的问题,域名同时改为zh.wikipedia.org。中文维基百科网站界面的中文化工作告一段落后,11月1日,Mountain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条似条目页面“计算机科学”,但仅为测试编辑,未输入实质条目內容。2002年11月17日,Mountain翻译了英文维基百科条目Computer Science,输入实质条目內容,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实质意义上的第一条条目「计算机科学」。中文維基百科早期,大部分長條目都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原創的則以短條目居多。[註 4]

2002年至2003年,中文維基百科持續实现本地化與正(繁)简體自动转换。2004年12月23日,随着MediaWiki 1.4版的发布,中文维基百科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9]

媒體關注

2003年10月20日,《中國電腦教育報》发表文章[11]介紹維基百科,這是中文媒體第一次正式報導維基百科。翌年2月15日,《新周刊》在第173期發表與維基百科有關的報導,[12]隨後幾週,許多媒體跟進報導,為中文維基百科帶來了大量的中国大陆維基人。2004年3至5月,維基人成倍增加,總條目數很快從6,000篇突破10,000篇。

2004年5月16日,《中時晚報》刊出《維基網路百科,大家一起寫》,[13]是臺灣主流媒體首次報導維基百科,隨後於6月28日,《聯合報》跟進報導《Wiki百科網書,你也可寫一筆》,為維基百科帶來大量的臺灣維基人,時值維基百科在中国大陆遭到封鎖,臺灣相關條目的編寫量大量增加,首頁也加入了臺灣的熱門新聞。

香港媒體對中文維基百科的關注較遲,是香港維基人發展起步較遲的主因之一。2006年2月20日,《明報》於副刊發表《生活百科:Wiki世界 自由開放》,這是香港媒體第一次正式報導維基百科。3月29日至3月30日,《頭條日報》於新聞故事連載發表《網友齊編「自由」百科全書 港八月辦首屆中文維基聯會》(按:應是中文維基年會),這是香港媒體第一次深入介紹中文維基百科。同年5月,《环球时报》报道维基百科,很多中国大陆青年以此得知并加入维基百科。[來源請求]

2013年10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有关中文维基百科的报道,介绍中文维基百科在大中华地区的发展状况,同时采访了一些参与其中的活跃用户。[14]

成長

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數增長圖,2012至2013年因使用機器人而使條目數大幅增加

中文維基百科於2002年10月剛開始時,英文維基百科已有超過40,000條目,成為起步較遲的主要語言版本。2004年2月24日,中文维基百科突破5,000条目,但是其中有些文章包括正(繁)简两个版本;注册用户数也同时突破3,000人。2月27日,用户Ktsquare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维基百科短短3天内突破6,000条目。5月14日,中文维基百科总条目数终于破万。隨著更多維基人加入,條目數量增長速度也穩步上升。到了2006年11月12日,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數突破10萬,成為第12個超10萬條目的維基百科語言版本。[來源請求][註 5]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已有1,409,089条目,但该数量并不包括对话页、没有内部链接的条目、重定向页以及其他名字空间的页面,如果加上这些页面,截至2024年3月,总共有超過765萬頁,並有超過8157萬次編輯。共有3,483,725名註冊用戶曾参与編輯,當中編輯過千的維基人共有1,154人以上,而他們的貢獻佔了中文維基百科編輯總次數的約73.6%。中文維基百科擁有61名管理員及7名行政員,負責站內日常維護工作。[15]

中国大陆的封鎖

中国大陆封锁维基百科時間表及百度百科發起日的比較

主条目: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有权依照自己制定的法律审查互联网內容,对一些有争议或违反中国大陆国家法律、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和涉及色情的网页內容采取限制或屏蔽措施。維基百科網站對一般民众是容易接觸获得的,但在维基百科计划成长的记录上,从2004年到2008年,在中国大陆遭遇过六次大规模封锁,其中不完全封锁一次。以上封锁皆无预警、无预先告知,且中国相关机构沒有给予维基百科封锁的原因与理由。[來源請求]

2008年7月31日,对维基百科的全面封锁解除,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直到2015年5月中旬,维基百科都可正常访问,中国大陆民众也可以自由访问、编辑维基百科。随后再次全面封锁。在此之前使用HTTPS模式以及移动端APP可以瀏覽任意条目,但使用HTTPS連接有可能會被GFW干擾,如2013年5月底至2013年12月19日期间維基百科的HTTPS連接曾被全面屏蔽,后被解封,但移动版主页仍被屏蔽。[16]

2019年4月22日,包括中文在内的所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都无法在中国大陆正常访问。[17]对维基百科的封鎖除影响中国大陆用户查阅维基百科外,客观上也影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发展,導致了使用人数減少、条目增长緩慢以及來源地贡献者比例不均衡等问题。[18]

維基人社群

中文维基百科浏览量年度统计(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

更多信息 注册用戶數, 條目總數 ...

中文維基百科統計

注册用戶數

條目總數

檔案總數

管理員數目

3,483,725

1,409,089

66,490

63

关闭

參與者

中文維基百科的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根據維基媒體統計,截至2021年1月,中文維基百科的大部分編輯來自台灣和香港。[19][20]其他的則來自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華僑華人較多的地域,也有一些來自中國大陆的,但人數比台灣和香港的少得多。[21]

截至2024年3月,中文维基百科有超過100万注册用户,[15]2012年12月,活跃用戶(註冊且月編輯數超過五次者)2173位。[22]活跃维基人的贡献占整个中文维基百科的大多数。編輯過千的維基人約1082人,而他們的貢獻約佔中文維基百科編輯總次數的70.9%,而116名編輯過万的維基人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編輯總次數。[23]

中文維基百科的註冊用戶超過250萬,不過2018年8月的統計顯示,活躍用戶只有2935人。有來自浙江的編者表示有不少曾投入很多感情的用戶已經徹底放棄,主要原因是與對維基的編輯規則非常失望相關,如管理員輕率删除、回退條目使編輯者成果被否定。而維基百科在無法获得实质奖励的情况下,讓用戶沒有繼續參與的動力。[24]

參與者地區分布

中文維基百科的使用者主要来自臺灣、香港、中國大陆,美國、加拿大等地亦有一定的使用量。

以下地区统计由IP地址得出,由于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中国大陆使用统计并不准确。

更多信息 访问者来源(2018年9月)[25], 编辑者来源(2021年7月)[26] ...

瀏覽來源地區分布

下表為中文維基百科瀏覽來源,本數據根據由IP統計產生,最新數據為2018年9月。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根據統計,中文維基百科於臺灣、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為該地區瀏覽第一位的語言版本;於新加坡、紐西蘭及澳洲則位居第二,僅次於英語維基百科;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及馬來西亞位居第三位。

访问者来源(2018年9月)[25]

地域

百分比

台灣

50.5%

香港

18.8%

美國

9.6%

馬來西亞

3.2%

日本

2.5%

新加坡

2.1%

加拿大

1.9%

澳洲

1.5%

南韩

1.5%

中国大陆

1.0%

澳門

1.0%

英國

1.0%

德國

0.9%

荷兰

0.8%

法國

0.6%

新西兰

0.3%

越南

0.2%

意大利

0.2%

其他地區

2.4%

編輯來源地區分布

下表為中文維基百科編輯來源,本數據根據由IP統計產生。

2009年7月1日 - 2013年9月30日,根據統計,中文維基百科於臺灣、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為該地區編輯第一位的語言版本;於澳洲及新加坡則位居第二,僅次於英語維基百科;於美國、加拿大、日本、紐西蘭及馬來西亞位居第三位。

编辑者来源(2021年7月)[26]

地域

百分比

台灣

46.2%

香港

30.8%

美國

7.2%

馬來西亞

4.6%

日本

2.9%

加拿大

1.6%

澳門

1.5%

英國

1.5%

德國

0.9%

南韩

0.9%

未知(原文如此)[26]

0.6%

澳洲

0.6%

荷兰

0.4%

法國

0.3%

其他地區

0.9%

关闭

2018年9月中文維基百科在各地瀏覽量所佔比例[27]

2018年9月中文維基百科在两岸四地瀏覽量所佔比例[27]

聚会

2013大连寒假聚会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维基百科北京地区网友见面会,於2004年7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此后在上海、台北、香港都有维基人发起聚会。聚会的主题主要涉及中文维基百科的当时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发展的建议,因此讨论的焦点往往各有侧重。目前定期举办维基人聚会的城市有青岛、香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新竹等地。聚会之间的间隔周期从一周至一年不等。

中文維基年會邀請到陸恭蕙、單仲偕、資訊科技界的莫乃光等香港人士與會

第一屆中文維基年會在2006年8月26日至8月27日於香港中文大學舉行。超過一百名維基人參與。是次年會是第一個單一語言百科社群的維基聚會。第二屆中文維基年會於2009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在澳門旅遊學院舉行。[28]年會由澳門維基媒體協會主辦,香港維基媒體協會協辦。

批評及爭議

主条目:對維基百科的批評

百科規模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許多批評將中文與其他已開發國家語言相比較,認為中文維基百科的規模與中文人口不成比例。而许多重要的条目仍无人撰写,或內容不足而成為小作品和小小作品,相比其他语言维基百科仍有所不如。而在2008年8月中国大陆政府解除大部分封锁以来,条目增长速度仍旧非常缓慢,除了偶爾出現机器人的贡献短期快速增長外,長期平均每天新增不到200条。但自从2012年2月条目数突破四十万条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活跃用户明显增多。在高峰时间段,每天甚至会增加数千条新条目(主要依賴資料庫創建短條目)。

虽然臺灣、港澳以及海外华人至少超过五千万,但在中國大陸,大多數網友傾向於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以及知乎等問答式的網站發文及討論。而从2015年5月19日下午開始,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无法被访问[29]。

被指對中國政府存在偏見

由於中文維基百科大部分的編輯是來自台灣和香港[19],不少中國大陆的官員和學者指控中文維基百科普遍存在的嚴重的反華偏見。[30]中國大陸學者甘莅豪和翁彬婷在《社会科学》發表一篇名為《中國對外傳播在維基百科平台中的機遇與挑戰》的論文[31],他們認為,“由於受到外國媒體的影響,維基百科條目中存在大量對中國政府的偏見”。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寫了一篇文章,指“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敦促維基百科中以客观真实的方式反映中國政府的声音和观点。[32]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33]

政治自我審查與政治編輯戰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06年11月30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其中一篇報導批評中文維基百科敘述另一種歷史觀。[34]報導內容提及中文維基百科對毛澤東等條目進行美化,只敘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觀點。雖然事後證實這篇報導提及的內容存有嚴重錯誤,但部份中文媒體仍繼續作出報導。中文維基人社群也曾進行澄清,[35]但自我審查等類似的批評未完全地消失。

2015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總統參選人洪秀柱的陣營指控中文維基百科受到泛綠網軍的控制,而泛綠陣營則反駁称不可能有此操作。[36]

2015年8月23日,《臺灣蘋果日報》報導稱,名嘴歐崇敬宣佈參選後,其維基百科頁面遭不實抹黑編輯,與惡意刪除個人資料150餘次。歐本人親自編輯修正錯誤資料,被以回退不過三原則,封鎖其編輯權限,歐懷疑是綠營發動的網路攻擊。[37][38]

2015年8月29日,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陳峙維在《臺灣蘋果日報》發表評論,認為條目許石會被提刪是因為中文維基百科受到中國大陸的打壓。[39]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祕書長王則文表示這是對維基百科有所誤解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實指控。[40]

2018年4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要求各國國際航空公司在2018年7月25日前將台灣航站名稱中的國家更改為「中國」。加拿大航空的航點選擇遵從中國民用航空局的要求,中文維基百科條目加拿大航空航點內的台灣航點國家一欄同樣被人從“台灣”改成“中國台灣”。此一變更很快演變為編輯戰。最終促使維基百科管理員保護該條目[41]。

2019年4月13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定在台中市举办2019年首届和平统一发展论坛。同日,中文维基百科卢秀燕条目被破坏,条目中卢秀燕的名字旁被加上“卖国贼”三字。[42]

2019年,受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影響,一些與運動相關的條目屢遭政見不同的用戶修改對抗,引發連場編輯戰,例如條目反修例運動[43][44][45]和香港黑警[46]。

2020年10月5日,大公報刊文,指責中文維基百科條目太子站襲擊事件存在大量失實描述,大公報記者甚至認為維基百科不配稱為百科全書[47]。次日又發文指責條目陈彦霖死亡事件中存在“不少过时、失实和充满臆测的描述”[48]。

此外,台灣維基媒體协會(原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理事以及香港維基人指控有來自中國大陸的网络评论员(俗称“五毛”)或小粉紅[49]翻墻來到中文維基百科宣傳有利於中国共产党的觀點[50],試圖降低政治立場與他們不一致的媒體的可靠性,抵制與他們政治立場不同的台灣維基人當選管理員[51][52]。中国大陸的学者則認為由于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上很多条目对中国政府有偏见[30]。另外也有來自大陸的編輯反控港台維基人經常嘗試改變「文章的平衡或語氣」及偏向西方立場,来自中国大陆的前維基百科管理員閆恩銘說︰「你正在消除親北京的聲音,因此天平將向維基百科內部的反北京力量傾斜。」[53]

香港國安法與維基媒體基金會行動

主条目:2021年维基媒体基金会针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行动

参见: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通過《港區國安法》并将其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后,7月11日香港自由新聞報道,中文维基用戶 Walter Grassroot 在大陆维基编辑者的QQ群中呼籲綫上舉報所有香港用戶組用戶。[54]在維基媒體基金會尚未對港版國安法適用於維基用戶發表相關聲明前,中文維基百科香港用戶組隨即發出聲明,稱“目前已联系维基媒体基金会在维基百科总部的信任和安全团队。”作爲相關用戶對國安法提報威嚇行爲之回應[51]。

而關於國安法本身,维基媒体基金会于2020年7月曾发布声明;“...除非對在該法律之有效性進行徹底分析,並對相關律例、人權標準及維基社群成員的安全進行全面之評估。否則维基媒体基金会目前將不會向香港政府提供任何數據。”並稱“我們只有在被認爲是可信並迫在眉睫之事宜,且我們的數據能防範這些威脅于未然;抑或是在我們的管轄範圍内,根據適當且可執行之法律,要求我們披露這些非公開的用戶信息”[55]。

2021年9月14日北京时间0时许,维基媒体基金会永久禁制了包括Walter Grassroot在内的7名用户,[56]并取消另外12人的管理员权限[57]。涉事的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Wikimedians of Mainland China,WMC)随即发表名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公开信,批評維基媒體基金會[58][59]。

其他网络百科的侵权行为

百度百科等网站抄袭了许多维基百科中的条目。其在版權審查方面不完善,用戶經常在不同網站上整篇文章連图片一起複製粘贴,都不會因為採用了侵權材料而被删除。尤其在新闻热点类条目中,百度百科中的内容常常与新闻报道中的完全一致,同时将一些只能有限度轉載的图片一起照搬。[60][61]2011年,中文维基社群表示,即将向各传媒发放新闻稿及向百度发出侵权书面正式通知,明确表达他们对于百度百科涉嫌侵犯维基百科权益问题的态度;维基社群在未定稿的通知函中称,他们发现百度百科转载维基百科的文章,共有1600多篇。[60][62]但后来由于无定案共识且已造成未曾预料的影响而最终取消。[62]

条目造假争议

主条目:2022年中文維基百科古羅斯歷史系列條目偽造事件

2022年6月,一位名叫折毛的中文維基百科用戶被发现虛構多個古羅斯史條目。最終該用戶被永久封禁[63]。

影響

2007年在臺北舉辦的2007維基國際年會許多臺灣學生表示,在寫學校「研究報告」多會使用維基百科查詢資料,因為臺灣學生平時習慣Google等搜尋引擎的查詢模式,較為喜好查閱維基百科作為資料收集處。因此儘管大學校在校園網域齊備各種的專業資料庫且完全免費,臺灣學生卻仍不習慣使用其他的專業資料庫。[64]

參與2007年維基國際年會的學生表示,在其大學研究報告中引用了維基百科資料,但被指導教授認為「維基百科並無學術可信度」,而得到了極低的分數。[64]

註釋

[註 1]包括阿拉伯语、荷兰语、德语、世界语、法语、希伯来文、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

[註 2]中文维基百科最早的网址为 chinese.wikipedia.com、zh.wikipedia.com、zho.wikipedia.com、chi.wikipedia.com。

[註 3]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位用戶是系统开发人员Brion VIBBER,而第一個参与者则是Mountain,同时也是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二位用户。

[註 4]中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2年10月24日,當時英語維基百科已有4萬條條目,許多後來發起的不同語言維基百科计划的初期,也有許多條目是從英文維基的條目翻譯過來。

[註 5]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士創辦維基百科時,目標之一是每個語言版本均收錄十萬以上的條目。英語維基百科2003年1月22日率先達成此目標,當時中文維基百科條目還不足一千。[來源請求]

HomeAbout usFAQPressSite mapTerms of servicePrivacy poli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维基百科:首页

首页讨论

大陆简体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查看源代码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查看源代码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可打印版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维基媒体基金会MediaWiki元维基Wikimedia Outreach多语言维基文库维基物种维基教科书维基数据Wikifunctions维基媒体国际会议维基新闻维基语录维基文库维基学院维基导游维基词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人可编辑的自由百科全书

已有1,409,604篇条目

分类

主题

求助

入门

沙盒

捐款

典范条目

《想见你》是福克斯传媒集团和三凤制作于2019年推出的台湾电视剧。由黄天仁执导,简奇峯、林欣慧执笔,柯佳嬿、许光汉、施柏宇、颜毓麟领衔主演。剧情描述2019年的黄雨萱在失去交往多年的男友王诠胜后,凭借著思念回到1998年、灵魂穿越成为另一个和自己长得一模一样的女孩陈韵如,并遇到和她逝世的男友长得一模一样的男孩李子维、以及默默守候陈韵如的莫俊。故事巧妙融合多种类型元素、探讨“自我认同”议题,引领观众在反转不断的烧脑剧情中抽丝剥茧。

其他典范条目:东京电视台-马丁·克米-凯特·谢泼德

其他特色列表:东盟成员国列表-匈牙利世界遗产名录-芬兰市镇列表

典范条目(候选)

特色列表(候选)

存档

你知道吗?

2024年3月5日万代南梦宫娱乐正式公开了哪一部新作,是偶像大师系列游戏下第一次以学校为故事背景?

哪位有“白鸽王子”之称的东北人曾在蒋中正、蒋经国总统面前表演魔术,晚年自架网站教导魔术?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通违法记分制度实施情况如何?

哪一个物种以一妻多夫的方式繁殖,且是鸬鹚中唯一不会飞行的鸟类?

哪个商标以人名为名,因特色小吃“五台杂烩汤”而入选“新疆老字号”?

何地是桑布尔河流经法国的最后一个市镇?(图)

候选

存档

更多新条目

优良条目

U-14号是纳粹德国战争海军建造的二十艘II-B型近岸潜艇之一。1936年1月18日交付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艇曾执行过六次巡逻作战,共计击沉9艘同盟国或中立国商船。1945年3月3日,U-14号在威廉港退役,至同年5月5日自沉。

其他优良条目:刘德华-华国锋-王明

优良条目(候选)

存档

每日图片

图为圣雅各教堂的主坛和合唱席,该教堂位于德国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迪尔门基希施皮尔的韦代恩村。

特色图片(候选)

更多每日图片

新闻动态

2024年河北燕郊爆燃事故

中国大陆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发生燃气爆炸事故(图),造成至少7人死亡、27人受伤。

社会民主党在葡萄牙共和国议会选举中取得最多席次,但并未过半。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导演的电影《奥本海默》获得第9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等7项大奖。

阿西夫·扎尔达里再度当选巴基斯坦总统。

瑞典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第32个成员国。

正在发生: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时间轴)-以色列—哈马斯战争-也门空袭

最近逝世:马塞罗·甘迪尼-保罗·亚历山大-赫伯特·克勒默-孙命顺-TARAKO

候选

维基新闻

讣闻

更多新闻

历史上的今天

3月16日:

前598年新巴比伦帝国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领军队征服犹大王国,并俘虏大批犹太人。

1521年葡萄牙探险家费尔南多·麦哲伦的船队成功横越太平洋,抵达菲律宾霍蒙洪岛。

1872年英国流浪足球俱乐部在首届英格兰足总杯的决赛中击败皇家工兵足球俱乐部。

1968年在越南战争期间,美国陆军士兵在越南共和国山静县屠杀数百名平民(图)。

2014年克里米亚自治共和国举行具争议的归属公投,并宣称投票结果为选择加入俄罗斯。

存档

更多历史事件

动态热门

周处除三害

2024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

田中真美子

STU48

KCM

MADTOWN

柳俊烈

大谷翔平

泪之女王

CO-CO!

更多动态热门

参与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是一个多语言、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的协作计划,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准确且中立的百科全书。

中文维基百科的成长依靠您的参与,无论是创建新条目、编辑现有条目,或者为条目增加插图,您都可以为维基百科作出贡献。

开始参与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提醒您

这个世界对我们的认识:看看我们的Wikipedia:新闻界的报导、新闻报导引用维基百科的内容,你会知道维基百科已经逐渐被新闻界注视,且维基百科的内容经常作为新闻界、出版界、学术界甚至是法庭的资讯来源。

站点链接

移动访问

站点新闻

联络我们

RSS

Guestbook

认识维基百科

谁在撰写

五大支柱

常见问题

常见误区

简要规则集

常用工具

备忘单

版权守则

格式手册

版面指南

术语表

维基百科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运作。基金会旗下尚有其他数个多语言、内容开放的维基计划:

维基词典

维基词典多语言字词典

维基文库

维基文库自由内容的图书馆

维基语录

维基语录名人名言的集锦

维基教科书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新闻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维基物种

维基物种物种目录

维基导游自由的旅行指南

维基学院

维基学院自由的研习社群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自由的多媒体资料库

维基数据自由的知识库

MediaWiki

MediaWikiWiki软件开发

元维基

元维基协调各维基计划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首页&oldid=79880699”

335种语言

Qafár afАԥсшәаAcèhАдыгабзэAfrikaansAlemannischАлтай тилአማርኛPangcahAragonésÆngliscअंगिकाالعربيةܐܪܡܝܐالدارج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tikamekwАварKotavaअवधीAymar 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asa BaliBoarischŽemaitėškaBatak TobaBikol 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Banjarပအိုဝ်ႏဘာႏသာႏBamanankanবাংলাབོད་ཡིགবিষ্ণুপ্রিয়া মণিপুরীBrezhonegBosanskiBasa Ugi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 de Zamboanga閩東語 / 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ChamoruChahta anumpaᏣᎳᎩTsetsêhestâheseکوردیCorsuNēhiyawēwin / ᓀᐦᐃᔭᐍᐏᐣQırımtatarcaČeštinaKaszëbscziСловѣньскъ / 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agbanliDeutschDagaareThuɔŋjäŋZazakiDolnoserbskiडोटेलीދިވެހިބަސްཇོང་ཁEʋegbeΕλληνικάEmiliàn e 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MfantseFulfuldeSuomiVõroNa Vosa VakavitiFøroysktFɔ̀ngbè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gauz贛語Kriyòl gwiyannenGàidhligGalegoگیلکیAvañe'ẽगोंयची कोंकणी / Gõychi KonknniBahasa HulontaloGhanaian PidginગુજરાતીWayuunaikiFarefareGungbeGaelgHausa客家語/Hak-kâ-ngî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Fiji HindiHiri Motu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 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OtsihereroInterlinguaBahasa IndonesiaInterlingueIgboIñupiatunIlokanoГӀалгӀайIdoÍslenskaItalianoᐃᓄᒃᑎᑐᑦ / inuktitut日本語PatoisLa .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АдыгэбзэKabɩyɛTyapKongoGĩkũyũKwanyamaҚазақшаKalaallisut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Перем комиKanuri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कॉशुर / کٲشُرRipoarischKurdîКоми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ЛаккуЛезгиLingua Franca NovaLugand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ngálaລາວلۊری شومالیLietuviųLatgaļuLatviešuMadhurâमैथिलीBasa BanyumasanМокшеньMalagasyEbonОлык марийMāoriMinangkaba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ꯃꯤꯇꯩ ꯂꯣꯟဘာသာမန်मराठीКырык марыBahasa MelayuMaltiMvskoke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Nāhuatl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 भाषाOshiwamboLi NihaNederlandsNorsk nynorskNorsk bokmålNovialߒߞߏNouormandSesotho sa LeboaDiné bizaadChi-ChewaOccitanLivvinkarjalaOromoo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PangasinanKapampanganPapiamentuPicardNaijáDeitschPälzischपालिNorfuk / 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ΠοντιακάپښتوPortuguêsPinayuananRuna SimiRumantschRomani čhibIkirundiRomânăArmãneashtiTarandíne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Ikinyarwandaसंस्कृतम्Саха 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DavvisámegiellaSängö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ၽႃႇသႃႇတႆး සිංහල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سرائیکیSlovenščinaGagana SamoaAnarâškielâChiSho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 / srpskiSranantongoSiSwatiSesotho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Sakizayaதமிழ்TayalತುಳುతెలుగుTetunТоҷикӣไทยትግርኛTürkmençeTagalogTolışiSetswanaLea faka-TongaTok PisinTürkçeSeediqXitsongaТатарча / tatarçaChiTumbukaTwiReo tahitiТыва дылУдмуртئۇيغۇرچە / 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TshivendaVènetoVepsän kel’Tiếng ViệtWest-VlamsVolapükWalonWinarayWolof吴语ХальмгIsiXhosa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VahcuenghZeêuwsⵜⴰⵎⴰⵣⵉⵖⵜ ⵜⴰⵏⴰⵡⴰⵢⵜ文言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12:37。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内税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中文维基百科_百度百科

百科_百度百科 网页新闻贴吧知道网盘图片视频地图文库资讯采购百科百度首页登录注册进入词条全站搜索帮助首页秒懂百科特色百科知识专题加入百科百科团队权威合作下载百科APP个人中心收藏查看我的收藏0有用+10中文维基百科播报上传视频中文维基百科是维基百科协作计划的中文版本,自2002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负责维持,截至2010年6月30日14:47,中文维基百科已拥有314,167条条目,累计编辑次数达13,708,705次。此外还设有其他独立运作的中文方言或版本,包括闽南语维基百科、粤语维基百科、文言文维基百科、吴语维基百科、闽东语维基百科、赣语维基百科及客家语维基百科等。中文名中文维基百科属    性百科目录1概况▪基本资料▪名称来源▪主要特点▪差异▪参与状况2历史▪创立及初期状况▪早期维基人和他们的贡献▪媒体关注与使用者增长▪条目数量的增长3繁简差异▪背景介绍▪转换功能4主要项目▪特色与优良条目▪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动员令▪翻译工作▪专题及主题首页▪工作小组及兴趣小组▪地区维基人协作▪出版刊物▪互助客栈与询问处5维基人社群▪参与者▪管理员▪聚会▪中文维基年会▪网络讨论交流▪维基荣誉与奖励6编辑被封概况播报编辑基本资料营利性质 否网站类型 线上百科全书需注册 可选持有者 维基媒体基金会创始者 吉米·威尔士 拉里·桑格名称来源在这个网站启用时,仅以“中文Wikipedia”为名。直到2003年10月21日,Wikipedia的中文名,经过13人投票,命名为“维基百科”。首先“维基”二字符合中国大陆的译名标准,另外“维”字意为系物的大绳,也做网解释,可以引申为因特网,“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筑物的底部。“维基百科”合起来可引申为因特网中装载人类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中文维基百科的副题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中国清朝大臣林则徐(1785年——1850年)于1839年为广州越华书院所创作的对联的上联,下联原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海纳百川”语出《管子·形势解》,意指海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不分你我地容纳了数以百计的河流。“有容乃大”则语出《尚书·周书·君陈》。对联的上联勉励待人接物应仿效海洋,以宽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人事地物。这同时也配合了维基百科自由开放的宗旨。主要特点GNU的标志。中文维基百科正如维基百科本身,有三个引人注意的特点。正是这些特点使中文维基百科与传统的中文百科全书有所区别:首先,中文维基百科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识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词典、在线的论坛或其他任何东西。其次,计划本身是一个wiki,这允许了大众的广泛参与。中文维基百科是第一个使用wiki系统进行百科全书编撰工作的中文协作计划。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中文维基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维基百科使用GNU自由文档许可证。和其它版本的维基百科一样,中文维基百科也是民主制、精英制、独裁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普通的网友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而维基管理员则因特殊、适当的理由而解除部分限制,例如修改首页、适当的删除文章或封禁用户。差异中文维基百科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汉族的共同文字,普通话是中国大陆、中国台湾的官方语言,中国香港、中国澳门、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中文维基百科未规定以官方语言(普通话、国语)书写,但维基人默契以其为通用形式,适度掺入书面语或文言文,以力求文句通顺优美。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者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华文使用者,根据2006年9月初维基百科对各语版本的编辑者来源的统计结果,香港的编辑者占28.6%、台湾占25.9%,而美国和荷兰则分别占13.7%及8.2%。来自于各地拥有不同成长背景的华文使用者共同参与了中文维基百科,不同的政治立场与社会观念在中文维基百科产生最直接的接触,中文维基百科的文章内容是全球华文使用者相互妥协折衷后的成果。此外,包括中文维基百科在内各语言版本对于非自由版权下的内容,或者版权、来源不明的文章和图片,则保有不同于 当地网络氛围的,极为严格的审查制度。基本上任何不能用于自由传播或者禁止无经济补偿地应用于商业领域的文章、图片,原则上均不会被保留在这里。中文维基百科大幅度且深度地介绍中华文化、中国历史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等地区介绍。在某些领域,阐述了华语使用者的价值观,内容更贴近于华人自己的理解。参与状况截至2010年6月30日20时20分,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已有314,209个条目,但这个数量还不包括对话页、没有内部链接的条目、重定向页以及其他名字空间的页面,如果加上这些页面,截至2010年6月底,总共有1,022,962页,并有超过1370万次的编辑。参与人数方面,共有逾44,966个注册用户曾进行编辑,当中编辑超过1,000次的维基人共有570多人,而他们的贡献占了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总次数的约75%。至于管理人员,中文维基百科拥有79名管理员及8名行政员,负责站内日常的维护工作。历史播报编辑自从2002年10月24日第一个条目起,中文维基百科至今已经迅速扩展。创立及初期状况2001年5月,中文维基百科计划与其他12种主要语言维基百科计划同时成立,但当时维基百科网站不支持中文输入。同时期,与中文版有相同困扰的日语维基百科,权宜地使用罗马字母来撰写日语条目,中文维基百科在当时则只拥有少许的测试文字。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时的照片2002年10月24日,Ghyll(现在的Mountain)成功的借由工具软件的辅助,撰写了实质中文内容的文章HomePage,中文维基百科至此才算是真正开始运作,而Mountain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位参与用户。10月27日,中文维基百科移动到新服务器,软件升级到Phase III,新版的软件解决了中文输入的问题。11月17日,中文维基百科网站界面的中文化工作告一段落,Mountain翻译了英文条目Computer Science,张贴到中文维基百科上来,这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篇条目:计算机科学。在中文维基百科的早期,大部分的长条目都是从英文翻译过来的,中文维基原创的则是以短条目居多。早期维基人和他们的贡献中文维基百科最资深的维基人是Mountain,而早期累积大量编辑次数的五位资深维基人:Samuel、Menchi、Lorenzarius、Formulax与Shizhao,在2003年6月14日一起成为首批中文版的华人管理员。其中Shizhao在维基百科的整理和协调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他在中文版的其他维基媒体计划中也做了很多维护的工作,其编辑次数亦高居榜首,惟其处事手法亦备受争议。2002年至2003年,中文维基百科持续进行本地化与正体(繁体)化的翻译工作。直至2004年12月23日,随着MediaWiki 1.4版本的发布,中文维基百科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媒体关注与使用者增长《明报》于香港首次正式报导维基百科2003年10月20日,中国大陆的《中国电脑教育报》文章[介绍维基百科,这是中文媒体第一次正式报导维基百科。翌年2月15日,同是中国大陆的《新周刊》在第173期也发表了与维基百科有关的报导,接着随后的几周,许多媒体跟进报导,为中文维基百科带来了大量的中国大陆维基人。2004年的3至5月,维基人以倍数计的增加,总条目数很快的从6000篇突破10000篇。2004年5月16日,台湾的《中时晚报》刊出〈维基网络百科,大家一起写〉,是台湾主流媒体首次报导维基百科,随后于6月,台湾的《联合报》跟进报导〈Wiki百科网书,你也可写一笔〉,为维基百科带来大量的台湾维基人,台湾相关条目的编写量大量增加,首页也加入了台湾的热门新闻。香港媒体对中文维基百科的关注较迟,是香港维基人发展起步较迟的主因之一。2006年2月20日,香港的《明报》于副刊发表〈生活百科:Wiki世界 自由开放〉,这是香港媒体第一次正式报导维基百科。3月29日至3月30日,香港的《头条日报》于新闻故事连载发表〈网友齐编“自由”百科全书 港八月办首届中文维基联会〉(按:应是中文维基年会),这是香港媒体第一次深入介绍中文维基百科。同年5月,中国大陆的《环球时报》也报道了维基百科,很多大陆青年就是通过阅读报纸而得知并加入维基百科的。条目数量的增长中文维基百科突破十五万条目时的特殊标志中文维基百科于2002年10月刚开始时,英文维基百科已有超过40,000条目,成为起步较迟的主要语言版本。2004年2月24日,中文维基百科突破了5000条条目,但是其中有些文章包括正(繁)简两个版本;注册用户数也同时突破了3000人。2月27日,用户Ktsquare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维基百科短短3天内就突破了6000条条目。5月14日,中文维基百科总条目数终于突破1万条。随着更多维基人的加入,条目数量增长速度也稳步上升。2005年12月13日,用户Shibo77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维基百科短短1天内就增加了500条条目,并突破5万条。到了2006年11月12日,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突破10万条,成为第12个拥有超过10万条目的维基百科语言版本,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2007年10月21日,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突破15万条。2010年3月18日,中文维基百科条目数突破30万。繁简差异播报编辑背景介绍中文存在两种书写系统──正体中文(繁体中文)与简体中文。一般来自台湾、香港、澳门的使用者使用正体中文(繁体中文),来自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则使用简体中文。因为缺乏交流与各自不同的书写系统的发展,许多正式的名称在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完全不同。举例来说,电脑的打印设备,在中国大陆称为打印机,在台湾称为印表机。转换功能随着中文维基百科的成长,正(繁)简体问题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发展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在2003年的讨论中,中文维基百科社群的主流意见,是让正体(繁体)简体并存于中文维基百科,正(繁)简体问题应该通过发展转换程式来解决,而不是让正(繁)简体分别成立两个中文维基百科网站,但是当时没有开始开发相关的技术,仅止于讨论。绝大部分的条目是正(繁)简体共同存在一篇文章之中,少数条目是拥有正(繁)简两个不同的版本,例如法国曾经使用两种不同版本:法国与法国,或是“日本/简”,“日本/繁”。其他维基百科可以使用zh-tw与zh-cn做跨语言连结。中文维基内部的正(繁)简跨语言连结则是使用〖中文维基百科|繁〗这样的方式做连结。这种方式可以使两种文字系统互不干扰,但却只能靠人工整合正体(繁体)简体两版本的差异。而公告、总集型页面则以正(繁)简并存的方式存在(如Wikipedia:Wikipedia的中文名/投票结果开头介绍部分依然是正〔繁〕简并存),以示正(繁)简体文字在中文维基百科具有相同的地位。在正体(繁体)简体转换功能启用之前,部分的使用者大量地将正体(繁体)文章全面改为简体,反之亦然,实际上却未编辑文章中的任何内容。如此的作法被视为一种破坏行为,正体(繁体)内容的缺少很容易被视为中文维基百科排挤正体(繁体)字的使用者。随着简体使用者大幅度的增长,中文维基百科从以往的正 (繁)简并存,逐渐成为简体为主流的百科全书。中文版成立以来就不断出现正体(繁体)版或是台湾版维基百科独立的呼声,从这段时间得到越来越多台湾使用者 的认同。经过大约两年的争论与等待,2004年9月,Zhengzhu加入中文维基,提出正(繁)简转换的处理方式为 此并制作了具体程式,开始进行正(繁)简转换功能的开发。该套转换程式一度以主要中文维基用户的所在地为字库分类,后简化为“简体”、“繁体”与“不转换 ”3类。中文正(繁)简转换系统因其易于手动添加及使用,成为中文维基百科解决正(繁)简问题的最实际并可行的方案。该套方案及程式在2005年的第1届维基媒体国际大会上由中文用户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为了免除如此的障碍,从2004年12月23日起,中文维基百科在服务器端提供一个功能──正(繁)简体自动转换功能,能够依据用户参数自动地转换不同的字体与词汇至用户端浏览。过去许多使用正(繁)简两种版本内容的文章逐渐合并。输入正(繁)简两种名称都可以检索浏览合并后的文章。转换功能免除了正体(繁体)简体的隔阂,也一并解决了中国大陆与台湾、香港之间词汇的分歧所带来难以跨越的障碍。最初在页顶的条目文字转换的标签只有“不转换”、“简体”及“繁体”三种,但“繁体”是使用台湾用语的繁体字,对习惯港澳用语的香港、澳门使用者感到不便。2006年11月,经投票通过后,页顶的条目文字转换的标签改为“不转换”、“简体”、“台湾正体”及“港澳繁体”四种。 在2007年1月,转换标签更增加至“不转换”、“大陆简体”、“台湾正体”、“马新简体”及“港澳繁体”五种。主要项目播报编辑特色与优良条目经过一定时间发展的维基百科一般都会产生“特色条目”,虽然真正100%符合维基百科完美作品标准的条目实际上并不存在,但特色条目依然是作为该语言维基百科中,通过多数人认可为比一般条目要更为完整、优秀的作品。它们一般是众多维基人共同协作的甜美果实,也可以是部分人独立完成的华彩篇章。每一篇特色条目都会在正文右上角和条目讨论页上注明标记。对于中文维基百科而言,特色条目的概念的出现始于2004年3月(中文维基百科实质开展近半年后),起初是由管理员们将个人认为较为完整的条目遴选为特色条目,而这种做法在中文维基百科步入条目数量与质量大幅增长后变得不符合发展的要求。此外,为尽快提升中文维基百科条目的质量,该年5月份,中文维基百科引入了一直持续到现在的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成为当时唯一一个成为特色条目的方法。但不久后,“特色条目评选”制度也许可有个人独立完成的条目参选特色条目。最早的特色条目是文化大革命与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经过第一次同行评审后伊丽莎白一世依然保留了特色条目的地位,该条目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最早的特色条目。但是在2007年2月8日,伊丽莎白一世 (英格兰)已被撤消特色条目资格。2007年2月26日,中文维基百科的特色条目数量正式突破100,第100个特色条目是哆啦A梦,但由于随后有数条特色条目被撤消资格,因此特色条目数目一度跌回100以下的水平。直到两个月后的4月28日才再度回到100个特色条目的数字。另一方面,中文维基百科很多条目拥有极佳的内容质素但其仍不足以成为特色条目;可能是因为其长度过短、或论题过广、或过于聚焦于某一话题、或是该条目所述的领域并不太知名。即那些具有成为特色条目潜力的条目,由维基人主动找出、编写,通过提名并通过的,将会成为优良条目。截至目前,中文维基百科拥有139条特色条目,当中以历史类最多,其次是文学艺术及政治类的条目。可能与参与者的爱好和日常工作,文化类条目的普及度较高所致。同时,中文维基百科拥有521条优良条目,数量正稳定上升当中,其中以政治类条目最多,但历史与地理类条目也占到很大比重。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开始于2004年5月,目的是集合维基人的力量,更快地合力打造更多特色条目。条目质量提升计划在动员更多维基人参与的同时,提升中文维基百科的写作质量,选取进行质量提升的条目由维基人投票决定,在经过数周的提升后复交特色条目评价。当中,特色条目评选得分最高的是欧洲,满分5.0分中平均得4.8分。除了主计划之外,其他领域下也设有自己的条目提升计划。例如香港条目提升计划是针对香港相关条目而发展的质量提升项目,以提升香港之条目至特色条目为目标。此外,还有台湾主题、化学主题、生物主题、足球主题,但后三者现时经已在荒废状态,只有香港和台湾的计划仍然继续正常运作。然而,自2006年起,由于维基人对编写条目的态度,转变成以独力完成为主,因此这些条目质量提升计划的成效大不如前。除了提升后的条目质素并无大改善,部份计划更陷入荒废的状态。2006年11月曾有维基人动议废除条目质量提升的主计划,但主流意见是倾向保留进行改革,直到现时还未有最后定案。2007年4月6日,由用户dgg32提出的用户条目质量提升计划正式试行。该计划目前预计试行3个月,到期后由维基人讨论其可行性,并且是否取代旧计划等问题。动员令动员令是中文维基百科特有的一种为增加条目数量与兼顾质量而进行的召集维基人编辑条目的活动,方式是部份维基人主动邀请其他维基人参与条目编辑。动员令可分“大动 员令”及“小动员令”两种。目前动员令已举办七次,其中前三次为大动员令,第四次为小动员令,第五次、第六次、第七次为大动员令与小动员令结合的方式。而第三至七次动员令更启用了加分机制。首次动员令举办于2006年7月15日到2006年8月1日;第二次是在2006年8月15日到2006年10月1日;第三次是在2006年12月1日到2007年1月1日;第四次是在2007年4月1日始到4月30日,这次动员令限定了生物动员令、翻译动员令、寰宇动员令、体育奥运动员令、音乐动员令和暗黑动员令六个主题;第五次是在2007年7月15日始到8月31日,第五次动员令指定了消灭外文、历史与世界遗产三个主题,编辑者既可以编写这三个主题的条目,也可以编写其他领域的条目,但编写特定三主题条目有额外加分;第六次是在2008年12月16日始到2009年1月15日,第六次动员令和第五次动员令一样采用大动员令加小动员令的模式,完成小动员令会有额外加分,第六次动员令的小动员令分别是消灭外文动员令、经济、金融动员令和科技动员令。第七次是在2009年7月15日始到2009年8月31日,依旧采用大动员令加小动员令的模式,完成小动员令会有额外加分,第七次动员令的小动员令多达七项,分别是优化工程、消红任务、体育、地理、节日、人物和计划页面翻译。第八次则会于2010年7月1日至8月28日举行,是次动员令将会引入中动员令,类似小动员令的一项动员令。一些维基人乐于接受这种活动,但亦有人表示反对。总的看动员令确实对中文维基条目质量产生一定促进作用,但因参加 人数有限而效果平平。关于动员令是否应该继续举办下去也多有争议。翻译工作中文维基参予了元维基的每周翻译计划,每星期从其他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翻译一篇条目。这个计划到现时为止已成功翻译超过100条中短篇幅的外语条目,为翻译工作提供榜样。专题及主题首页中文维基百科设有不同的专题。 专题是一个帮助各参与者去整理在维基百科中某一特定范畴的资料的资源。这不是提供那些资料的地方,而只是一个有关那些资料的资源:如那些资料应如何编排方 式、或是哪些内容是应当包括等等。而且各个专题的讨论页亦为那些对该题目有兴趣的参与者提供了一个讨论地方。截至2007年11月,中文维基百科共有 100个专题。对于特定范畴,中文维基百科还设有主题首页。 主题首页是为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感兴趣的维基人及一般读者提供的首页,用于帮助查找该主题的资料,并扩充与该主题相关的条目。一个维基主题可与一个或多个专 题相连,但与专供维基编者使用的维基专题不同,维基主题是同时为编者及一般读者服务的。截至2008年9月,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07个主题首页。工作小组及兴趣小组为凝聚对特定范畴感兴趣的维基人,中文维基百科设有不同的工作小组及兴趣小组。工作小组的主要焦点的中文维基百科内的站务维护,而兴趣小组则集合了对有兴趣编写特定范畴条目的维基人,借此进行意见交流。截至2007年11月,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0个工作小组及40个兴趣小组。地区维基人协作2005年8月,有香港的维基人者尺发起了香港维基人布告板。这是中文维基百科首个成立的地区性维基人布告板,作为香港维基人和对撰写香港条目感兴趣的维基人联络之用。该板的最大特色,是其香港条目提升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下,有数个条目质量得到了大幅提高,并成为特色条目。最早从此计划中出来的特色条目是香港电车,于该板的条目提升检讨中在满分5.0分中得到平均得分3.4分。继香港维基人在中文维基百科首创地区性维基人布告板之后,于2006年1月1日,有台湾的维基人阿儒发起了相同性质的台湾主题公告栏,以求将台湾的风土文化在维基百科里展现出来。其后,来自广东、中国中部、日本及澳门的维基人也建立了他们的维基人布告板。截至2007年3月,中文维基百科共有6个地区性维基人布告板。出版刊物维基读本的第一期封面,由Shizhao任主编中文维基百科从2005年起,由中文维基百科行政员Shizhao主持编写维基读本(第二期称为维基文摘)。维基读本是对维基百科上某种主题文章的精选的一个连续出版物,并且制作成PDF格式出版。维基读本每一个季度出版一期,两期出版后却未沿续。2006年第一届中文维基年会筹备期间,有提议重办维基文摘,但最后并未成事。另一方面,中文维基百科设有一个名为wikidigest的邮件组。该邮件组由中文维基人snowyowls建立于2005年12月,内容为中文维基百科新条目精选,目前定期向用户发送每日入选中文维基首页你知道吗栏目的条目。鉴于维基读本已荒废多时,中文维基百科用户信陵使于2007年3月13日,出版全新的《中文维基百科电子杂志》试刊版(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杂志初步计划每月出版一期,内容除了展示中文维基百科的特色内容,也会有用户专访、社群热门话题及最新统计数据等。然而,截至同年5月,仍没有该杂志的最新消息。互助客栈与询问处中文维基百科设有一个名为互助客栈的地方,用来讨论技术议题、方针和规则、以及中文维基百科的管理维护。这是中文维基人最主要的交流意见的地方。另一方面,面对着雅虎知识+一类知识型网站的流行,中文维基百科于2006年10月设立了一个名为询问处的地方,用来供使用者发问及解答任何与维基百科无关的问题。维基人社群播报编辑参与者中文维基百科的参与者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华文使用者,并非集中于中国大陆。东南亚拥有庞大的华语使用人口,但当地华人人口没有反映在该地区相关文章的书写量上,可能与东南亚华人多使用粤语、闽南语、客语或是当地华人已失去华文书写的能力有关。维基人的年龄跨度和一般人印象中“百科全书”的编辑者年龄跨度不同,其中不少活跃的维基人在生活中还是大学生及中学生,甚至有少数小学生的参予。此外,通过条目质量提升计划、访问与编辑总数上显示中文维基百科用户大部分对政治、历史、文化类条目报有较大的热情,因此特色条目、优良条目、新条目推荐中也以该类条目居多。另一个特色现象,就是由于来自香港的维基人很多都关心本地的事物,因此优秀的香港相关条目的比例也不少。截至2008年7月,中文维基百科有超过24万名注册用户,拥有195,070条条目和超过400万次的编辑。但活跃的维基人所做出的贡献却是占据了整个中文维基百科的大多数。编辑超过1,000次的维基人共有约300多人,而他们的贡献占了中文维基百科编辑总次数的约75%,而编辑超过10,000次的维基人的35人中,已贡献了超过三分之一的编辑总次数。。部分观点认为这是维基百科不易于新人上手或者对版权的要求严格的表现。一般而言,已经熟悉中文维基百科的用户大多使用互助客栈来进行日常的编辑交流,而专为新人设立了常见问题的集合社区。为了进一步加强维基社区之间各用户的交流,中文维基百科在维基百科人中通过地域、爱好及兴趣、毕业学校、政治倾向……各种不同的分类创立了各个维基人之间的交流板块。通过这个板块维基人可以很快找到自己的同乡、校友、志同道合的其他维基人。维基人可以通过这里寻求各种帮助,或发起当地维基人举行聚会。也可以找到维基的部分指导方针,工作小组与一些怪诞而罕见的条目。管理员2006年底,中文维基百科一共有86个管理员:29个来自中国大陆、16个来自台湾、14个来自香港、9个来自美国、5个来自加拿大、3个来自澳门,英国、澳大利亚、法国、韩国、德国、日本各一个,2个未鉴别。当前管理员人数为91人。聚会参与聚会的数位来自世界各地的维基人维基百科第一次的聚会──维基百科北京地区网友见面会,于2004年7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此后在上海、香港、台北、新竹都有维基人发起聚会,将网上的聚会带到了现实中。聚会的主题主要涉及中文维基百科的当时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发展的建议,因此讨论的焦点往往各有侧重。2005年8月,中文维基百科的Wing、阿仁、虎儿等数名用户参加了这一年的维基媒体国际大会,并在会上发表了由Zhengzhu撰写的关于简繁转换的技术性论文“Chinese conversion the wiki way”和主要由Mountain撰写的讲演稿“We-create-pedia in China”等多篇文章,受到了与会者的广泛关注。2006年4月,台北维基人开始展开每两星期一次的定期聚会,香港维基人于10月仿效。2006年12月,广东、北京、南京、香港及台北五个地区均计划举行冬季聚会,为中文维基百科成立以来同一个月内最多地方举行聚会的月份。2007年10月,粤港澳三地维基人在澳门举行秋聚,是澳门首次维基人聚会,并开展在澳门成立维基组织的工作。中文维基年会为使各地的中文维基人增加见面的机会,以及向外界推广中文维基百科的应用,中文维基年会因此而被发起。第一届中文维基年会已经在2006年8月26日至27日于香港的中文大学举行。超过一百名参加者参与是次的活动。这个年会更是全球第一个针对个别语系的维基聚会。由于台湾台北市成功取得2007年8月举行的第三届维基媒体国际大会主办权,因此第二届中文维基年会可能由澳门在2008年或2009年举办。网络讨论交流中文维基人依地区的习惯而有不同的网络交流方式,例如来自台湾的维基人多使用BBS与MSN互相交流,而来自中国大陆的参与者则较多使用QQ进行即时交流。但是随着参与者群体的不断交流和融合,这些不同网络交流方式的利用也并不绝对,比如,现在一些中国大陆的中文维基的网络会议也会使用MSN,以及Skype这样其他地区维基参与者常用的网络通讯软件。下面是一些大纪事:★ 2005年1月19日,以Wikipedia为主题的讨论看板成立于台湾批踢踢BBS站,并开始有计划的在BBS上推广维基百科。★ 2005年3月24日,中国大陆的维基人冷玉建立了以维基百科为主题的QQ群,其他大陆维基人也先后建立以维基百科为主题的QQ群,其中冷玉的两个群人数最多、讨论最为热烈。QQ群成为中国大陆的维基人网络即时交流的方式之一,接近甚至超越了其他维基百科的IRC频道的地位。★ 2006年4月26日,香港的香港地BBS建立维基百科版,并与台湾批踢踢BBS维基版建立转信关系,此暂为香港唯一开设维基讨论区的站台。维基荣誉与奖励2005年1月,Richy和Vipuser为进一步推动中文维基百科的发展,参考英文、日文版维基百科创建了目前中文维基百科通用的维基荣誉与奖励,并在不久后设立了以奖励Gmail或Wallop为主要方式的维基其他奖励,以作为对长期为中文维基百科付出贡献的维基人的肯定。此后新条目推荐制与条目编写竞赛制(该项目已停止)。这几措施在执行中既获得了确实的成效,带动了刚加入维基百科的新人的贡献热情,也走了不少弯路。同年8月,由Ffaarr和Super1发起了针对维基荣誉与奖励具体操作细节的一次讨论,并将之付诸投票通过。2006年2月,香港维基人布告板设立了维基香港创作奖,2007年3月始,ACG专题也设立了维基ACG专题创作奖。此二奖励为中文维基百科且为目前为止唯二独立于维基荣誉与奖励主计划的创作奖项,另外,维基香港创作奖也在2007年4月,再度分成维基香港内容奖与维基香港图像奖,让更多摄影好手可以不经由撰写条目的方式,参与摄影的协同工作。 [1]编辑被封播报编辑2021年9月17日据英国《泰晤士报》消息,在经过近一年时间调查后,维基百科的管理机构——维基媒体基金会以安全风险和信息“渗透”为由,宣布对“中国大陆维基人”(WMC)用户组采取行动,永久封禁7名编辑的账号,并撤销其他12名用户的管理和编辑权限。 [2-3]新手上路成长任务编辑入门编辑规则本人编辑我有疑问内容质疑在线客服官方贴吧意见反馈投诉建议举报不良信息未通过词条申诉投诉侵权信息封禁查询与解封©2024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百科协议 | 隐私政策 | 百度百科合作平台 | 京ICP证030173号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

无需代理访问和编辑中文维基百科 - 少数派

无需代理访问和编辑中文维基百科 - 少数派

无需代理访问和编辑中文维基百科 赛艇的同学 2017年09月25日 引入维基百科相信各位都熟悉,其「自由的百科全书」Slogan 和保持中立的态度受到人们的欢迎。维基百科同样也有中文版本,截至发稿时已有条目 96.4 万余篇,注册成员超过两百万人。同时,维基百科中文项目还有粤语、赣语、吴语、闽南语、闽东语、客家语、藏文、维吾尔文和文言文几大引申语言。MediaWiki 的维基语录、维基导游等项目也有中文版本。但在大陆境内维基百科和维基媒体的其他项目均遭多次屏蔽,目前,大陆用户仍然无法直接访问维基百科中文和其他语言页面。截止发稿时,中文维基百科、粤语、吴语、维吾尔文、维基新闻页面无法直接访问。即使这样仍然有很多来自中国的用户使用维基百科,他们大多数使用了科学上网的办法,这的确可以免受屏蔽。虽然本文的题目是「访问和编辑维基百科」,对于一些在维基百科只浏览的用户,可以先选择以下几种较为简单的办法,但无法编辑。众所周知的办法使用镜像网站 Wikiwand。由于是镜像网站,同步数据则需要一定时间,这也会造成也许你看到的页面并非维基百科最新编辑的内容。不过该网站同步效率也并非特别慢。查看「Apple Store」条目发现,9 月 14 日晚的一次更新 Wikiland 在 9 月 25 日(发稿时)前完成了同步,9 月 19 日晚的一次编辑发稿时并未同步。猜测更新周期可能为一周。不过浏览归浏览,当你发现维基百科有页面错误,或者想自己做一些补充时,使用代理访问维基百科编辑,则会看到如下页面:您现在使用的 IP 地址目前不能编辑维基百科。您可以浏览页面,但不能编辑或创建页。您正在使用的 IP 地址被判定用于代理工具,因此这一 IP 已经被封禁。为防止破坏,维基媒体基金会禁止使用部分代理工具来编辑维基百科。虚拟专用网络并不只是用来科学上网的,它还有很多其他的用处,其中的一点是可以隐藏自己的 IP 地址以减少自己访问网站留下的痕迹。也正因如此,有破坏者使用代理工具访问维基百科并做出无效、甚至错误的修改来毁坏维基百科。因此维基百科封禁了几乎所有的代理 IP,来避免破坏行为。因此本文将介绍两种并不复杂的办法,直接访问维基百科主站,并具有编辑权:Hosts 和 DNS。这也是维基百科官方推荐的两种方法。开始Hosts 方法Hosts 方法适用于很多系统,Windows、Mac 等电脑是比较好的例子。当然,许多 iOS 应用程序也加入了 Host 功能,在 iOS 上使用第三方 App 也可以用此方法达到目的。Windows 系统对于 Windows 7 用户,首先定位到文件夹 C:\Windows,并找到 notepad.exe,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文本编辑器代替,但必须以管理员方式运行。对于 Windows 8 以上用户,可以直接按下 Windows+R 启动运行,并输入 notepad,勾选管理员选项。打开文件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在底部加入以下内容:198.35.26.96 zh.wikipedia.org #中文维基百科198.35.26.96 zh.m.wikipedia.org #中文维基百科移动版198.35.26.96 zh-yue.wikipedia.org #粤文维基百科198.35.26.96 wuu.wikipedia.org #吴语维基百科198.35.26.96 zh.wikinews.org #中文维基新闻保存即可,如果提示无权访问,你也许没有以管理员方式运行编辑器。一般保存文件后,可以直接生效。如果未能生效,可尝试重启,或打开命令提示符(Win+R 运行,输入 cmd 并回车)执行以下命令:ipconfig /flushdnsmacOSMac 的方法几乎和 Windows 一样,只需单独提一下 hosts 文件的位置即可。在 Finder 菜单中找到前往并定位文件夹。输入 /etc/,并打开,找到 hosts 文件即可编辑,同样在底部加入上述内容即可。第三方工具根据不同 App 设置方法不同,可查询相应 App 的 Host 配置方法。支持通配符的也可以直接将 wikipedia.org 全站解析。下面以 Sxxge App 描述文件举例。修改之后不要忘了将维基百科网站设置为直接访问而非使用代理。以上 198.35.26.96 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 IP 地址,在国内一般使用该地址延迟较低,如果未能成功还可以更换一下服务器地址:208.80.153.224 位于美国卡罗尔顿208.80.154.224 位于美国阿什本91.198.174.192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DNS 方法一般来说,国内和国外的 DNS 解析都需要通过防火墙系统污染,但维基百科介绍仍有一些小型 DNS 可以回避污染,维基百科页面提供了两个 DNS 的地址。引用维基百科页面,使用 DNS 有如下注意事项:「值得注意的是,更改DNS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DNS服务器的控制者尽管无法监视您与网站之间传输的内容,但是却有能力记录您的IP地址和您试图访问的网站域名DNS服务商可能会将这些信息分享给第三方(例如政府和广告商),因此请仔细阅读服务条款,选择自己信任的服务商。」修改 DNS 也非常简单:Windows 由于版本不同不同,参见微软官网设置。macOS 可打开系统偏好设置,点击高级,选择 DNS,并直接添加所需 DNS 即可。iOS 和 Android 也可以修改,安卓手机请参考第三方教程。 iOS 的修改方法相信多数用户都了解,这里放三张简单的图片。在应用完上述设置后,你便可以使用中国大陆 IP 访问和编辑维基百科了。你还可以在多次优秀编辑后申请 IP 封禁豁免权,即使使用代理访问维基百科也不会收到编辑限制。2004 年 7 月,维基百科计划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封锁维基百科,将是对审查者的极大讽刺,因为我们不是他们宣称的任何一种审查对象;审查维基百科等于承认,恰恰是中立的事实数据令其担惊受怕。我们不是政治宣传机器,我们不是网络赌博,我们不是色情。我们是一部百科全书。 本文作者

赛艇的同学

忙于学业,请联系微博 @赛艇的同学

关注

热门评论

暂时还没有热门评论,先来评论一条吧 7 47

关联阅读

中文维基百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文维基百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目录

移至侧栏

隐藏

序言

1概况

开关概况子章节

1.1中文名的来源

1.2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

1.3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

2历史

开关历史子章节

2.1创立及初期状况

2.2媒體關注

2.3成長

2.4中国大陆的封鎖

3維基人社群

开关維基人社群子章节

3.1參與者

3.2參與者地區分布

3.2.1瀏覽來源地區分布

3.2.2編輯來源地區分布

3.3聚会

4批評及爭議

开关批評及爭議子章节

4.1百科規模

4.2被指對中國政府存在偏見

4.3政治自我審查與政治編輯戰

4.4香港國安法與維基媒體基金會行動

4.5其他网络百科的侵权行为

4.6条目造假争议

5影響

6註釋

7參考文獻

8外部链接

开关目录

中文维基百科

78种语言

Afrikaansالعربي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zərbaycancaBikol 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বাংলাCatalàНохчийнکوردیČeština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eutschZazakiΕλληνικά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فارسیSuomiFrançaisGaeilgeGalegoעבריתहिन्दीHrvatskiMagyarՀայերենBahasa IndonesiaItaliano日本語ქართულიҚазақша한국어KurdîLatvieš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ꯃꯤꯇꯩ ꯂꯣꯟBahasa MelayuNederlandsOccitanPolskiپنجابیPortuguêsRomânăРусский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Simple EnglishСрпски / srpskiSvenskaKiswahiliதமிழ்తెలుగుТоҷикӣไทยTagalogTürkçeТатарча / tatarça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Vepsän kel’Tiếng ViệtVolapük吴语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文言Bân-lâm-gú粵語

编辑链接

条目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编辑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引用本页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元维基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此條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12月18日)请协助補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會因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致使用者: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来源搜索:"中文维基百科" — 网页、新闻、书籍、学术、图像),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判定指引)。

此條目可能包含不适用或被曲解的引用资料,部分内容的准确性无法被证實。 (2021年1月24日)请协助校核其中的错误以改善这篇条目。详情请参见条目的讨论页。

中文維基百科繁简两种字体的网站标志截图

网站首頁截圖(简体中文版,旧版vector皮肤)网站类型网络百科全书语言简体中文、繁体中文(支持繁简转换)持有者维基媒体基金会创始人吉米·威爾士拉里·桑格多位中文維基人协助创立中文版本网址zh.wikipedia.org 商业性质否注册可选(未注册用户也可编辑)用户3,485,015名(其中59名为管理员)推出时间2002年10月24日,​21年前​(2002-10-24)现状活跃內容許可

文字採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

大多數內容也同時雙向對應GNU自由文件授權條款的內容

多媒體部分則依照不同性質而採用各種授權協議

本條目的朗讀版本(信息/下载)

有聲維基百科

此音频文件是根據條目“中文维基百科”2011年2月16日的修訂版本录制的,以中文朗讀,不會反映對該條目的後續編輯。(媒體幫助)

更多有聲條目

中文維基百科是网络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开放式协同合作计劃的中文版本,使用中文橫式書寫,为维基媒体计划中维基百科的一个语言分支。

中文维基百科成立于2002年10月24日,由非營利組織维基媒体基金会维持运作。截至2024年3月16日,中文维基百科共有1,409,604篇条目,3,485,015名用户,63名管理员。自2015年起,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再次遭到防火长城封锁[1][2]。即使中文維基百科在中国大陸被封锁,但它的活躍度仍然可以在维基百科所有語種中排名前十,截至2021年8月,中文维基百科的活跃維基人數量在維基百科所有語種中排名第8,該站的維基人主要來自台湾、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其他地區的华人华侨、中国大陆地区少数人使用“翻墙”工具突破防火长城封锁共同维护中文维基百科。

中文维基百科的瀏覽量主要來自香港和台灣。[3]

概况[编辑]

主条目:维基百科

中文名的来源[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繁体字 中文維基百科 简化字 中文维基百科 标音官话(現代標準漢語)- 汉语拼音 Zhōngwén Wéijī bǎikē - 通用拼音 Jhongwún Wéiji bǎike - 威妥瑪拼音 Chung1-wen2 Wei2-chi1 pai3-k'e1 - 國際音標[tʂʊ́ŋwə̌n wěɪtɕí pǎɪkʰɤ́]- 國語羅馬字 Jongwen Weiji baeke - 注音符號ㄓㄨㄥ ㄨㄣˊ ㄨㄟˊ ㄐㄧ ㄅㄞˇ ㄎㄜ闽语- 白話字 Tiong-bûn Uî-ki pah-kho - 臺語羅馬字拼音 Tiong-bûn Uî-ki pah-kho 吴语- 拉丁化 Tson1ven2vi4ci1pah2khu1 粤语- 粵拼 Zung1man4 Wai4gei1 baak3fo1 客語- 客語白話字 Chûng-vùn Ngùi-kî Pak-khô

在Ubuntu的Firefox瀏覽中文维基百科首頁

英语中的“Wikipedia”是「wiki」(一种可供多人协同写作的网络技术)和“encyclopedia”(百科全书)结合而成的混成词,网站初期时仅以“中文Wikipedia”为名,直到2003年10月21日,「Wikipedia」的中文名,经过13人讨论及投票后,确定为“维基百科”,“维基”两字除了音译类似于「wiki」,另外“维”字意为系物的大繩,也作“网”解释,引申为互联网;「基」是事物的根本,或是建筑物的底部,“维基百科”合起来可引申为互联网中装载全人类基础知识的百科全书[4]。

中文维基百科的副标题是“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是清朝政治家林则徐于1839年为广州越华书院所创作之对联的上联,而下联为“壁立千仞,无欲则刚”。[5]“海纳百川”语出《管子·形势解》,意指海洋之所以广大,是因为它不分你我地容纳了数以百计的河流;“有容乃大”則语出《尚書·君陈》。两句勉励待人接物应仿效海洋,以宽大的胸襟和宽容的态度去接纳不同的人事地物,這同时也契合了维基百科自由开放的宗旨。[來源請求]

秉承维基百科的特点[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正如維基百科本身,有三个特点,使中文维基百科与传统的中文百科全书有所区别:[來源請求]

中文维基百科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包含人类所有知識领域的百科全书,而不是一本字典、词典、论坛或任何其他性質的網站。

计划本身是一个wiki,允许大众广泛参与。中文维基百科是第一项使用wiki系统编撰百科全书的中文协作计划。[6]

中文维基百科是一部内容开放的百科全书。内容开放的材料允许任何第三方不受限制地[可疑]复制、修改及再发布材料的任何部分或全部。维基百科的文字以CC BY-SA 4.0许可协议提供。

和其它版本的维基百科一样,中文维基百科也是民主制、精英制、特权制的混合,通常大部分的内容,由普通的网友讨论、修改,通常为民主的形式,而维基管理员則因特殊、適當的理由而解除部分限制,例如修改首頁、删除不適當的条目或封禁用户。[7]

与其他语言版本的差异[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使用汉字书写,汉字是汉族或华人的共同文字,是中国大陆、新加坡、马来西亚、台湾、香港、澳门的唯一官方文字或官方文字之一。中文维基百科的编辑者來自于世界各地的漢語使用者,根据2006年9月初维基百科对各语版本的编辑者來源的统计结果,香港的编辑者占28.6%、台湾占25.9%,而美国和荷兰则分別占13.7%及8.2%。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编辑数量的统计,台湾占36.9%、香港26.3%、中国大陆20.9%,美国、加拿大及澳洲分別占5.6%、1.7%及1.6%。[8]

中文维基百科由來自各地、拥有不同背景、不同的政治立場与社会观念及地域的漢語使用者共同参与,其文章內容是全球漢語使用者相互协调折衷后的結果。中文维基百科成为来自中国大陆、台湾和香港的编辑們的战场,上演激烈的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的交鋒。[9]

历史[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個标志,于2002年11月中启用,並于2004年10月底停用,共使用了1年11个月,与当时的英文维基百科之标志相同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时的照片,当中有几位维基人在今天依然活跃

中文维基百科首页的早期版本

中文维基百科经常在重要的节日变更为相应的标志Logo与寄语,图为2005年春节时期中文维基百科的限时Logo

早期採用UseModWiki的中文維基百科,當時Wikipedia被翻譯為維奇百科

创立及初期状况[编辑]

2001年5月,中文维基百科计划与其他12种主要语言維基百科计划[註 1]同时成立,但当时維基百科網站不支持中文输入。同时期,与中文版有相同困扰的日语维基百科,权宜地使用罗马字母来撰写日语条目,中文维基百科在当时则只拥有少许的测试文字。[註 2]

2002年10月24日,Ghyll(现在的Mountain,真名苑明理[10])成功地藉由工具軟體辅助,撰写了实质中文內容的文章-“首页”,中文维基百科至此才算是真正开始运作,而Mountain也成为中文维基百科第一位参与用戶。[註 3]10月27日,中文维基百科移动到新伺服器,软件升级到Phase III,新版软件解決了中文输入的问题,域名同时改为zh.wikipedia.org。中文维基百科网站界面的中文化工作告一段落后,11月1日,Mountain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条似条目页面“计算机科学”,但仅为测试编辑,未输入实质条目內容。2002年11月17日,Mountain翻译了英文维基百科条目Computer Science,输入实质条目內容,创建了中文维基百科实质意义上的第一条条目「计算机科学」。中文維基百科早期,大部分長條目都是從英文翻譯過來的,原創的則以短條目居多。[註 4]

2002年至2003年,中文維基百科持續实现本地化與正(繁)简體自动转换。2004年12月23日,随着MediaWiki 1.4版的发布,中文维基百科初步实现正(繁)简体自动转换。[9]

媒體關注[编辑]

2003年10月20日,《中國電腦教育報》发表文章[11]介紹維基百科,這是中文媒體第一次正式報導維基百科。翌年2月15日,《新周刊》在第173期發表與維基百科有關的報導,[12]隨後幾週,許多媒體跟進報導,為中文維基百科帶來了大量的中国大陆維基人。2004年3至5月,維基人成倍增加,總條目數很快從6,000篇突破10,000篇。

2004年5月16日,《中時晚報》刊出《維基網路百科,大家一起寫》,[13]是臺灣主流媒體首次報導維基百科,隨後於6月28日,《聯合報》跟進報導《Wiki百科網書,你也可寫一筆》,為維基百科帶來大量的臺灣維基人,時值維基百科在中国大陆遭到封鎖,臺灣相關條目的編寫量大量增加,首頁也加入了臺灣的熱門新聞。

香港媒體對中文維基百科的關注較遲,是香港維基人發展起步較遲的主因之一。2006年2月20日,《明報》於副刊發表《生活百科:Wiki世界 自由開放》,這是香港媒體第一次正式報導維基百科。3月29日至3月30日,《頭條日報》於新聞故事連載發表《網友齊編「自由」百科全書 港八月辦首屆中文維基聯會》(按:應是中文維基年會),這是香港媒體第一次深入介紹中文維基百科。同年5月,《环球时报》报道维基百科,很多中国大陆青年以此得知并加入维基百科。[來源請求]

2013年10月27日,《纽约时报》发表一篇有关中文维基百科的报道,介绍中文维基百科在大中华地区的发展状况,同时采访了一些参与其中的活跃用户。[14]

成長[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數增長圖,2012至2013年因使用機器人而使條目數大幅增加

中文維基百科於2002年10月剛開始時,英文維基百科已有超過40,000條目,成為起步較遲的主要語言版本。2004年2月24日,中文维基百科突破5,000条目,但是其中有些文章包括正(繁)简两个版本;注册用户数也同时突破3,000人。2月27日,用户Ktsquare大量添加年份条目,使中文维基百科短短3天内突破6,000条目。5月14日,中文维基百科总条目数终于破万。隨著更多維基人加入,條目數量增長速度也穩步上升。到了2006年11月12日,中文維基百科條目數突破10萬,成為第12個超10萬條目的維基百科語言版本。[來源請求][註 5]

目前中文维基百科已有1,409,604条目,但该数量并不包括对话页、没有内部链接的条目、重定向页以及其他名字空间的页面,如果加上这些页面,截至2024年3月,总共有超過765萬頁,並有超過8160萬次編輯。共有3,485,015名註冊用戶曾参与編輯,當中編輯過千的維基人共有1,154人以上,而他們的貢獻佔了中文維基百科編輯總次數的約73.6%。中文維基百科擁有61名管理員及7名行政員,負責站內日常維護工作。[15]

中国大陆的封鎖[编辑]

中国大陆封锁维基百科時間表及百度百科發起日的比較

主条目: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称有权依照自己制定的法律审查互联网內容,对一些有争议或违反中国大陆国家法律、不利于中国共产党和涉及色情的网页內容采取限制或屏蔽措施。維基百科網站對一般民众是容易接觸获得的,但在维基百科计划成长的记录上,从2004年到2008年,在中国大陆遭遇过六次大规模封锁,其中不完全封锁一次。以上封锁皆无预警、无预先告知,且中国相关机构沒有给予维基百科封锁的原因与理由。[來源請求]

2008年7月31日,对维基百科的全面封锁解除,从北京奥运会开始直到2015年5月中旬,维基百科都可正常访问,中国大陆民众也可以自由访问、编辑维基百科。随后再次全面封锁。在此之前使用HTTPS模式以及移动端APP可以瀏覽任意条目,但使用HTTPS連接有可能會被GFW干擾,如2013年5月底至2013年12月19日期间維基百科的HTTPS連接曾被全面屏蔽,后被解封,但移动版主页仍被屏蔽。[16]

2019年4月22日,包括中文在内的所有语言版本的维基百科都无法在中国大陆正常访问。[17]对维基百科的封鎖除影响中国大陆用户查阅维基百科外,客观上也影响了中文維基百科的发展,導致了使用人数減少、条目增长緩慢以及來源地贡献者比例不均衡等问题。[18]

維基人社群[编辑]

中文维基百科浏览量年度统计(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

中文維基百科統計

注册用戶數

條目總數

檔案總數

管理員數目

3,485,015

1,409,604

66,544

63

參與者[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的參與者來自世界各地,根據維基媒體統計,截至2021年1月,中文維基百科的大部分編輯來自台灣和香港。[19][20]其他的則來自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美國等華僑華人較多的地域,也有一些來自中國大陆的,但人數比台灣和香港的少得多。[21]

截至2024年3月,中文维基百科有超過100万注册用户,[15]2012年12月,活跃用戶(註冊且月編輯數超過五次者)2173位。[22]活跃维基人的贡献占整个中文维基百科的大多数。編輯過千的維基人約1082人,而他們的貢獻約佔中文維基百科編輯總次數的70.9%,而116名編輯過万的維基人貢獻了超過三分之一的編輯總次數。[23]

中文維基百科的註冊用戶超過250萬,不過2018年8月的統計顯示,活躍用戶只有2935人。有來自浙江的編者表示有不少曾投入很多感情的用戶已經徹底放棄,主要原因是與對維基的編輯規則非常失望相關,如管理員輕率删除、回退條目使編輯者成果被否定。而維基百科在無法获得实质奖励的情况下,讓用戶沒有繼續參與的動力。[24]

參與者地區分布[编辑]

中文維基百科的使用者主要来自臺灣、香港、中國大陆,美國、加拿大等地亦有一定的使用量。

以下地区统计由IP地址得出,由于中国大陆对维基媒体的封锁,中国大陆使用统计并不准确。

瀏覽來源地區分布[编辑]

下表為中文維基百科瀏覽來源,本數據根據由IP統計產生,最新數據為2018年9月。

2011年11月至2012年10月,根據統計,中文維基百科於臺灣、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為該地區瀏覽第一位的語言版本;於新加坡、紐西蘭及澳洲則位居第二,僅次於英語維基百科;於美國、加拿大、日本及馬來西亞位居第三位。

访问者来源(2018年9月)[25]

地域

百分比

台灣

50.5%

香港

18.8%

美國

9.6%

馬來西亞

3.2%

日本

2.5%

新加坡

2.1%

加拿大

1.9%

澳洲

1.5%

南韩

1.5%

中国大陆

1.0%

澳門

1.0%

英國

1.0%

德國

0.9%

荷兰

0.8%

法國

0.6%

新西兰

0.3%

越南

0.2%

意大利

0.2%

其他地區

2.4%

編輯來源地區分布[编辑]

下表為中文維基百科編輯來源,本數據根據由IP統計產生。

2009年7月1日 - 2013年9月30日,根據統計,中文維基百科於臺灣、中國大陸、香港及澳門為該地區編輯第一位的語言版本;於澳洲及新加坡則位居第二,僅次於英語維基百科;於美國、加拿大、日本、紐西蘭及馬來西亞位居第三位。

编辑者来源(2021年7月)[26]

地域

百分比

台灣

46.2%

香港

30.8%

美國

7.2%

馬來西亞

4.6%

日本

2.9%

加拿大

1.6%

澳門

1.5%

英國

1.5%

德國

0.9%

南韩

0.9%

未知(原文如此)[26]

0.6%

澳洲

0.6%

荷兰

0.4%

法國

0.3%

其他地區

0.9%

2018年9月中文維基百科在各地瀏覽量所佔比例[27]

2018年9月中文維基百科在两岸四地瀏覽量所佔比例[27]

聚会[编辑]

2013大连寒假聚会

中文维基百科第一次聚会──维基百科北京地区网友见面会,於2004年7月25日在北京大学举办。此后在上海、台北、香港都有维基人发起聚会。聚会的主题主要涉及中文维基百科的当时遇到的问题和一些发展的建议,因此讨论的焦点往往各有侧重。目前定期举办维基人聚会的城市有青岛、香港、台北、台中、台南、高雄、新竹等地。聚会之间的间隔周期从一周至一年不等。

中文維基年會邀請到陸恭蕙、單仲偕、資訊科技界的莫乃光等香港人士與會

第一屆中文維基年會在2006年8月26日至8月27日於香港中文大學舉行。超過一百名維基人參與。是次年會是第一個單一語言百科社群的維基聚會。第二屆中文維基年會於2009年12月26日至12月27日在澳門旅遊學院舉行。[28]年會由澳門維基媒體協會主辦,香港維基媒體協會協辦。

批評及爭議[编辑]

主条目:對維基百科的批評

百科規模[编辑]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許多批評將中文與其他已開發國家語言相比較,認為中文維基百科的規模與中文人口不成比例。而许多重要的条目仍无人撰写,或內容不足而成為小作品和小小作品,相比其他语言维基百科仍有所不如。而在2008年8月中国大陆政府解除大部分封锁以来,条目增长速度仍旧非常缓慢,除了偶爾出現机器人的贡献短期快速增長外,長期平均每天新增不到200条。但自从2012年2月条目数突破四十万条后,增长速度显著加快,活跃用户明显增多。在高峰时间段,每天甚至会增加数千条新条目(主要依賴資料庫創建短條目)。

虽然臺灣、港澳以及海外华人至少超过五千万,但在中國大陸,大多數網友傾向於在百度百科、互动百科,以及知乎等問答式的網站發文及討論。而从2015年5月19日下午開始,中文维基百科在中国大陆无法被访问[29]。

被指對中國政府存在偏見[编辑]

由於中文維基百科大部分的編輯是來自台灣和香港[19],不少中國大陆的官員和學者指控中文維基百科普遍存在的嚴重的反華偏見。[30]中國大陸學者甘莅豪和翁彬婷在《社会科学》發表一篇名為《中國對外傳播在維基百科平台中的機遇與挑戰》的論文[31],他們認為,“由於受到外國媒體的影響,維基百科條目中存在大量對中國政府的偏見”。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寫了一篇文章,指“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敦促維基百科中以客观真实的方式反映中國政府的声音和观点。[32]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在接受BBC採訪時表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33]

政治自我審查與政治編輯戰[编辑]

此章节可能包含原创研究或未查证内容。

2006年11月30日,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其中一篇報導批評中文維基百科敘述另一種歷史觀。[34]報導內容提及中文維基百科對毛澤東等條目進行美化,只敘述中国共产党和政府的觀點。雖然事後證實這篇報導提及的內容存有嚴重錯誤,但部份中文媒體仍繼續作出報導。中文維基人社群也曾進行澄清,[35]但自我審查等類似的批評未完全地消失。

2015年6月17日,中華民國總統參選人洪秀柱的陣營指控中文維基百科受到泛綠網軍的控制,而泛綠陣營則反駁称不可能有此操作。[36]

2015年8月23日,《臺灣蘋果日報》報導稱,名嘴歐崇敬宣佈參選後,其維基百科頁面遭不實抹黑編輯,與惡意刪除個人資料150餘次。歐本人親自編輯修正錯誤資料,被以回退不過三原則,封鎖其編輯權限,歐懷疑是綠營發動的網路攻擊。[37][38]

2015年8月29日,國立臺灣大學助理教授陳峙維在《臺灣蘋果日報》發表評論,認為條目許石會被提刪是因為中文維基百科受到中國大陸的打壓。[39]台灣維基媒體協會祕書長王則文表示這是對維基百科有所誤解的情況下所做出的不實指控。[40]

2018年4月,中國民用航空局要求各國國際航空公司在2018年7月25日前將台灣航站名稱中的國家更改為「中國」。加拿大航空的航點選擇遵從中國民用航空局的要求,中文維基百科條目加拿大航空航點內的台灣航點國家一欄同樣被人從“台灣”改成“中國台灣”。此一變更很快演變為編輯戰。最終促使維基百科管理員保護該條目[41]。

2019年4月13日,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原定在台中市举办2019年首届和平统一发展论坛。同日,中文维基百科卢秀燕条目被破坏,条目中卢秀燕的名字旁被加上“卖国贼”三字。[42]

2019年,受香港反對逃犯條例修訂草案運動影響,一些與運動相關的條目屢遭政見不同的用戶修改對抗,引發連場編輯戰,例如條目反修例運動[43][44][45]和香港黑警[46]。

2020年10月5日,大公報刊文,指責中文維基百科條目太子站襲擊事件存在大量失實描述,大公報記者甚至認為維基百科不配稱為百科全書[47]。次日又發文指責條目陈彦霖死亡事件中存在“不少过时、失实和充满臆测的描述”[48]。

此外,台灣維基媒體协會(原中華民國維基媒體協會)理事以及香港維基人指控有來自中國大陸的网络评论员(俗称“五毛”)或小粉紅[49]翻墻來到中文維基百科宣傳有利於中国共产党的觀點[50],試圖降低政治立場與他們不一致的媒體的可靠性,抵制與他們政治立場不同的台灣維基人當選管理員[51][52]。中国大陸的学者則認為由于外国媒体的影响,维基百科上很多条目对中国政府有偏见[30]。另外也有來自大陸的編輯反控港台維基人經常嘗試改變「文章的平衡或語氣」及偏向西方立場,来自中国大陆的前維基百科管理員閆恩銘說︰「你正在消除親北京的聲音,因此天平將向維基百科內部的反北京力量傾斜。」[53]

香港國安法與維基媒體基金會行動[编辑]

主条目:2021年维基媒体基金会针对中文维基百科的行动

参见: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大常委会于2020年通過《港區國安法》并将其列入《基本法》附件三后,7月11日香港自由新聞報道,中文维基用戶 Walter Grassroot 在大陆维基编辑者的QQ群中呼籲綫上舉報所有香港用戶組用戶。[54]在維基媒體基金會尚未對港版國安法適用於維基用戶發表相關聲明前,中文維基百科香港用戶組隨即發出聲明,稱“目前已联系维基媒体基金会在维基百科总部的信任和安全团队。”作爲相關用戶對國安法提報威嚇行爲之回應[51]。

而關於國安法本身,维基媒体基金会于2020年7月曾发布声明;“...除非對在該法律之有效性進行徹底分析,並對相關律例、人權標準及維基社群成員的安全進行全面之評估。否則维基媒体基金会目前將不會向香港政府提供任何數據。”並稱“我們只有在被認爲是可信並迫在眉睫之事宜,且我們的數據能防範這些威脅于未然;抑或是在我們的管轄範圍内,根據適當且可執行之法律,要求我們披露這些非公開的用戶信息”[55]。

2021年9月14日北京时间0时许,维基媒体基金会永久禁制了包括Walter Grassroot在内的7名用户,[56]并取消另外12人的管理员权限[57]。涉事的中国大陆维基人用户组(Wikimedians of Mainland China,WMC)随即发表名为“丢掉幻想,准备斗争”的公开信,批評維基媒體基金會[58][59]。

其他网络百科的侵权行为[编辑]

百度百科等网站抄袭了许多维基百科中的条目。其在版權審查方面不完善,用戶經常在不同網站上整篇文章連图片一起複製粘贴,都不會因為採用了侵權材料而被删除。尤其在新闻热点类条目中,百度百科中的内容常常与新闻报道中的完全一致,同时将一些只能有限度轉載的图片一起照搬。[60][61]2011年,中文维基社群表示,即将向各传媒发放新闻稿及向百度发出侵权书面正式通知,明确表达他们对于百度百科涉嫌侵犯维基百科权益问题的态度;维基社群在未定稿的通知函中称,他们发现百度百科转载维基百科的文章,共有1600多篇。[60][62]但后来由于无定案共识且已造成未曾预料的影响而最终取消。[62]

条目造假争议[编辑]

主条目:2022年中文維基百科古羅斯歷史系列條目偽造事件

2022年6月,一位名叫折毛的中文維基百科用戶被发现虛構多個古羅斯史條目。最終該用戶被永久封禁[63]。

影響[编辑]

2007年在臺北舉辦的2007維基國際年會許多臺灣學生表示,在寫學校「研究報告」多會使用維基百科查詢資料,因為臺灣學生平時習慣Google等搜尋引擎的查詢模式,較為喜好查閱維基百科作為資料收集處。因此儘管大學校在校園網域齊備各種的專業資料庫且完全免費,臺灣學生卻仍不習慣使用其他的專業資料庫。[64]

參與2007年維基國際年會的學生表示,在其大學研究報告中引用了維基百科資料,但被指導教授認為「維基百科並無學術可信度」,而得到了極低的分數。[64]

註釋[编辑]

^ 包括阿拉伯语、荷兰语、德语、世界语、法语、希伯来文、意大利语、日语、葡萄牙语、俄语、西班牙语、瑞典语。

^ 中文维基百科最早的网址为 chinese.wikipedia.com、zh.wikipedia.com、zho.wikipedia.com、chi.wikipedia.com。

^ 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一位用戶是系统开发人员Brion VIBBER,而第一個参与者则是Mountain,同时也是中文维基百科的第二位用户。

^ 中文維基百科開始於2002年10月24日,當時英語維基百科已有4萬條條目,許多後來發起的不同語言維基百科计划的初期,也有許多條目是從英文維基的條目翻譯過來。

^ 維基百科創辦人吉米·威爾士創辦維基百科時,目標之一是每個語言版本均收錄十萬以上的條目。英語維基百科2003年1月22日率先達成此目標,當時中文維基百科條目還不足一千。[來源請求]

參考文獻[编辑]

^ Wikipedia founder defends decision to encrypt the site in China. The Verge. 2015-09-04 [2020-02-1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 China has blocked Wikipedia again. PixelsTech.net. 2015-12-05 [2015-12-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2-08). 

^ Wikimedia Statistics - Chinese Wikipedia - Page views by country. [2022-06-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Wikipedia:Wikipedia的中文名

^ 《晚清巨人传·林则徐》,薛桂芬著,徐立亭编,哈尔滨出版社,编号ISBN 7-80557-894-X

^ 版本.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2020-12-12 [2020-12-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8-16) (中文). 

^ 林宏達. 維基資料量比《大英百科》多七倍. 商业周刊. No. 960 (台湾). 2006-04-17 [2006-11-2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07-02-25) (中文(臺灣)). 

^ Page Edits Per Wikipedia Language. statswikimedia. [2011-04-2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3). 

^ 9.0 9.1 Grace Tsoi. 中文版維基百科,呈现不同版本的中国. 纽约时报. 2013-10-30 [2013-12-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04). 

^ 危机中的维基百科:网络乌托邦在水军围攻中挣扎. 新民周刊. [2021-05-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29). 

^ 我也來寫百科全書—《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10月20日

^ 知識狂歡時代的自由百科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新周刊第173期,2004年2月15日

^ 維基網路百科,大家一起寫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中時晚報,2004年5月16日

^ GRACE TSOI. Wikipedia China Becomes Front Line for Views on Language and Culture. 纽约时报. 2013-10-27 [2013-10-3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0-31) (英语). 

^ 15.0 15.1 中文維基百科實時統計

^ zh.wikipedia.org 在中国的审查情况. vgreatfire.org. [2013-12-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3-12-24). 

^ 德国之声. 维基百科在华全面遭禁. [2019-07-1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7-10). 

^ Thomas Fox-Brewster. Wikipedia Disturbed Over Fresh China Censorship. Forbes. 2015-05-22 [2015-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7). 

^ 19.0 19.1 [stats:#/zh.wikipedia.org/contributing/active-editors-by-country/normal%7Ctable%7Clast-month%7C(activity-level)~5..99-edits%7Cmonthly Chinese Wikipedia, Active editors by country] 存档副本.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Wikimedia Statistics

^ table|last-month|(access)~desktop*mobile-app*mobile-web|monthly|Chinese Wikipedia, Page views by country 存档副本.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Wikimedia Statistics

^ table|last-month|(activity-level)~5..99-edits|monthly|Chinese Wikipedia, Active editors by country 存档副本. [2019-01-20].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Wikimedia Statistics

^ Chinese Wikipedia at a glance [中文维基百科纵览]. [2012-04-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05-20). 

^ 维基百科数据 (中文(简体)). [永久失效連結]

^ 何吉數. 牆外百科牆裡人:中國大陸的維基編輯們. 端傳媒. 2019-12-13 [2020-08-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3-22). [存在利益冲突]

^ Wikimedia Traffic Analysis Report - Page Views Per Wikipedia Language - Breakdown. stats.wikimedia.org. [2021-08-1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12-25). 

^ 26.0 26.1 Wikimedia Statistics - Chinese Wikipedia - Active editors by country. stats.wikimedia.org.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1). 

^ 27.0 27.1 WiViVi - Wikipedia Views Visualized. stats.wikimedia.org. [2021-08-1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05). 

^ 第二屆中文維基年會昨舉行 不到一成網民編撰維基百科主動不足. 澳門日報: A2. 2009年12月27日. [永久失效連結]

^ Solidot - 中文维基百科被屏蔽. [2015-05-1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5-21). 

^ 30.0 30.1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 BBC.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存在利益冲突]

^ 甘莅豪; 翁彬婷. 中国对外传播在维基百科平台中的机遇与挑战. 社会科学. ISSN 0257-5833. doi:10.13644/j.cnki.cn31-1112.2019.06.001. 

^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 BBC News 中文. [202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中文(简体)). 中国国际出版集团的丁洁撰写。这篇文章辩称:“维基百科关于中国的主要政治言论的内容缺乏系统的整理和维护”。文章也敦促“在词条中反映我们的声音和观点,以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国道路和中国思想对其他国家和历史影响”的重要性。 

^ 维基百科台湾词条背后的编辑权之争. BBC News 中文. [2022-05-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1-14) (中文(简体)). 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助理教授徐洛文(Lokman Tsui)告诉BBC Click节目:“讲中国故事"这个概念在过去两年获得了极大的关注”。 他们认为,“海外很多对中国的看法确实有误解。” 

^ Chinese-language Wikipedia presents different view of history (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國際先驅論壇報》,2006年11月30日

^ 大家都誤解了維基百科. 《臺灣蘋果日報》. 2006-12-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29). [來源可靠?]

^ 維基「洪秀柱」遭修改 藍營:維基百科長期被民進黨把持. 三立新聞網. 2015-06-17 [2015-06-2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6-30). 

^ 名嘴歐崇敬參選被改維基 懷疑是對手所為 提告立委李俊俋、競選總部主委涂醒哲. 快點TV. 2015-08-23 [2015-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10-24). 

^ 名嘴歐崇敬參選被改維基 他告對手. 蘋果即時. 2015-08-23 [2015-09-0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24). 

^ 被中國管理員綁架的「維基百科」. 蘋果日報. 2015-08-29 [2015-08-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1). 

^ 維基百科上的兩岸情仇. 蘋果日報. 2015-08-31 [2015-09-0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09-04). 

^ 中國愛國網民占領維基 台灣又被改名. 新新聞.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來源可靠?]

^ 卢秀燕维基百科被改“卖国贼”市府保留法律追诉权. 联合新闻网. 2019-04-13 [2019-04-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4-13). 

^ 兩岸角力 維基百科編輯成為另類戰場. 中央廣播電臺. 2019-10-07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 維基百科成網民第二戰場 「反逃犯運動」內容一日遭 65 次修改. Unwire.hk. 2019-10-08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0-08). 

^ China and Taiwan clash over Wikipedia edits. BBC. 2019-10-05 [2019-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12-03) (英语). [存在利益冲突]

^ 良心編輯抗五毛  「香港黑警」狂刪文 粵語版留真相. 蘋果日報. [2020-07-0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07). [來源可靠?]

^ 維基百科散播恐謊. 大公報. [2020-10-0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8). [來源可靠?]

^ 维基百科 死无对证. 大公網. [2020-10-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29). [來源可靠?]

^ 【Back Up 香港.1】維基百科編輯戰. 立場新聞.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06). 

^ 陳瑞霖. 別讓中國愛國五毛的手伸進維基,台灣維基社群呼籲正視問題與開發偵測不當編輯. 科技新報. [2020-10-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11-05). [存在利益冲突]

^ 51.0 51.1 Cheng, Selina. Wikipedia wars: How Hongkongers and mainland Chinese are battling to set the narrative.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2021-07-11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英国英语). 

^ 【資訊戰】中文維基百科成中港戰場 中國編輯稱向國安舉報香港編輯. 自由亞洲電台. 2021-07-12 [2021-07-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7-17). 

^ 維基百科中文版上演「編輯之戰」 中立原則受挑戰. BBC News 中文. 2021-10-30 [2022-04-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30) (中文(繁體)). 

^ 【资讯战】中文维基百科成中港战场 中国编辑称向国安举报香港编辑. Radio Free Asia.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4) (中文). 

^ New Chinese national security law in Hong Kong could limit the privacy of Wikipedia users. Wikimedia Foundation. 2020-07-15 [2021-07-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6) (美国英语). 

^ 基金會行動/2021年9月聲明 - Meta. meta.wikimedia.org.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9) (英语). 

^ Exclusive: Wikipedia bans 7 mainland Chinese power users over 'infiltration and exploitation' in unprecedented clampdown. Hong Kong Free Press HKFP. 2021-09-14 [2021-09-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2-21). 

^ 维基封锁7名中国大陆用户 指为保障用户安全. 美國之音.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10-27). 

^ 維基百科禁 7 內地用戶 指有滲透起底風險 內地群組:準備鬥爭. 立場新聞 Stand News. [2021-09-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9-15). 

^ 60.0 60.1 萧萧. 与维基百科站在一起. 快科技. 2011-04-25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8-06). 

^ 腾讯科技. 百度百科又陷抄袭风波 互动网称连错误都一样. 腾讯科技. 2007-08-13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2). 今年8月初,百度百科遭遇到维基百科创始人吉米·威尔斯(Jimmy Wales)的侵权指责。吉米表示,百度将维基百科内容列为自己的版权内容,这种行为构成了侵权。百度随后回应称,维基百科的指责属无稽之谈,百度百科权利声明中明确表示知识条目的版权属于原作者,并非百度自身。如今,国内的互动维客对百度百科的侵权指责,再度引起行业对百科知识产权的关注。 

^ 62.0 62.1 [05:00]中文维基百科拟正式声讨百度百科侵权(百度回应). CnBeta.COM. 2011-04-24 [2020-04-08].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06-03). 

^ 維基百科遇公信力危機. [2022-08-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7-05). 

^ 64.0 64.1 陳徵蔚. 維基百科「致命的吸引力」. 聯合線上公司. 2007-08-06 [2010-09-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1-04-30) (中文(臺灣)). 

外部链接[编辑]

元維基有相關資訊:Chinese Wikipedia

维基共享资源上的相关多媒体资源:中文维基百科

官方网站 (移动端)

中文維基百科的統計圖表

汉字文化圈主题

维基百科主题

查论编維基百科列表超過五百萬篇條目

英文

宿霧文

超過二百萬篇條目

德文

瑞典文

法文

荷蘭文

超過一百萬篇條目

俄文

西班牙文

義大利文

埃及阿拉伯文

波蘭文

中文

日文

越南文

瓦瑞文

阿拉伯文

烏克蘭文

葡萄牙文

超過五十萬篇條目

波斯文

加泰羅尼亞文

塞爾維亞文

印尼文

書面挪威文

韓文

芬蘭文

匈牙利文

捷克文

超過二十萬篇條目

塞爾維亞-克羅埃西亞文

閩南文

羅馬尼亞文

土耳其文

巴斯克文

車臣文

馬來文

世界文

希伯來文

亞美尼亞文

保加利亞文

塔塔爾文

丹麥文

南亞塞拜然文

斯洛伐克文

哈薩克文

米南佳保文

愛沙尼亞文

克羅埃西亞文

白俄羅斯文

立陶宛文

希臘文

簡單英文

超過十萬篇條目

亞塞拜然文

加利西亞文

斯洛維尼亞文

烏爾都文

新挪威文

喬治亞文

印地文

烏茲別克文

泰文

拉丁文

泰米爾文

威爾斯文

沃拉普克文

馬其頓文

阿斯圖里亞文

粵文

拉脫維亞文

孟加拉文

塔吉克文

緬甸文

南非文

超過五萬篇條目

馬達加斯加文(粵语:馬拉加什文維基百科)

奧克文

波士尼亞文

阿爾巴尼亞文

低地德文

吉爾吉斯文

舊白俄羅斯文

馬拉亞姆文

尼瓦爾文

馬拉地文

泰盧固文

布列塔尼文

威尼斯文(英语:Venetian Wikipedia)

皮德蒙文

爪哇文

海地文

西旁遮普文

斯瓦希里文

巽他文

盧森堡文

巴什基爾文(英语:Bashkir Wikipedia)

愛爾蘭文

西利西亞文

冰島文

庫德文

倫巴底文

超過二萬篇條目

塔加洛文

西菲士蘭文(英语:West Frisian Wikipedia)

楚瓦什文

吳文

阿拉貢文

旁遮普文

尼泊爾文(英语:Nepali Wikipedia)

約魯巴文(英语:Yoruba Wikipedia)

巴伐利亞文(英语:Bavarian Wikipedia)

中庫德文(英语:Sorani Kurdish Wikipedia)

扎扎其文(英语:Zazaki Wikipedia)

伊多文

古吉拉特文(粵语:古加拉特文維基百科)

阿勒曼尼文

康納達文

低地蘇格蘭文

西西里文

比什努普里亞-曼尼普爾文

奇楚瓦文(粵语:奇楚華文維基百科)

國際文(文言文:國際語維基大典)

蒙古文

超過一萬篇條目

薩莫吉提亞文(英语:Samogitian Wikipedia)

奧里亞文

納瓦荷文(法语:Wikipédia en navajo)

僧伽羅文(法语:Wikipédia en cingalais)

閩東文

伊洛卡諾文(法语:Wikipédia en ilocano)

蘇格蘭蓋爾文

阿姆哈拉文

意第緒文(英语:Yiddish Wikipedia)

拿坡里文

布吉文(英语:Buginese Wikipedia)

瓦隆文

明格列爾文(英语:Mingrelian Wikipedia)

信德文(英语:Sindhi Wikipedia)

上索布文(法语:Wikipédia en haut-sorabe)

邁蒂利文(英语:Maithili Wikipedia)

班尤馬山文(英语:Banyumasan Wikipedia)

法羅文(英语:Faroese Wikipedia)

馬贊德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zandarani)

林堡文(粵语:林堡文維基百科)

薩哈文(英语:Sakha Wikipedia)

艾米利亞-羅馬涅文(法语:Wikipédia en émilien-romagnol)

奧塞提亞文(英语:Ossetian Wikipedia)

普什圖文

梵文(英语:Sanskrit Wikipedia)

北菲士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frison septentrional)

中比科爾文(英语:Central Bicolano Wikipedia)

哥倫打洛文(哥伦打洛文:Wikipedia bahasa Hulontalo)

文言文

亞齊文(法语:Wikipédia en aceh)

山地馬里文(英语:Hill Mari Wikipedia)

草原馬里文(英语:Meadow Mari Wikipedia)

斐濟印地文(法语:Wikipédia en hindi des Fidji)

豪薩文(英语:Hausa Wikipedia)

克里米亞韃靼文

峇里文(印度尼西亚语:Wikipedia bahasa Bali)

撣文(英语:Shan Wikipedia)

科塔瓦文(法语:Wikipédia en kotava)

利古里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ligure)

祖鲁文

拉迪恩文(英语:Ladin Wikipedia)

曼尼普尔文

超過五千篇條目

阿薩姆文(英语:Assamese Wikipedia)

客家文

塔倫蒂諾文(法语:Wikipédia en tarentin)

邦板牙文(英语:Kapampangan Wikipedia)

西亞美尼亞文(英语:Western Armenian Wikipedia)

高棉文

北塞索托文(法语:Wikipédia en sotho du NordNorthern Sotho)

盧森尼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rusyn)

北薩米文(英语:Northern Sami Wikipedia)

比哈爾文(英语:Bhojpuri Wikipedia)

西佛拉蒙文(法语:Wikipédia en flamand occidental)

毛利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ori)

荷蘭低地德文(英语:Dutch Low Saxon Wikipedia)

納瓦特爾文(法语:Wikipédia en nahuatl)

薩丁尼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sarde)

維普斯文(法语:Wikipédia en vepse)

贛文

厄爾茲亞文(英语:Erzyan Wikipedia)

阿布哈茲文(英语:Abkhazian Wikipedia)

吉拉基文(英语:Gilaki Wikipedia)

藏文

紹納文(法语:Wikipédia en shona)

科西嘉文(英语:Corsican Wikipedia)

索馬利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somali)

土庫曼文(法语:Wikipédia en turkmène)

沃羅文(法语:Wikipédia en võro)

卡舒比文(法语:Wikipédia en cachoube)

科米文(英语:Komi Wikipedia)

西方國際文(法语:Wikipédia en interlingue)

曼島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nnois)

法蘭克-普羅旺斯文(法语:Wikipédia en francoprovençal)

皮卡第文(法语:Wikipédia en picard)

艾馬拉文(法语:Wikipédia en aymara)

烏德穆爾特文(英语:Udmurt Wikipedia)

維吾爾文

康瓦爾文(英语:Cornish Wikipedia)

超過二千篇條目

澤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zélandais)

卡拜爾文(英语:Kabyle Wikipedia)

諾曼文(法语:Wikipédia en normand)

列茲金文(法语:Wikipédia en lezghien)

薩特菲士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frison oriental)

夏威夷文(法语:Wikipédia en hawaïen)

新通用文(法语:Wikipédia en lingua franca nova)

米蘭達文(法语:Wikipédia en mirandais)

瓜拉尼文(英语:Guarani Wikipedia)

班查文

孔卡尼文(英语:Konkani Wikipedia)

羅曼什文(法语:Wikipédia en romanche)

寮文(法语:Wikipédia en lao)

猶太西班牙文(英语:Judaeo-Spanish Wikipedia)

迪維希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ldivien)

馬爾濟斯文(法语:Wikipédia en maltais)

科米-彼爾米亞克文(法语:Wikipédia en komi-permiak)

佛里烏利文(英语:Friulian Wikipedia)

利維-卡累利阿文(英语:Livvi-Karelian Wikipedia)

低地索布文(法语:Wikipédia en bas-sorabe)

都特利文(英语:Doteli Wikipedia)

古英文(法语:Wikipédia en vieil anglais)

埃斯特雷馬杜拉文(英语:Extremaduran Wikipedia)

查瓦卡諾文(英语:Chavacano Wikipedia)

林格拉文(法语:Wikipédia en lingala)

桑塔利文(英语:Santali Wikipedia)

利普里安文(英语:Ripuarian Wikipedia)

加告茲文(法语:Wikipédia en gagaouze)

普法爾茨德文(法语:Wikipédia en palatin)

巴利文(英语:Pali Wikipedia)

邦阿西楠文(英语:Pangasinan Wikipedia)

阿瓦爾文(法语:Wikipédia en avar)

祖魯文(英语:Zulu Wikipedia)

阿瓦德文

布里亞特文(法语:Wikipédia en bouriate)

圖瓦文(英语:Tuvan Wikipedia)

卡爾梅克文(法语:Wikipédia en kalmouk)

卡拉恰伊-巴爾卡爾文(英语:Karachay-Balkar Wikipedia)

摩洛哥阿拉伯文(法语:Wikipédia en arabe marocain)

伊博文(法语:Wikipédia en igbo)

泰雅文

帕皮阿門托文(法语:Wikipédia en papiamento)

撒奇萊雅文

壯文

超過一千篇條目

卡拉卡爾帕克文(英语:Karakalpak Wikipedia)

賓夕法尼亞德文(法语:Wikipédia en pennsilfaanisch)

盧安達文(法语:Wikipédia en kinyarwanda)

東加文(法语:Wikipédia en tongien)

亞蘭文(法语:Wikipédia en araméen)

諾維亞文(法语:Wikipédia en novial)

牙買加方言(西班牙语:Wikipedia en criollo jamaicano)

巴布亞皮欽文(法语:Wikipédia en tok pisin)

卡比耶文

卡巴爾達文(法语:Wikipédia en kabarde)

諾魯文(瑙鲁语:Wikipediya Naoero)

德頓文(法语:Wikipédia en tétoum)

沃洛夫文(英语:Wolof Wikipedia)

印古什文(印古什文:ГIалгIай Википеди)

圖陸文(英语:Tulu Wikipedia)

基庫尤文(巴斯克语:Kikuiuerazko Wikipedia)

阿寒文(法语:Wikipédia en akan)

邏輯文(法语:Wikipédia en lojban)

阿提卡米克文(爱沙尼亚语:Atikamekikeelne Vikipeedia)

阿羅馬尼亞文

比斯拉馬文(巴斯克语:Bislamerazko Wikipedia)

拉克文(法语:Wikipédia en lak)

盧干達文(巴斯克语:Luganderazko Wikipedia)

剛果文(法语:Wikipédia en kikongo)

大溪地文(法语:Wikipédia en tahitien)

莫克沙文(法语:Wikipédia en moksa)

斐濟文(巴斯克语:Fijierazko Wikipedia)

蘇利南文(法语:Wikipédia en sranan)

科薩文(英语:Xhosa Wikipedia)

蓋亞那克里奧爾文(法语:Wikipédia en créole guyanais)

伊納里薩米文(伊纳里萨米文:Anarâškielâlâš Wikipedia)

沙拉基文(英语:Saraiki Wikipedia)

奧羅莫文(法语:Wikipédia en oromo)

契维文

孟文

西非书面文字

施卢赫文

赛德克文

萨摩亚文

切罗基文

拉特加莱文

南阿尔泰文

尼亚斯文

达戈姆巴文

教会斯拉夫文

查论编漢語族維基百科中文 | 閩東語 | 閩南語 | 粵文 | 日語 | 韓語 | 壯語 | 吳語 | 文言文 | 客家語 | 贛語

查论编漢語在线百科全書运营中

中国大百科全书

中華百科全書

PTT鄉民百科

网络生命大百科

香港網絡大典

萌娘百科

MBA智库百科

抖音百科(原名互動百科、頭條百科、快懂百科、识典百科)

百度百科

中文维基百科

中文百科在线

360百科(原名好搜百科)

搜狗百科(原名搜搜百科)

国搜百科

A+医学百科

汉典(原名龙维基)

灰機wiki

Komica Wiki

求闻百科

停止运营

着迷網

维客中国

维库

网络天书

AcFun WIKI

臺灣大百科全書

大英百科全書繁體中文版

Knol

搜狗科学百科

小鸡词典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中文维基百科&oldid=81857683”

分类:​中文維基媒體工程汉语维基百科隐藏分类:​有未列明来源语句的条目CS1英语来源 (en)自2019年2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条目有永久失效的外部链接自2017年11月带有失效链接的条目CS1英国英语来源 (en-gb)CS1美国英语来源 (en-us)自2020年12月需补充来源的条目拒绝当选首页新条目推荐栏目的条目自2021年1月引用不当的条目含有多个问题的条目使用过时图像语法的页面有声条目嵌入hAudio微格式的條目含有明確引用中文的條目准确性有争议的作品可能带有原创研究的条目使用小型訊息框的頁面维基共享资源分类链接使用了维基数据上的匹配项维基百科和维基数据上的官方网站不同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4年3月11日 (星期一) 12:04。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首页

商城

注册

登录

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采购

地图更多

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百度知道>提示信息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返回首页

15秒以后自动返回

帮助

 | 意见反馈

 | 投诉举报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23】1034-029号     ©2024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知道协议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转到内容

主菜单

主菜单

移至侧栏

隐藏

导航

首页分类索引特色内容新闻动态最近更改随机条目资助维基百科

帮助

帮助维基社群方针与指引互助客栈知识问答字词转换IRC即时聊天联络我们关于维基百科

搜索

搜索

创建账号

登录

个人工具

创建账号 登录

未登录编辑者的页面 了解详情

贡献讨论

维基百科:首页

首页讨论

不转换

不转换简体繁體大陆简体香港繁體澳門繁體大马简体新加坡简体臺灣正體

阅读查看源代码查看历史

工具

工具

移至侧栏

隐藏

操作

阅读查看源代码查看历史

常规

链入页面相关更改上传文件特殊页面固定链接页面信息获取短URL下载二维码维基数据项目

打印/导出

下载为PDF打印页面

在其他项目中

维基共享资源维基媒体基金会MediaWiki元维基Wikimedia Outreach多语言维基文库维基物种维基教科书维基数据Wikifunctions维基媒体年会维基新闻维基语录维基文库维基学院维基导游维基词典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维基百科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人人可編輯的自由百科全書

已有1,409,604篇條目

分类

主题

求助

入门

沙盒

捐款

典范条目

《想見你》是福克斯傳媒集團和三鳳製作於2019年推出的臺灣電視劇。由黃天仁執導,簡奇峯、林欣慧執筆,柯佳嬿、許光漢、施柏宇、顏毓麟領銜主演。劇情描述2019年的黃雨萱在失去交往多年的男友王詮勝後,憑藉著思念回到1998年、靈魂穿越成為另一個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女孩陳韻如,並遇到和她逝世的男友長得一模一樣的男孩李子維、以及默默守候陳韻如的莫俊。故事巧妙融合多種類型元素、探討「自我認同」議題,引領觀眾在反轉不斷的燒腦劇情中抽絲剝繭。

其他典範條目:伊芙琳·梅斯-風眼-1950年大西洋飓风季

其他特色列表:日本飛鳥時代年號列表-瑞典國家公園列表-奥斯曼帝國蘇丹列表

典范条目(候选)

特色列表(候选)

存档

你知道吗?

2024年3月5日万代南梦宫娱乐正式公开了哪一部新作,是偶像大师系列游戏下第一次以学校为故事背景?

哪位有「白鴿王子」之稱的東北人曾在蔣中正、蔣經國總統面前表演魔術,晚年自架網站教導魔術?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交通违法记分制度实施情况如何?

哪一個物種以一妻多夫的方式繁殖,且是鸕鶿中唯一不會飛行的鳥類?

哪个商标以人名为名,因特色小吃“五台杂烩汤”而入选“新疆老字号”?

何地是桑布尔河流经法国的最后一个市镇?(圖)

候选

存档

更多新条目

优良条目

U-14号是納粹德國战争海军建造的二十艘II-B型近岸潛艇之一。1936年1月18日交付使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该艇曾执行过六次巡逻作战,共计击沉9艘同盟国或中立國商船。1945年3月3日,U-14号在威廉港退役,至同年5月5日自沉。

其他優良條目:杀死伊芙-宁波历史-民族主義

優良條目(候选)

存档

每日图片

圖為聖雅各教堂的主壇和合唱席,該教堂位於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倫州迪爾門基希施皮爾的韋代恩村。

特色圖片(候選)

更多每日圖片

新闻动态

2024年河北燕郊爆燃事故

中國大陸河北省三河市燕郊镇發生燃氣爆炸事故(图),造成至少7人死亡、27人受傷。

社會民主黨在葡萄牙共和國議會選舉中取得最多席次,但並未過半。

由克里斯托弗·诺兰導演的電影《奧本海默》獲得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獎等7項大獎。

阿西夫·扎尔达里再度當選巴基斯坦总统。

瑞典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为第32个成员国。

正在发生: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時間軸)-以色列—哈马斯戰爭-也門空襲

最近逝世:馬塞羅·甘迪尼-保羅·亞歷山大-赫伯特·克勒默-孙命顺-TARAKO

候選

維基新聞

讣闻

更多新闻

历史上的今天

3月16日:

前598年新巴比倫帝國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率領軍隊征服猶大王國,並俘虜大批猶太人。

1521年葡萄牙探險家费尔南多·麥哲倫的船隊成功橫越太平洋,抵達菲律賓霍蒙洪島。

1872年英國流浪足球俱樂部在首屆英格蘭足总杯的決賽中擊敗皇家工兵足球俱樂部。

1968年在越南战争期間,美國陸軍士兵在越南共和國山靜縣屠殺數百名平民(圖)。

2014年克里米亞自治共和國舉行具爭議的歸屬公投,並宣稱投票結果為選擇加入俄羅斯。

存档

更多历史事件

動態热门

周處除三害

2024年全英羽毛球公開賽

田中真美子

STU48

KCM

MADTOWN

柳俊烈

大谷翔平

淚之女王

CO-CO!

更多動態熱門

參與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是一个多语言、内容自由、任何人都能参与的协作计划,其目标是建立一个完整、准确且中立的百科全书。

中文维基百科的成长依靠您的参与,無論是创建新条目、编辑现有条目,或者为条目增加插图,您都可以为维基百科作出贡献。

开始参与维基百科

维基百科提醒您

著作权信息:我們根據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協議開放版權,人人可以自由發佈、链接和編輯,包括您貢獻的所有內容。

站点連結

移动访问

站点新闻

联络我们

RSS

Guestbook

认识维基百科

谁在撰写

五大支柱

常见问题

常见誤解

简要规则集

常用工具

备忘单

版权守则

格式手冊

版面指南

术语表

维基百科由非营利组织维基媒体基金会运作。基金会旗下尚有其他数个多语言、内容开放的维基计划:

维基词典

维基词典多语言字词典

维基文库

维基文库自由内容的图书馆

维基语录

维基语录名人名言的集锦

维基教科书

维基教科书自由的教科书和手册

维基新闻

维基新闻自由的新闻源

维基物种

维基物种物种目录

维基导游自由的旅行指南

维基学院

维基学院自由的研习社群

维基共享资源

维基共享资源自由的多媒体资料库

维基数据自由的知识库

MediaWiki

MediaWikiWiki软件开发

元维基

元维基协调各维基计划

取自“https://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Wikipedia:首页&oldid=79880699”

335种语言

Qafár afАԥсшәаAcèhАдыгабзэAfrikaansAlemannischАлтай тилአማርኛPangcahAragonésÆngliscअंगिकाالعربيةܐܪܡܝܐالدارجةمصرىঅসমীয়াAsturianuAtikamekwАварKotavaअवधीAymar aruAzərbaycancaتۆرکجهБашҡортсаBasa BaliBoarischŽemaitėškaBatak TobaBikol CentralБеларускаяБеларуская (тарашкевіца)БългарскиभोजपुरीBislamaBanjarပအိုဝ်ႏဘာႏသာႏBamanankanবাংলাབོད་ཡིགবিষ্ণুপ্রিয়া মণিপুরীBrezhonegBosanskiBasa UgiБуряадCatalàChavacano de Zamboanga閩東語 / Mìng-dĕ̤ng-ngṳ̄НохчийнCebuanoChamoruChahta anumpaᏣᎳᎩTsetsêhestâheseکوردیCorsuNēhiyawēwin / ᓀᐦᐃᔭᐍᐏᐣQırımtatarcaČeštinaKaszëbscziСловѣньскъ / ⰔⰎⰑⰂⰡⰐⰠⰔⰍⰟЧӑвашлаCymraegDanskDagbanliDeutschDagaareThuɔŋjäŋZazakiDolnoserbskiडोटेलीދިވެހިބަސްཇོང་ཁEʋegbeΕλληνικάEmiliàn e rumagnòlEnglishEsperantoEspañolEestiEuskaraEstremeñuفارسیMfantseFulfuldeSuomiVõroNa Vosa VakavitiFøroysktFɔ̀ngbèFrançaisArpetanNordfriiskFurlanFryskGaeilgeGagauz贛語Kriyòl gwiyannenGàidhligGalegoگیلکیAvañe'ẽगोंयची कोंकणी / Gõychi KonknniBahasa HulontaloGhanaian PidginગુજરાતીWayuunaikiFarefareGungbeGaelgHausa客家語/Hak-kâ-ngîHawaiʻiעבריתहिन्दीFiji HindiHiri MotuHrvatskiHornjoserbsceKreyòl ayisyenMagyarՀայերենԱրեւմտահայերէնOtsihereroInterlinguaBahasa IndonesiaInterlingueIgboIñupiatunIlokanoГӀалгӀайIdoÍslenskaItalianoᐃᓄᒃᑎᑐᑦ / inuktitut日本語PatoisLa .lojban.JawaქართულიQaraqalpaqshaTaqbaylitАдыгэбзэKabɩyɛTyapKongoGĩkũyũKwanyamaҚазақшаKalaallisutភាសាខ្មែរಕನ್ನಡ한국어Перем комиKanuriКъарачай-малкъарकॉशुर / کٲشُرRipoarischKurdîКомиKernowekКыргызчаLatinaLadinoLëtzebuergeschЛаккуЛезгиLingua Franca NovaLugandaLimburgsLigureLadinLombardLingálaລາວلۊری شومالیLietuviųLatgaļuLatviešuMadhurâमैथिलीBasa BanyumasanМокшеньMalagasyEbonОлык марийMāoriMinangkabauМакедонскиമലയാളംМонголꯃꯤꯇꯩ ꯂꯣꯟဘာသာမန်मराठीКырык марыBahasa MelayuMaltiMvskokeMirandésမြန်မာဘာသာЭрзяньمازِرونیNāhuatlNapulitanoPlattdüütschNedersaksiesनेपालीनेपाल भाषाOshiwamboLi NihaNederlandsNorsk nynorskNorsk bokmålNovialߒߞߏNouormandSesotho sa LeboaDiné bizaadChi-ChewaOccitanLivvinkarjalaOromooଓଡ଼ିଆИронਪੰਜਾਬੀPangasinanKapampanganPapiamentuPicardNaijáDeitschPälzischपालिNorfuk / PitkernPolskiPiemontèisپنجابیΠοντιακάپښتوPortuguêsPinayuananRuna SimiRumantschRomani čhibIkirundiRomânăArmãneashtiTarandíneРусскийРусиньскыйIkinyarwandaसंस्कृतम्Саха тылаᱥᱟᱱᱛᱟᱲᱤSarduSicilianuScotsسنڌيDavvisámegiellaSängöSrpskohrvatski / српскохрватскиTaclḥitၽႃႇသႃႇတႆး සිංහලSimple EnglishSlovenčinaسرائیکیSlovenščinaGagana SamoaAnarâškielâChiShonaSoomaaligaShqipСрпски / srpskiSranantongoSiSwatiSesothoSeelterskSundaSvenskaKiswahiliŚlůnskiSakizayaதமிழ்TayalತುಳುతెలుగుTetunТоҷикӣไทยትግርኛTürkmençeTagalogTolışiSetswanaLea faka-TongaTok PisinTürkçeSeediqXitsongaТатарча / tatarçaChiTumbukaTwiReo tahitiТыва дылУдмуртئۇيغۇرچە / UyghurcheУкраїнськаاردوOʻzbekcha / ўзбекчаTshivendaVènetoVepsän kel’Tiếng ViệtWest-VlamsVolapükWalonWinarayWolof吴语ХальмгIsiXhosaმარგალურიייִדישYorùbáVahcuenghZeêuwsⵜⴰⵎⴰⵣⵉⵖⵜ ⵜⴰⵏⴰⵡⴰⵢⵜ文言Bân-lâm-gú粵語IsiZulu

编辑链接

本页面最后修订于2023年11月26日 (星期日) 12:37。

本站的全部文字在知识共享 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协议之条款下提供,附加条款亦可能应用。(请参阅使用条款)

Wikipedia®和维基百科标志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注册商标;维基™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商标。

维基媒体基金会是按美国国內稅收法501(c)(3)登记的非营利慈善机构。

隐私政策

关于维基百科

免责声明

行为准则

开发者

统计

Cookie声明

手机版视图

开关有限宽度模式

无需代理访问和编辑中文维基百科 - 少数派

无需代理访问和编辑中文维基百科 - 少数派

无需代理访问和编辑中文维基百科 赛艇的同学 2017年09月25日 引入维基百科相信各位都熟悉,其「自由的百科全书」Slogan 和保持中立的态度受到人们的欢迎。维基百科同样也有中文版本,截至发稿时已有条目 96.4 万余篇,注册成员超过两百万人。同时,维基百科中文项目还有粤语、赣语、吴语、闽南语、闽东语、客家语、藏文、维吾尔文和文言文几大引申语言。MediaWiki 的维基语录、维基导游等项目也有中文版本。但在大陆境内维基百科和维基媒体的其他项目均遭多次屏蔽,目前,大陆用户仍然无法直接访问维基百科中文和其他语言页面。截止发稿时,中文维基百科、粤语、吴语、维吾尔文、维基新闻页面无法直接访问。即使这样仍然有很多来自中国的用户使用维基百科,他们大多数使用了科学上网的办法,这的确可以免受屏蔽。虽然本文的题目是「访问和编辑维基百科」,对于一些在维基百科只浏览的用户,可以先选择以下几种较为简单的办法,但无法编辑。众所周知的办法使用镜像网站 Wikiwand。由于是镜像网站,同步数据则需要一定时间,这也会造成也许你看到的页面并非维基百科最新编辑的内容。不过该网站同步效率也并非特别慢。查看「Apple Store」条目发现,9 月 14 日晚的一次更新 Wikiland 在 9 月 25 日(发稿时)前完成了同步,9 月 19 日晚的一次编辑发稿时并未同步。猜测更新周期可能为一周。不过浏览归浏览,当你发现维基百科有页面错误,或者想自己做一些补充时,使用代理访问维基百科编辑,则会看到如下页面:您现在使用的 IP 地址目前不能编辑维基百科。您可以浏览页面,但不能编辑或创建页。您正在使用的 IP 地址被判定用于代理工具,因此这一 IP 已经被封禁。为防止破坏,维基媒体基金会禁止使用部分代理工具来编辑维基百科。虚拟专用网络并不只是用来科学上网的,它还有很多其他的用处,其中的一点是可以隐藏自己的 IP 地址以减少自己访问网站留下的痕迹。也正因如此,有破坏者使用代理工具访问维基百科并做出无效、甚至错误的修改来毁坏维基百科。因此维基百科封禁了几乎所有的代理 IP,来避免破坏行为。因此本文将介绍两种并不复杂的办法,直接访问维基百科主站,并具有编辑权:Hosts 和 DNS。这也是维基百科官方推荐的两种方法。开始Hosts 方法Hosts 方法适用于很多系统,Windows、Mac 等电脑是比较好的例子。当然,许多 iOS 应用程序也加入了 Host 功能,在 iOS 上使用第三方 App 也可以用此方法达到目的。Windows 系统对于 Windows 7 用户,首先定位到文件夹 C:\Windows,并找到 notepad.exe,你也可以使用其他文本编辑器代替,但必须以管理员方式运行。对于 Windows 8 以上用户,可以直接按下 Windows+R 启动运行,并输入 notepad,勾选管理员选项。打开文件 C:\Windows\System32\Drivers\etc\hosts。在底部加入以下内容:198.35.26.96 zh.wikipedia.org #中文维基百科198.35.26.96 zh.m.wikipedia.org #中文维基百科移动版198.35.26.96 zh-yue.wikipedia.org #粤文维基百科198.35.26.96 wuu.wikipedia.org #吴语维基百科198.35.26.96 zh.wikinews.org #中文维基新闻保存即可,如果提示无权访问,你也许没有以管理员方式运行编辑器。一般保存文件后,可以直接生效。如果未能生效,可尝试重启,或打开命令提示符(Win+R 运行,输入 cmd 并回车)执行以下命令:ipconfig /flushdnsmacOSMac 的方法几乎和 Windows 一样,只需单独提一下 hosts 文件的位置即可。在 Finder 菜单中找到前往并定位文件夹。输入 /etc/,并打开,找到 hosts 文件即可编辑,同样在底部加入上述内容即可。第三方工具根据不同 App 设置方法不同,可查询相应 App 的 Host 配置方法。支持通配符的也可以直接将 wikipedia.org 全站解析。下面以 Sxxge App 描述文件举例。修改之后不要忘了将维基百科网站设置为直接访问而非使用代理。以上 198.35.26.96 是维基媒体基金会的 IP 地址,在国内一般使用该地址延迟较低,如果未能成功还可以更换一下服务器地址:208.80.153.224 位于美国卡罗尔顿208.80.154.224 位于美国阿什本91.198.174.192 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DNS 方法一般来说,国内和国外的 DNS 解析都需要通过防火墙系统污染,但维基百科介绍仍有一些小型 DNS 可以回避污染,维基百科页面提供了两个 DNS 的地址。引用维基百科页面,使用 DNS 有如下注意事项:「值得注意的是,更改DNS可能会产生安全问题。DNS服务器的控制者尽管无法监视您与网站之间传输的内容,但是却有能力记录您的IP地址和您试图访问的网站域名DNS服务商可能会将这些信息分享给第三方(例如政府和广告商),因此请仔细阅读服务条款,选择自己信任的服务商。」修改 DNS 也非常简单:Windows 由于版本不同不同,参见微软官网设置。macOS 可打开系统偏好设置,点击高级,选择 DNS,并直接添加所需 DNS 即可。iOS 和 Android 也可以修改,安卓手机请参考第三方教程。 iOS 的修改方法相信多数用户都了解,这里放三张简单的图片。在应用完上述设置后,你便可以使用中国大陆 IP 访问和编辑维基百科了。你还可以在多次优秀编辑后申请 IP 封禁豁免权,即使使用代理访问维基百科也不会收到编辑限制。2004 年 7 月,维基百科计划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Jimmy Wales)在一次访谈中提到:封锁维基百科,将是对审查者的极大讽刺,因为我们不是他们宣称的任何一种审查对象;审查维基百科等于承认,恰恰是中立的事实数据令其担惊受怕。我们不是政治宣传机器,我们不是网络赌博,我们不是色情。我们是一部百科全书。 本文作者

赛艇的同学

忙于学业,请联系微博 @赛艇的同学

关注

热门评论

暂时还没有热门评论,先来评论一条吧 7 47

关联阅读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百度首页

商城

注册

登录

网页

资讯

视频

图片

知道

文库

贴吧采购

地图更多

搜索答案

我要提问

百度知道>提示信息

知道宝贝找不到问题了>_

该问题可能已经失效。返回首页

15秒以后自动返回

帮助

 | 意见反馈

 | 投诉举报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23】1034-029号     ©2024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读 | 知道协议